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

bookmark

就在皇帝想要使錦衣衛監察天下、重啓武宗朝所設西廠的同月,大明的西部邊境又不安穩了。

這個西部不是烏斯藏都司,是大西洋軍府的果阿。

消息是從嘉峪關傳至北京的,來自莫臥兒的使臣與商隊穿過葉爾羌汗國,叩關請求訪問北京面見皇帝,在大明最西端的肅州衛等兩個月了。

趕來向大明萬曆皇帝報告的是一名肅州衛的旗軍,那是個從亦力把裡逃離的察合臺後裔,一個老色目人。

飽經風沙的皮膚、打着補丁的軍服以及那生鏽的鎧甲,很容易讓皇帝聯想到他的邊防,在北京很難這看到大明帝國邊防的真正模樣,這讓皇帝感到慶幸。

若非陳沐打動了他,告訴他這世上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強者應該更主動,因爲這對強者來說更有利,帝國很可能會錯過這支使者團。

來自肅州衛的老兵想要表達的是:幾支來自葉爾羌的商隊進入肅州衛,其中一支商隊自稱是來自莫臥兒的使臣,拿着一封自稱是莫臥兒王阿克巴的書信想要面見皇帝。

依照原本的處理章程,他們會在見到西店子堡駐軍的千戶後離開,要是走了大運則會見到嘉峪關遊擊將軍或肅州衛的指揮使,這就是他們旅行的終點了,不過因爲皇帝詔令,肅州衛纔派人穿行整個帝國,來向順天府報告夷使到來的消息。

過去像這樣的使臣團不知有多少,西域的商旅恨不得把那些國家冒充個遍,來騙取大明的朝貢回饋。

絲綢之路曾使中原王朝獲利極多,但有明一朝,並非如此。

對早在明初便佔據南洋遠航至非洲、溝通沿途所有商路的大明帝國,廣州府是比西安府更加重要的貿易中心,大明不可能再像漢唐時期爲了少得可憐的人頭稅、田稅去攻打西北、經略西北。

有那精神頭,讓市舶司多賣十萬匹絲綢給波斯色目人商賈難道不好嗎?

陸上絲綢之路早就過氣了。

皇帝只見了老兵一面,送來的信便交給宮內的外事房,同時打發左右親隨去軍事室萬曆號船帆上找信。

外事房裡準確來說都是武人,每年都有少則十一二、多則三四十名精挑細選、身強力壯、頭腦靈活的適齡宦官被送入南北講武堂,學**國各個軍事科目最新的知識,但紫禁城並沒有他們所學到屠龍術的用武之地,絕大多數時間裡他們只是知識的容器。

把最新、最好的軍事知識帶回紫禁城,由他們給皇帝在閒暇時上課。

反正也不能親政,儘管皇權隨着年齡逐年增長,但所能處置的中就只是些細枝末節的事。

對渾身上下充滿荷爾蒙的躁動與年輕活力的萬曆皇帝來說,枯燥的生活除了沒完沒了的睡宮女兒和學習,還能幹什麼呢?

至於船帆上的信,他要找的是西洋軍府對莫臥兒的彙報。

在那封西洋軍府對莫臥兒國的彙報中,據說莫臥兒是個位於印度西北不算大的國家,由帖木兒的後裔建立,兵力既不多也不強但很好戰,一些不願爲西洋軍府效力的葡萄牙人跑去爲他們而戰,與大明隔着不可跨越的雪山與大漠。

而且,這個而且很重要,因爲偉大強大且不可戰勝的萬曆皇帝關注之重點來了——而且,這個國家的當國者阿克巴自稱皇帝,還他孃的延續三代了。

他們那兒來的皇帝?帖木兒從撒馬爾罕那個鳥不生蛋的地方稱帝,帖木兒滅亡後子孫後代又跑到印度西北去稱帝?

僞帝呀!

大明天子痛心疾首,北逐元寇,此乃先祖未競之業,中原的傳國玉璽現在還被攥在北元汗庭土蠻汗手裡,你個北元后裔建國也敢在印度詐唬稱帝?

現在還派使臣找上自己?

當然了,翊鈞先生並不憤怒,所謂天子痛心疾首也只是開玩笑,那都幾輩子的事了,興許北邊正跟土蠻對峙的戚繼光等武將還準備供上戰利所得的傳國玉璽撈個功勳,但文臣們早在這上百年的時間裡讓玉璽神話破滅了。

過去說的是受命於天,如今大夥兒都講究受命於德了。

至於皇帝對這玉璽的看法則要分人,開國時幾位皇帝需要增強信心,又沒得到北元的玉璽,只好爲玉璽擴軍,一下子刻出十七枚。

到了被找來當皇帝的嘉靖,又需要玉璽增強信心,便又加刻七枚,像什麼“奉天承運寶”、“大明受命寶”、“巡狩天下寶”、“垂訓寶”、“命德寶”一大堆,甚至就連討罪安民、敕正萬民都要專門刻個璽。

而對自信心空前強大的萬曆皇帝來說,他根本不需要外物來增強自信,需要的話隨便撿個石頭蒙塊紅布,就算有了。

要是實在找不到石頭,土坷垃也行。

這個原因讓萬曆皇帝天然就不願跟莫臥兒多交流。

沒過多久,宮內在講武堂進學過的武宦官們便送來通譯後的書信,攥着信的王安顯得氣呼呼的,道:“陛下,他們稱其大王阿克巴爲皇帝,還把大明叫契丹。”

通常而言,這次外交到這兒就該結束了。

上門把人名字叫錯,還有得聊?

但萬曆爺很新派。

“別生氣,接着說,信上說的什麼。”年輕的皇帝雲淡風輕似乎並不在乎自己的面子,反倒安慰起滿面主辱臣死的王安,道:“該交還是要交的,他不懂,朕可以教他,講武堂外交第一準則是什麼?是以武力爲後盾,謀求國家利益,用非暴力手段行使武力。”

“西洋軍府都陳兵莫臥兒家門口了,該聽聽他說什麼。”

萬曆艦甲板上坐着的萬曆皇帝說着突然挑挑眉毛,擡手道:“對了,待會別忘了跟兵部通報,罰嘉峪關遊擊半年俸祿。”

正爲陳述書信組織語言的王安沒跟上皇帝任性跳躍的思維,迴應他的是皇帝長長地嘆了口氣。

從模樣上看,萬曆皇帝也常常因家裡人不及他聰明十萬分之一而感到無奈和苦惱,提醒道:“他們在肅州衛而不是嘉峪關外,遊擊將軍肯定收了賄賂——信上寫的什麼?直接從中間讀吧,其他假天子給朕這真天子寫信,肯定先吹捧自己再吹捧朕,沒什麼好看的。”

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五十八章 紅果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五十八章 紅果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十章 遇戰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一百四十七章 量具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二十章 驛站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公爵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八十七章 淘汰第一百三十九章 歸附第十四章 重炮第二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一百三十二章 邊境第九十七章 伏擊第五章 生長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罪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腦補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四章 鳥銃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四十章 讓路第二章 山河第三百三十六章 獅子第四十八章 西征第七十三章 捉鱉【七夕加更】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十二章 挖坑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二百四十二章 規格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十九章 攻玉第二十七章 鐵廠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一百章 反攻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燒酒第六十八章 炮仗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五十章 如期第三百零六章 馳騁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四章 商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結義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一百章 黑娃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二百五十八章 現代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一百九十章 總督第三十章 問詢第九十七章 伏擊第六十二章 督軍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一百零七章 進士第一章 懸賞第五十章 海難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人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四百四十四章 有毒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二百八十五章 傻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