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來路

bookmark

應明有點懷疑楊策的來路。

他認識楊策,也對這個海盜頭子有過些許瞭解,從南洋跟着林阿鳳一路殺到非洲,是大明碩果僅存的海盜。

想當年自陳沐出海,從曾三老開始,驚濤駭浪中嘯聚一時焚城毀國的海盜死的死、藏的藏、收編的收編,只有林阿鳳這一支先降後叛,出海後再度受萬曆皇帝冊封。

實際上等林阿鳳受封大明漢國閩王時,天下百姓對海寇已經沒那麼恨了,恰恰相反,認爲這是保住了中華海盜香火的獨苗苗。

因爲真的只剩他們了,開海禁,是朝廷從根源上掘了海盜的祖墳,風水一變,對大海有所寄望的百姓都去當正經海商,誰還會去刀口舔血地做海盜呢?

那終究是一個沒有上升空間的無奈之選。

能靠科舉走仕途,哪個讀書人讓豬油蒙了心願意去給山大王當狗頭軍師?

在這個時代,尋常百姓能進講武堂的進講武堂、進不得講武堂的進北洋練兵場,殊途同歸到頭來都是做軍官。

不是尋常百姓的就考科舉,當了文官也是最光宗耀祖的事,大明的文武官是全天下最光耀的職業,現如今他們出了海,管你什麼大王還是爵爺,不給咱這小百戶跪好了就跟你沒完。

就像那陳九經受封法蘭西白山公爵,瓦盧瓦王室想讓他在冊封儀式跪一個,到最後都沒談妥,小九爺就咬死一個要求,想讓我跪,黃金五萬兩墊膝蓋。

在他的想法裡,再爲朝廷創匯四十萬兩銀子,他跪一下也無妨。

最後實在談不妥,他又反手拋出去個減免,要是實在缺錢,咱大明白山總兵官也不做那惡人,你哼老三在冊封儀式上給我跪一個,我大軍後撤四十里不找你要錢,免你五萬兩黃金。

反正在白山城的白山館裡,來自大明的小宦官監軍的是這麼記錄的:服蘭喜王黑三兒召羣臣議之,以爲不妥。

這種事吧,一國之君別說把它當成正事去議,就是看一眼都已經輸了。

回到應明身上,他同楊策議軍事,整個過程都有一種心有靈犀的感覺,那感覺不像應明同部下議事,反倒像和在廣東講武堂進修過的幾員林來大戰功臣議事一樣。

楊策這海寇頭子用的是標準的講武堂戰法,就連說話方式、舉出戰例都和講武堂畢業將官一模一樣。

這可太奇怪了,應明沒上過講武堂,他所學的東西都是在升職後受長官給一點短期培訓就趕鴨子上架,尤其在千戶、參將的履歷上,根本沒人給他培訓。

他的才能就是勉強達到大明北洋百戶的水平,不論是對部下調遣、行軍打仗、還是傳統爲將者的天文地理,他都有所理解但都沒有細心鑽研的機會。

但世上最不公平的事就在這兒了,他能打,只要帶着一二百的東洋旗軍,配上些牧野營,打起小規模遭遇戰天下無敵、中等規模的決戰也所向披靡。

沒別的原因,這幫人素質高,應明本人幾乎不需要在戰鬥中做什麼。

最初是東洋旗軍識字,打仨月仗,在旗軍的幫助下,牧野營也識了字,宣講官就可以工作了。

因此應明和楊策討論戰略戰術,經常是楊策說點什麼,應明:喔!還可以這樣!

應明心裡透着奇怪,楊策心裡就更奇怪了:這草包是怎麼打到倫敦的?

