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

丁仕卿比萬曆皇帝想象中要蒼老,也比他想象中要文靜太多了。

萬曆一度以爲生着國字臉穿短袍渾身肌肉塊的韓瑾是丁仕卿,似乎在皇帝腦袋裡長成這樣的人才符合他心中對丁仕卿這個名字的印象。

事實證明有世間大勇膽識超羣之輩,未必就要生得勇猛。

說實話丁仕卿挺害怕的,他們一行人都很害怕,不單單因爲這是覲見皇帝。

他們早就知道皇帝召見他們的地方會是清華園,但正因爲清華園這個名字,百姓們認爲這會是一處皇家園林。

事實上現在這確實是皇家,只是不太像園林。

進了園子得先坐船從前湖過去,在湖上要坐一種沒有帆會冒煙的船,蒸汽機已在各地傳播,尤其像蘇杭一帶,那邊手工業者多、他們又都是織戶,對船裡藏着的蒸汽機發出嗡嗡聲很是熟悉。

等船靠岸纔是真讓人傻眼的地方。

楊柳堤岸擋住了視線,遠遠看着是好一份美景,下船離近才發現滿地皆是挖得七縱八橫的戰壕,天子親練軍士平時操練的火炮就隨意擺放在戰壕邊上,遠處傳來鳥銃打放不絕的銃聲,時不時還夾雜着萬曆六年造手雷與神威機關箭炸響的動靜。

一列列肩扛上銃刺鳥銃的輕裝巡邏衛士沿堤岸走過,見了皇帝也不下跪,整齊地向左轉來,接着隔人後退一步變做的前後兩隊,前隊蹲姿舉銃待發、後隊以立姿端着鳥銃‘咔’一聲連貫地劈在身前準備衝鋒,打頭的隊長擡手阻住皇帝隊列,隨後左臂曲舉做落下狀,:“口令!”

皇帝面容嚴肅地將拿着名單的手往後一背,兩腳便自然與肩同寬……別誤會,對口令跟他沒啥關係,隊列最末被馬背快顛迷糊的潞王捯飭着小短腿兒一路跑上前來,脆生生道:“六合同風,口令!”

雖然王爺滑稽,但隊長是專業的,他非但沒笑而且分外嚴肅道:“九州共貫。”

說罷,前隊起立後隊歸隊,昂首挺胸立正了下巴一個揚得塞一個高,齊聲道:“拜見陛下!”

“好,好,就是這個精氣神。”

這會兒才輪到皇帝出馬,丁仕卿等人突然發現他們年輕的皇帝笑起來有點傻乎乎的,眼兒都眯沒了,對巡邏衛士們擺擺手:“聽朕口令,向右轉,向前走,繼續巡邏!”

巡邏衛隊再次昂首向萬曆行禮,隨後列隊離去,萬曆這才轉頭對跟在身後的丁仕卿等人道:“看看這器械,萬曆八年制天下太平銃,那合握木託漂亮吧?朕親自試過,用這個與人拼鬥就和拿短槍沒什麼兩樣。瞧瞧那團龍胸甲,它叫龍紋子母胸甲,萬曆九年制。”

“可別小看它,這套胸甲內外三層,內鋼製甲衣,外銅焊團龍,中間芯甲材質朕不告訴你們,宣府講武堂最新機密設計,僅比過去重三斤半,你拿鳥銃貼至五步都打不死他。”

皇帝純屬自娛自樂,後頭的老百姓幾乎沒有對這玩意兒感興趣的,就連賣關子都顯得毫無意義。

其實這套子母胸甲裡頭的芯也沒什麼神奇的,在銅團龍與鋼胸甲中間添着一層由浣火布、瓷板製成的混合甲片。

浣火布通俗名石棉,過去只有西域纔有,後來蜀中發現礦產,因其耐高溫,通常在一些需要耐火的地方使用;因蒸汽局、電報局、軍器局皆需材料學進一步發展,這個任務最終被指派由三大軍器局完成。

不過其被髮明以及裝在胸甲裡的開始是個巧合,景德鎮送來各種厚度、各種燒製工藝的陶瓷樣品磚,測量員用鳥銃打依次擊碎,唯獨沒穿過一塊外層裹着浣火布的陶瓷磚,鉛丸擊碎陶瓷磚,卻沒打穿外層布料,令人大爲驚奇。

