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

bookmark

天使離去後的薊鎮,似乎就在一夜之間,守衛京畿重地的戚家軍上下都能感同身受——他們的戚大帥,在心裡憋着一股勁,等待着什麼。

長達一月的時間裡,精確到個位數的戰車、鳥銃、虎蹲炮、佛狼機與各式彈藥分派各邊塞各地,爲拔劍四顧驕兵悍將指出一條明路。

四處關口要塞,五百一十二架架設置鳥銃牆、佛狼機牆的戰車分派四路;長城以南軍事要道不難看見精悍馬隊列出整齊陣仗奔馳過境,馬兵後騾馬拖着虎蹲炮穿行官道就是戚家軍最顯眼的招牌。

就連京畿往來的大小官員,也感受到北疆的氣氛變了。

往日裡路途中遇戚家軍士,不論文武大小官,軍士便身負重任,亦會不論曲直下馬避讓,待文武官吏通過再行疾馳;如今卻是不同,大小事務,沿途戚家軍皆攜令旗帶鑼鼓,縱是二品官員當面亦不避讓只管通過。

шωш ☢tt kan ☢Сo

常在京畿的人沒有誰不知道,這是戚家軍進入戰時狀態的舉動。

戚繼光確實在籌備戰爭……在朝廷將官中,戚繼光一直不是很支持對蒙古開戰,但他也一直在準備戰場上與蒙古軍相遇。

這並不矛盾,在戚繼光的理念中,沒有兀良哈三衛,朝廷便不能與蒙古全面開戰。

或者說這其實與兀良哈三衛無關,而在那片土地,那片土地是京師的縱深,大明無法接受面北全面開戰的同時北京被人圍困。

但如果是針對兀良哈的戰爭,戚繼光全面支持,儘管大方向上他的支持遠不如戶部的支持有力,可擁有皇帝的支持……那就不一樣了。

皇帝的支持簡單粗暴:戚大帥說蓋房子就能收拾了三衛,那好,向兵部要錢蓋房子吧。

戚繼光要一年三十萬兩白銀,總共六十萬兩,向北沿途修繕故地城寨,直至將土蠻、兀良哈三衛盡收朝廷控制之下。

兵部與戶部就撥款多少銀兩合適的事還難以抉擇,轉機卻先出現在塞外,戚繼光收到部下急報:喀喇沁部首領、都督同知、金吾將軍青把都臺吉攜女婿朵顏都督長昂、弟指揮僉事哈不慎臺吉、滿五索臺吉、滿五大臺吉並護衛騎從二百餘叩關。

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尤其在貿易往來日漸繁盛的北部邊境,戚繼光這邊準備大幹一場的動作輕而易舉地讓土默特永謝布萬戶的領主們感到擔心。

青把都見到戚繼光時顯得有些急躁,在長城下襬出三匹神駿健馬後當即希望戚繼光能告訴他們用兵的目的。

他們都和戚繼光、李成樑打過,對他們來說,戚繼光比李成樑可怕得多——李成樑是難以戰勝的對手,戚繼光是這片土地上他們最不想成爲對手的人。

因爲沒人能攻破戚繼光的防線,更因爲前些時候圖門汗連一座墩堡都沒攻破就被車陣包圍的神機妙算。

在他們眼中,那場沒有發生大規模交戰甚至不能稱得上戰爭的‘誤會’只能用神機妙算來形容。

戚繼光怎麼會提早知道圖門汗要進攻青山口呢?三支由不同關隘出塞的明軍在最恰到好處的時機將圖門汗圍困在山道間,世上不會有那麼湊巧的事。

第一種可能,是圖門汗在準備戰鬥時消息便已經走漏,但大汗的戰前準備時間極短,那段時間又沒有商賈出入察哈爾,那麼便只會是第二種可能——戚繼光的車營是在出塞的路上收到消息,放棄原有的目的去支援青山口。

那麼,戚繼光本來想去攻打誰呢?

這個答案讓所有人都感到擔憂。

舊的擔憂還未結束,新的擔憂又來了——戚繼光這次動兵的陣仗更大,以至於聲勢都傳到草原上。

誰不害怕?

圖門汗的聲望剛因‘誤會’而大減,兵力最盛的俺答汗又病臥榻上,這個時間點上別說戚繼光真的動兵,哪怕只是傳出要動兵的消息,像他們這樣的萬戶就會率領部落北遷,根本生不出抵抗之心。

可就算他們親自跑到長城下,戚繼光又怎麼會告訴他們答案呢,他只是把這幾名首領都請進關內,單獨相見,來摸清楚他們想要的是什麼。

結果令戚繼光大喜過望。

兵勢、官職都最大的青把都臺吉想要的很簡單,他希望明軍的目標是鄰居速也亥;他有三個弟弟,兩個弟弟看上去都胸無大志,只想着保全自己部落,另一個弟弟哈不甚就更有意思了,他希望明軍要攻打的正是自己的哥哥青把都,要是戚繼光願意打,他麾下部衆隨時參戰——幫戚繼光。

朵顏部的長昂則最有意思,他純屬是過來閒逛的,先前他和叔叔長禿被戚繼光打敗,爲了贖回叔叔,便早已納馬鑽刀立下誓言永不進攻大明,所以別管打誰,只要明軍願意分他戰利品,他都上。

大夥非常容易就達成共識:各部都願爲戚繼光砍伐採集修造墩堡的木石,以換來部落相安無事以及今年過冬需要的部分口糧。

修繕墩堡的預算似乎被大大降低了。

卻沒想到戚繼光與幾名首領的上表書信送到朝中,跟着朝廷撥下十二萬兩白銀一起送抵薊鎮的除了九萬份北洋軍軍糧外,還有將這些書信昭告土蠻部與兀良哈三部的消息。

戚繼光還沒出塞,草原上就先打起來了……泰寧部酋長速也亥看見書信第一時間向青把都臺吉宣戰,這一舉動帶來的連鎖反應令草原東部陷入大亂。

圖門汗召集部衆籌集起兩萬大軍以土蠻部的名義向大明宣戰;滿五索臺吉、滿五大臺吉合部衆協助兄長青把都;他們另一個兄弟哈不甚臺吉則因覬覦喀喇沁部首領的心思被昭告一空,背叛血緣飛快地向土蠻結盟,並率軍攻打青把都。

長昂則毫不猶豫地率軍掃過哈不甚臺吉的馬場,以此來馳援遭受夾擊的青把都。

如此的局面下,既好氣又好笑的戚繼光別無他法,依照皇帝的命令率軍出塞,以馳援重新歸附大明的朵顏部。

長城以北的戰事,就此開始。

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一百七十五章 證據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十八章 界碑第五十九章 夢熊第三章 直房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四十章 讓路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談第二十三章 獨大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二百零九章 成本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知第十二章 重視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二百六十七章 偉大第二十九章 海盜第一百二十七章 腦補第八十一章 普吉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四十章 大亂第五十四章 輜重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四十八章 嚇唬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一百三十三章 環境第四百九十五章 截擊第七十章 板升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二十四章 行軍【盟主‘厚朴1‘加一更】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二百七十三章 乾瞪眼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寶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廠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六十五 換鐵第三十三章 新年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五十三章 蠻獠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十五章 愚蠢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六十五章 庫存第七十九章 鐵鎖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右翼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六十五章 浪費第二十八章 壯士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八十三章 構圖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一十二章 猜測第二十章 築港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二章 佳音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十八章 回還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一百二十三章 茶館第三百章 鄉約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二百三十二章 奉天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六十五章 浪費第九十四章 賭博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