楊策多苦啊,手底下一幫四六不懂的海盜,一個能用上的下級軍官都沒有,而且沒有國家、軍隊的約束,整個海盜羣體就像沒有宗教信仰加成的鬆散秘密結社。

甭管幹什麼,他發揮出十二成的才能,最終傳達到士兵那隻能完成三成,就靠這三成,埋葬了一個時代的歐洲同行兒。

因此即使他身上依然帶着濃重的講武堂氣息,手下的軍隊卻完全看不出一點兒北洋旗軍的模樣。

北洋旗軍是一支有自主性的部隊,斥候能出前線二三百里自由活動,各部隊長官在失去與中軍的聯繫後都能自主活動打開局面。

而楊策的部隊恰好相反,他的士兵絕對沒有自主性,除了長官的話不需要做絲毫思考,一切思考無論對的錯的都是無用的。

很快,兩個西班牙連隊與三個海盜百戶率軍由城外迂迴至倫敦北門,不參與圍攻倫敦塔的任務,專職爲應明把守屁股。

隨後源源不斷的海盜部隊與西班牙連隊向倫敦開進,掩護牧野營傷兵在倫敦城的街道內四出,將失去主人的房屋一切值錢的物件裝車運入西敏寺,再把牛、馬車輛運往南安普敦。

幾艘小型飛鯊戰船由泰晤士河駛入倫敦,依靠船炮、鳥銃在河面監視橋樑,並在沿線橋頭設立木石工事據點。

一個千戶部的海盜開始在城西、城外郊野搜尋壯丁,強行拉丁編爲民夫,在看管下運送輜重、修造器械、搬屍挖坑。

而在城北更遠的地方,一個西班牙輕騎兵連隊則擔任起斥候的作用,前出四十里佈置警戒,防止羅伯特伯爵率軍回師突襲。

做完這一切準備工作後,楊策親自率兩個千戶部的海盜部隊進入泰晤士河南岸,以掃蕩之勢快速攻滅城南留守的守軍部隊,並對街巷實施軍管,城南三座橋的橋頭插上了皇明旗與漢字楊旗。

等他把這些事完成,並沒有跟應明繼續對倫敦塔的圍攻,他們只圍不攻,既沒有利用林登所知道的倫敦塔暗門突襲,也沒有使用強攻的方法,只是緩緩圍困,且不斷對塔內的查爾斯男爵進行勸降。

四月二日,三個百戶的海盜驅趕着上千城外召集的民夫進入城南。

他們在倫敦塔對面把小段河堤扒開,重新用木石修繕河堤,新修的河堤比過去低了四尺,同時修了三條棧橋。

大片土木、木石結構的沿岸屋舍被摧毀,四座間隔百步、邊長十丈的大型土方炮臺開始修造。

通過河流,一門門漢國仿造的鎮朔將軍炮被戰船運送至棧橋,以每日十五門的效率被推上沿河修建的大土方炮臺。

他們甚至還把南城的修道院徵用做火藥庫。

楊策的思路很簡單,你要據守,我就讓你害怕到不能據守。

這世上沒什麼城是上百門大炮不能攻下的,即使不能把城牆轟開,也能用炮彈在城牆下鋪出直通城內的路。

第四百一十五章 集權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六十九章 漁利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二十章 無恥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三百五十一章 攙和第二百七十六章 殺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斷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九十章 雞肉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四十九章 座次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二百二十六章 覺悟第六十八章 炮仗第十章 遇戰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十章 學習第三十章 最強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三百零五章 與世長存第二百九十五章 餵魚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六十七章 新銳第一章 大沽第八十七章 遠航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國丈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三百三十五章 斬棘第四十六章 方陣第十五章 藥局第三十二章 緣由第三百四十章 博弈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八章 山吹第五十七章 老鼠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第五十八章 傳信第三十五章 消失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九章 烏合【早上好呀穿越者!】第七章 斷糧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五章 屯田第四百零六章 流放谷第一百零七章 進士第六十九章 祭天第十三章 後路第四章 鳥銃第七十六章 炸膛第四十二章 籌劃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四十章 落空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十六章 佳餚第六十八章 炮仗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二百五十六章 正直第七十章 軍心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二十章 趁虛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四十章 對峙第十二章 重視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三百八十六章 撞牆第八十章 月港第五十八章 轟擊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一章 懸賞第四十章 讓路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四百三十八章 繞過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洋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