最驚奇的是一大堆老研究硬是沒認出來這東西是啥,送信景德鎮才弄清楚,又搜尋了一部分加以實驗,驗證其單獨很容易被鳥銃從各個距離穿透,但與陶瓷裝在一起確實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僅需兩分厚的陶瓷與同樣厚的石棉布堆疊就能擋住鳥銃二十六步外射擊。

而在二十六步之內,單穿這個仍然會被衝擊力震傷但不致命——當初萬曆皇帝看實驗報告看到這,二話不說就給宣府軍器局賞了一百兩銀子。

不用說,這肯定是有人測試受傷了。

而在穿上胸甲再披掛這個,則即使抵近至三步,也只能在胸甲上留下一個大凹痕,根本挨不到身體。

同樣其對弓箭也有很好的防禦能力,但比不上防禦火器,經試驗講武堂的研究員們認爲箭足夠尖銳,可以切斷石棉絲,而圓形鉛丸則無法全部切斷,並且拿出力量傳遞的理論來告訴皇帝他們即將對子母甲開展嘗試。

當鉛丸打至相對較軟的銅製團龍裝飾上會先變形並卸去部分力道,穿透後繼續打在石棉布上,一部分石棉線被擊斷,但另一部分會裹着鉛彈壓碎陶瓷板,力量透過裂紋範圍變大,就像一樣的力量揮錘與刺矛,矛刺進土裡錘卻不能砸進土裡一樣,最終被鋼製胸甲抵消全部力量。

但這種鎧甲仍尚未流通各部隊,只有萬曆屯在清華園的兩千御林軍裝備,三大軍器局都還在試驗設計更加成熟的材料與形制。

比方說廣州府講武堂在去年向景德鎮攤派燒製外層含石棉布的一體陶瓷板,在試驗後今年已下大量訂單。

今年京運船帶回北洋軍器局試圖將團龍子母甲的外殼做成兜狀的報告,認爲這樣在被打壞後彈孔用銅液融好,重新塞一片防彈用的子板即可再次防禦,能降低修理成本。

同時,北洋軍器局也正着手重新設計頭盔與頓項,在前額、喉部增加這種新材料的應用。

“跟你們說,他們都是朕親自訓練,別看還沒打過仗,能着呢,不比那陳沐、戚繼光練的兵差。”

諸百姓面面相覷,他們能說啥?

丁仕卿欲言又止,他特想問問皇帝,身爲皇帝爲啥要和自己的將軍比練兵。

興許是腦袋直,韓瑾一直在強烈抑制中咯咯咯偷笑,在丁仕卿瞪了他好幾眼後才以極小的聲音道:“老師,皇帝跟咱一樣,要造反呢!”

“朕以爲你們會給綁來幾個貪官,怎麼最後幫來的除了這個笨蛋巡撫,朕看着名單上全是無官無職的鄉紳呀?朕很不滿意。”

等入了清華園的前院的正廳,皇帝這才正色對幾人擺手道:“不過這也沒關係,刑部的人還沒來,朕也不着急,找你們來除了這事,還有更重要的問題——你們說,朕想能聽見天下百姓的聲音,就像你們這次,如果朕知道的早,你們也不必搶佔電報房。”

“朕知你們事出有因,但這樣總是不好,起來起來,我不是要責怪你們。”

皇帝纔剛一說話,丁仕卿就拜倒行了個大禮,他一拜,後邊百姓全跟着拜,反倒讓萬曆不敢說話了,連忙招呼大家坐下,這才嘆了口氣,道:“朕是想設一條法令,讓每個地方的百姓遇上難事,都能直接告訴朕。”

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九章 衝鋒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一百三十一章 比劃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歪才第二十四章 望京第三十九章 衝關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五章 黃犬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五十一章 飛魚第四百九十五章 截擊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軍第三百零二章 快跑第二十八章 內訌第十章 遺產第一百章 反攻第十六章 主教第二十九章 送船第五十章 屏障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十八章 回還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十三章 乾親第五十六章 百發百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硝石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十二章 臨戰第二十四章 超值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四百三十六章 國丈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八十二章 仰光第二十一章 下官第四十二章 籌劃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一百七十五章 結義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別第七章 輜重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三章 黑話第六十章 碗口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四百四十二章 保護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二十八章 壯士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辦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四十四章 黑死病第七章 一騎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三十四章 去信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二百零五章 消失第八十八章 燕歸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四章 速報第三百三十章 變革第十四章 大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十八章 回還第二章 南洋第九章 控制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二十一章 胡安第二十章 驛站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第十八章 由我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二百八十七章 害怕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一百一十八章 交涉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