第一章 明朝

bookmark

陳沐嘆了口氣,屁股下牀板吱吱作響,幽幽地疑問:“明朝嘉靖四十五年?”

來自四百年後的靈魂皺起眉頭,陽光從支開半壁的窗沿投入屋舍,空氣中飄蕩着厚重灰塵,鼻間卻似乎早已習慣這種污濁而腐朽的氣息。木腿矮一截的桌上放一柄腰刀,緩緩抽出,清亮的刀刃映出一張屬於年輕人清秀耐看的臉。這是兩代陳小旗的心愛之物,刀脊上泛鏽的斑駁昭示着它過去的精良做工,不過數年持之以恆的磨礪已經讓刀刃形成毫無美感的弧度,或許它會在下一次全力劈砍後斷成兩截。

漏風的木門後掛着鐵罩甲,漿洗泛白的藍色布面下鐵甲片鏽跡斑斑甚至帶着窟窿,讓人生出好似手指稍稍使力便能將它洞穿的錯覺。罩甲下斜放着一杆火門槍,它在這個時代的名字叫做火銃,二尺木杆將火銃像插槍頭那樣插在其上,銃管中殘留不知何年何月不充分燃燒的藥渣。

百戶所小旗陳沐看着徒有四壁的屋子發了足足半個時辰的愣,終於在漏風的木門被叩響時回過神來,開門便見一鬍子拉碴的糙漢立在荒蕪的院子裡,腰上掛一口破刀帶窟窿跑棉花的襖子上打着補丁,顯得窩里窩囊,揣着麻布口袋有些氣短道:“沐哥,俺家沒糧了,渾家剛生產,支俺兩鬥米撐到發俸,成麼?”

似乎是羞愧,糙漢抿抿嘴帶着幾分難堪道:“俺餓幾頓沒事,娃兒跟渾家不能餓……沐哥。”

這糙漢記憶中是原主人的表兄弟,名叫邵廷達,生性粗鄙,在衛所中被笑喚作莽蟲。可再粗鄙也沒辦法,邵廷達不但是他手底下的衛所軍戶,也是他舅舅的兒子,家裡老父親在世時稅法嚴苛的厲害,爲了逃稅從福建月港送到廣東清遠做軍戶餘丁,在清遠衛和陳沐一塊長大。

陳沐覺得這年頭衛所兵制似乎已日薄西山,單從他身邊發生的事情來看,一葉便可知秋。小旗麾下足額十個軍戶,前些年兩個做了逃兵、去年犯法處死一個、今年開春又凍死個老的,手下一共才五個半人,那半個才十三歲,還沒把倭刀高呢。

人死了逃了,卻沒有新的軍戶補充,明朝的百萬衛所兵若依照這個比例,恐怕只剩五六十萬老弱病殘。

“兩鬥米——”

重生在四百多年前的十六世紀,陳沐腦子且要亂呢。

明明有來自靈魂的生疏,偏偏記憶卻矛盾地帶給陳沐熟悉感覺。

邵廷達在普遍老弱的衛所兵中身量分外健碩,流落到這年頭怎麼保命還不知道,有個健壯的親戚兄弟,總能給人心裡平添幾分安全。何況不是什麼大問題,區區兩鬥米。陳沐點頭應下便轉頭朝米缸走,邵廷達跟着便進了屋。

不過纔剛邁開兩步,掀開米缸的陳沐彷彿被施了定身術,他真沒想過會出現這種情況,轉頭對錶弟道:“邵,廷達,你來看看,這缸裡米,是多少?”

