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軍列

bookmark

北洋造船廠的上一個大訂單是給蒸汽船上護體鋼板,用的是大塊鋼板鍛造鉚接的技術。

還真別說,這事全天下能幹的能工巧匠有不少,但只有北洋與香山造船廠最便宜,因爲他們最熟練。

生活日用很少用到這樣的大塊鐵板鋼板,加以鉚接成更大塊的就更少了,過去只有鄧子龍的狗剩子和邵廷達的船有過這樣奇怪的需求,這給香山船廠的匠人們帶來專業的掄大錘體驗。

北洋造船廠的匠人也是從香山來的,所以他們也會。

除此之外,能幹的很多,熟練的很少。

這事絕不容易,而且很貴。

發展到現在,天津到昌平的天昌鐵路、通州向北拐到烏梁海的通海鐵路、延慶衛至大同的延大鐵路,三段鐵路上奔馳着九十三趟青龍軍列,只有三條龍,就是萬曆送給陳沐的畫裡那種龍頭軍列。

剩下的都是銅殼子、鐵殼子,金屬比木頭便宜多了,它好取材不說還更容易加工,還不易損壞。

裡頭還有四趟好歹還佔個青,當初蒸汽局主事周思敬覺得既然不用費力氣做龍,就刷上點顏色吧,因青龍這名字,故而從車頭的火德星君到後面牽引的貨車都刷上青色,那四臺火德星君都是鐵路用的不多的時候,周思敬也閒。

後來就不行了,北洋漸感運輸不利,運力這個東西永遠是越大越好、越快越好,如果沒有或條件不允許,小的慢的也能將就着用,但只要有機會,對軍事物資來說能有多大就多大才是正理。

蒸汽局用於軍列的火德星君多了起來,周思敬也只能把不必要的工序一一同大主顧葉夢熊商議,龍殼能不能不要?上色能不能去掉?殼子醜一點有沒有問題?

葉夢熊自然是全無問題,只要它能跑起來,安全、載重大、速度快,對他來說什麼都好。

故而後來造火德星君的效率提高了許多,過去出產四臺的功夫,如今能造十六臺。

跟外包給各地鐵廠的部件組裝相比,過去最拖生產時間的就是造殼子與裝飾性物件,如今沒了那些自然快上許多。

不過即使是後來出產的,模樣也各不相同,直至如今周思敬都沒能給青龍軍列的火德星君做出固定型號。

最早的外殼就單純是個大方塊鐵殼子,後來御者反饋說趴在車頂駕馭青龍太反人類,尤其冬天往烏梁海運貨,能把人凍死,後來周思敬在車頭前面做了個開窗的小黑屋,幾個關鍵按鈕都放在屋子裡。

但還是太冷了,風一直往裡灌對鍋爐效率也不好,後來再生產的就加裝了玻璃,還把駕駛室這個小黑屋專門跟後頭的鍋爐室用門分隔開來,按鈕連桿之類的機器部件也藏進木牆裡,又給鍋爐室的工人增加了一點休息空間。

但這還是反人類,御者站着透過玻璃窗看前面累,坐下抻直了脖子也看不見外面。

於是周思敬又把玻璃窗的位置放的低了一點,駕駛室也終於有了固定了椅子。

照明方面車頭中間有略向前伸的燈柱,用鐵線固定着一盞玻璃罩內有聚光杯和粗長燈芯的煤油燈,背面的聚光杯用的是瓷,內部設計了通向後方的氣管,車頂還有兩盞全方向的煤油燈,三盞燈用以夜間照明。

這三盞燈倒不是讓御者看路的,即使車前有聚光杯的那盞燈,也只是能讓御者看見前方十餘步而已,三盞燈的主要作用是讓別人看見他們……滿載的青龍軍列速度跟人慢跑差不多,只要是人看見了都來得及閃開。

最大的問題是夜間路上的野獸,還有可能存在的人爲使壞,所以最近周思敬又給新產出的青龍軍列前面靠近地下的位置增加了像撞角一樣的鐵犁頭,別管是人、獸或鐵軌上的木頭,撞上都能被鏟到一旁。

貨車的改良則與周思敬無關,貨車都由北洋自制,最早是規格統一的大木板,四邊連護欄都沒有,貨物放上去就擺着、人上去就站着,後來由於旗軍有不小心互相靠着睡着掉下去的,這才增加了木護欄。

而後北洋一直試圖尋找貨車承載的極限,也爲保持士兵戰鬥力改良車廂,前兩年的貨車還是人貨混裝,去年爲更好的利用空間纔將人貨分裝,後來乾脆將旗軍箱與貨廂區分開來。

其實是外部看基本上是一樣的,都用上了護欄外可拆裝的木板牆,只是有所區分而已。

旗軍的車廂很大,兩側護欄與中間車廂地板都有摺疊木板,拉出來可以坐人,兩側可各坐十一人,中間能三人並排坐十一排,貨箱與兵箱幾無區別,只是沒有這些椅子;木板牆可封頂可不封,牆壁上有可開關的木窗,即可透氣也可觀察外界,更能打開窗戶舞刀或舉銃射擊。

這些改動都是伴隨着旗軍使用,一次次抱怨、反饋給北洋軍府,纔在後面陸續修改設計,到如今車廂基本上已經成爲定製。

北洋重臣葉夢熊定下的規矩,所有在關內行駛的青龍軍列要保證掛載一個兵箱、一個貨箱,也就說至少要有一個總旗的北洋軍,這輛軍列才能開動。

當然除了北洋標準款的車廂,還有烏梁海戚繼光非標準款的,他那個車廂是沒頂,是用車營的偏箱車在烏梁海加以改造,製成與軌道同寬的車廂,增加了另一邊的防護板,輪子也都換成符合軌道的形制,以彌補早期車廂不足的的窘境。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一百二十七章 設卡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一百章 反攻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五十章 屏障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五章 競賽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三百一十九章 啓發第二百三十六章 支持第三百五十九章 草原第三百七十七章 炒花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三十八章 道遠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一百四十七章 量具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五十五章 仁義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二章 蠢賊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六十章 鄰居第四十九章 戰利第七十一章 心臟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十八章 告狀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六十一章 棺材第二百六十九章 發愁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十一章 漕運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三角貿易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藝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九十七章 君瓚第八章 陳璘第五十八章 轟擊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二十九章 送船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五十章 踏陣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二百零四章 希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九十章 番薯第一百章 樣炮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力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七章 一騎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四十九章 傷亡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三十二章 偉大第五十三章 操炮第二十一章 難題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十九章 道德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一百章 封賞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陸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第一百八十七章 規勸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三十八章 怪異第十四章 恐懼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