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

bookmark

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自然也不會等任何人。

如期而至的萬曆九年滾滾向前,天子在這一天通過電報昭告天下帝國計劃已成定例,毫無疑問這是增加皇帝威望的極好手段。

這一年,皇帝依舊以‘我是翊鈞’起頭,向天下宣佈山西三藩郡王入印度,並將天津至青山口一線整修道路定爲國策,準各省爲商賈軍民發下象徵開礦權的鐵票增發三成,在沿海興運鐵船四百艘,諸省鐵錠以高於市價百分之五的價格收購送往北洋。

在年初張閣老再一次希望將權柄還政皇帝,可惜在皇帝眼巴巴的渴望中,這個請求再一次被李太后否決。

不過太后很快也自食其果——她信佛,想要拿自己的私財在紫禁城裡修座廟來供奉佛像,結果被張閣老駁了,並把這份錢拿得乾乾淨淨。

順天府得其甜頭,多了兩座太后橋,山西有三個府今年的考成法中要增修三條偏僻地方的太后路。

最後剩了一萬七千三百兩,被神中年打發馮保座下中官去往廣州府購置箭矢鎧甲、罐頭糧草,以太后的名義乘船送往孟加拉。

還真別說,皇帝看這個結果挺高興,據紫禁城夜晚巡視乾清宮的宮人說,他們最近夜裡總能看見燭光應在門窗的陰影裡,被子一直聳動,宮室傳出強壓低聲音的笑。

當然了,孩子總是跟孃親,萬曆皇帝也受不了親孃受委屈,在進去坤寧宮與太后暢談一番後,萬曆九年的元月,皇帝決定以太后的名義在孟加拉、緬甸與暹羅各投資三座廟宇,指派少林寺的和尚前去做方丈代爲管理,並要求每年將收入的七成寄回來送入坤寧宮。

皇帝說了:“母后放心,等這份投資湊夠宮裡修廟錢的時候,孩兒就已經掌政了,到時候一定在坤寧宮修個漂漂亮亮的大佛寺,讓馮大伴在裡頭天天唸經給您聽,他擅長幹這個。”

景德鎮御窯廠也迎來新的挑戰,素有洪武官窯場之稱的窯廠總是面臨新挑戰。

成祖靖難登基,他們要照着皇帝紅戰袍起霜花的故事造出鮮紅甜白的龍紋瓷;宣德皇帝抓窯器質量,斬了督陶官,碎了餘品次品,也令官窯瓷器至精至美;成化皇帝喜歡藝術,也同樣直接影響了御窯的生產,燒出以高溫釉下彩與低溫釉上彩相結合的鬥彩。

而在萬曆年,皇帝要的是兼備質量的數量,以無比龐大的數量來保證對日益繁盛海外貿易的供應。

在萬曆九年,御窯廠引進十二臺甲型火德星君,從此改變了瓷器的製造,粘土的研磨、陶坯的製作,統統交給機器,使質、量不可兼得的定律徹底改變。

其實發現歐洲對大明來說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不是來幾個傳教士跑過來各種吹逼自己家鄉‘八百年從無戰亂,家家夜不閉戶’那種發現,而是東洋軍府的明軍、商賈真的登陸萬曆年間的歐洲,他們的發現。

各式各樣的流言蜚語跟着大東洋上負傷老兵與商賈回國而散播開來,歐羅夷不知道牙膏牙刷是什麼、家家戶戶窮的連分盤而食的習慣都沒有,一口鍋里老菜湯煮半個月;英格蘭人管下雨叫下雨,下大雨叫‘雨、狗、貓’,因爲窮的房頂都是草,臭蟲、老鼠、貓和狗都往房上竄,下雨草滑就掉下來了。

無法阻止房頂掉老鼠和臭蟲,所以就有了天蓬牀,邊帶柱子頂上撐牀單的那種牀。

多恐怖?

這些由老兵和水手帶回一知半解的消息,由無與倫比的偏見匯成大明人對歐羅巴的普遍認知。

商人與老兵帶回一個個嚮往富貴的傳說,但萬曆九年北洋軍府的招兵進行的並不順利,尤其在山西,軍府原計劃招募五個百戶部的山西兵,結果堂堂一大省,僅僅招募到二十七個人,其中還有十四個是衛所逃出的老兵。

沒別的原因,山西三藩僅剩一個親王,莊田盡數被收歸朝廷,田畝的數量仍舊由錦衣衛與地方官府清丈,從去年秋天一直量到今年春天,仍舊沒有明確結果,但僅就報往朝廷的進度看,錦衣衛已經清丈出二十四萬頃耕地。

據負責此事的錦衣指揮王朝窶彙報,這個讓帝國耕地平添三十分之一的數目,只是他們清丈工作的一半……甚至可能還沒到一半。

這意味着山西省有四百萬畝田地等着耕種,內閣今年交給山西布政司與各地知府的要任就是將這些來自王莊上好的田地分配給百姓,張居正定的規矩也嚴,一戶無產百姓只准分百畝,光是找二十四萬戶無產百姓就夠讓人頭疼的了,皇帝還指派錦衣指揮王朝窶監督——那是國丈,尤其當他的女婿是執掌兵權的皇帝時,他誰都不怕。

各地知府都說不上話,王朝窶一個騎手往北方跑上百里路,一府之地就被軍管了,兩個衛武裝到牙齒的北洋軍去彈壓地方是大材小用,不論對哪個階級都有溢出的震懾力。

北洋軍府在山西招不到兵也從側面證明了山西官員把這件事做得很好,百姓連兵都不想當了,就等着分配田地呢。

當視線跨越大洋,轉至帝國東南邊境的哥倫比亞?

局面並不輕鬆。

儘管勞塔羅已經起兵年餘,但他的部隊依然沒有與西班牙混血駐軍硬碰硬的能力,西班牙秘魯總督區依然在名義上統治着這片土地,但游擊戰爭之下,戰線確實被擴大了。

在這一年年初,勞塔羅麾下四百六十名來自各個村莊的原住民頭人趕赴金山谷,接受東洋軍府遊擊軍總兵官麾下游擊將軍林曉送來火繩鳥銃、鉛塊、錫鱉、火藥與各式農具的支援,同時還領受了萬曆九年的日曆以及東洋軍府對勞塔羅起義軍的最新指示。

這一指示與考成法有關,從農耕、織造、織造、採礦、上籍等村莊政務到進一步將西班牙驅趕向秘魯的軍事目標包羅萬象。

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落實到哥倫比亞各村落頭人身上只有一句狠毒的命令:每月殺死一名敵軍。

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十一章 買賣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二十章 藥匠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十六章 佳餚第三十七章 遙遠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四百四十二章 保護第九十章 番薯第三十五章 混血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一百二十七章 腦補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十六章 欽天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二章 城隍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二百四十四章 掙扎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二百四十八章 聯合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七十二章 三廟第十四章 羔羊第八十章 疾風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三百四十四章 礦產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六十三章 收拾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三十八章 怪異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攙和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壓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三百零六章 馳騁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十八章 界碑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三百零一章 迴應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一百章 封賞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四十九章 滿弓第五章 朝議第四十七章 動靜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八十五章 辦事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七十六章 五島第三百四十五章 愛屋及烏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二百三十八章 來路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七章 輜重第七十二章 三廟第六十六章 夾擊第二百三十章 鬼域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三百三十六章 獅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八十二章 蘭花第二百五十二章 席捲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一百六十七章 俘虜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斷第四百三十六章 國丈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十八章 祖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二百九十八章 藝術第九章 潮水第三章 行刑第五章 五月【讀者‘仲權黃家瑞波丘‘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