陳沐混亂的記憶忽略了自己這個小旗有多窮,掀開米缸,伸着頭都快能瞧見缸底兒了!胳膊朝下一杵,攏共指頭深的米。他這纔看向屋裡簡陋陳設中牀榻上的布包……身體的原主人前些日子發了俸祿,便提着一石三鬥米換了件棉襖與些許醃菜,預着今年備冬吃穿,米吃到現在眼看再有十來日便發俸祿,口糧還能剩些富餘。

“沐哥,你這也就才三鬥。”邵廷達有些喪氣,往米缸裡瞟一眼便滿臉灰敗,他在衛所也就和陳沐親近,同旗的軍戶剩下幾個都有過沖突或起過口角,連那半個都不例外,嘴上卻還是說着:“沒事,俺再想想法子,總,總不會餓死吧。”

說着邵廷達便往外走,剛走過幾步爛菜地便被陳沐開口叫住,“回來,你能想出什麼辦法。”

把人叫進來關上屋門,陳沐坐到吱呀作響的榻上,這才揉了把臉道:“先從我這取兩鬥,吃到發俸再考慮。”

發俸,指的是陳沐發俸。邵廷達一家子旗下正丁、餘丁八口人全靠屯田,並無俸祿,眼下備冬剛過,正是最難的時候。

“沐哥,這怎麼能行。”邵廷達說着便又往外走,“三鬥米纔剛夠你用,俺再想法子!”

起初陳沐是不同意這個說法的,哪怕只剩一斗米,也該夠他吃上七八天了,畢竟一頓吃上三兩米就已經可以了。剛想反駁,記憶卻告訴他這個時代人們的飯量是不一樣的——沒有足夠肉菜作爲副食,身體無法攝入足夠油脂,全憑主食,再加上衛所兵務農辛勞,一頓吃上一合米的也大有人在。

陳沐無力地揮揮手,道:“行了,把米拿走吧,我一人吃不了多少,哪兒能比你一大家子。都緊着點過,總能熬過去……把米拿回去待會你再過來,哥哥有事問你。”

邵廷達感激地臉頰發紅,不斷向陳沐道謝,米對他們家來說就是在救命。即使僅有兩鬥,至少不用擔憂父母妻子捱餓,不必擔憂小崽子不成活,等新生的貓崽子長大,能接着給陳小旗種地幹活扛刀舉銃。

看着邵廷達離開的背影,陳沐愁眉苦臉地再次望向快要見底的米缸,倒沒多少斷糧的擔憂,只是感到深深的不解。衛所小旗,是明朝衛所兵制下最低一級的武官。過去他在網絡上也聽說過別人說衛所兵就是農奴、農兵,可就算邵廷達他們是農奴農兵,沒曾聽過哪個農奴頭子也要捱餓的。

倘若連他過得都是這樣食不果腹的生活,那普通百姓又該過着怎樣糟糕的日子呢?

米缸裡僅剩的一斗半跑着米蟲的糙米似乎在嘲笑他不懂生活,甩甩頭將亂七八糟的思緒丟開,陳沐坐在吱呀作響的牀榻上盡力回想着腦海中那些不屬於他所有關於這個時代的記憶,以此壓制內心中緩緩升起強烈的不安與孤獨感。

他想吃肉,很想。

注:食量參考來源是家裡參加過知青下鄉的長輩。

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二百六十九章 發愁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七十三章 捉鱉【七夕加更】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五十九章 夢熊第七章 輜重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稿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八章 遊擊第八章 陳璘第八章 萬曆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十五章 思維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五十章 如期第一章 大沽第四百零七章 外科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五十七章 老鼠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一百二十七章 蹴鞠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七十八章 銃牀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二十章 築港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四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第五章 朝議第三十二章 偉大第四十九章 傷亡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九十章 番薯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二百章 飛翔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盟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三百五十八章 拜年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五十四章 潮水第八十五章 畫圖第四十章 面子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七章 盟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二百章 飛翔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一百零二章 重創第八章 遊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五十一章 文化第五十章 野戰第八十章 月港第七十四章 重賞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六十二章 煩第四百零四章 計算第八章 養子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七十章 板升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七十七章 貨車第五十六章 發熕第十九章 圖紙第三十八章 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