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

bookmark

羅伯特伯爵在傍晚收到來自左翼的噩耗。

編制完整的蘇格蘭軍團在搶劫地方補給輜重時,遭受明軍騎兵突如其來的雷霆打擊,當場陣亡千餘人。

直接損失不大,但帶來的後果是左翼蘇格蘭軍團餘下五個連隊、後方支援的四個連隊都拒絕繼續出戰。

九個連隊依照歐陸軍團步兵的編制,每個連隊滿編爲三百出頭,但此時他們各部逃兵少則數十、多則上百,何況還有八百多名輕重傷兵。

這樣的傷亡報告,意味着短期內整支部隊失去戰鬥力。

南下的部隊都是蘇格蘭六大貴族的家底,儘管蘇格蘭同英格蘭長期處於戰爭之中,但貴族之間長期聯姻。

就像是左翼蘇格蘭軍團的統帥,從血緣關係上應該是羅伯特伯爵的遠方姑父,但此時他的姑父說什麼都不允許部隊再繼續向南作戰,就地依據城堡自守,甚至有了率軍北歸的想法。

當然最後一點是羅伯特伯爵猜的,這種事就算姑父真想做也不會說出來,只會在大軍露出頹勢的第一時間拉起部隊不辭而別罷了。

蘇格蘭南下部隊都是大貴族們的心頭肉,哪個首領都不能承受部衆像填進屠宰場的牲畜般被消耗一空,對蘇格蘭貴族來說,他們當然希望南方的仗打贏。

贏了他們就能順利地接管英格蘭,但輸了也不會傷及元氣,至多不過是國王不能當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國王罷了。

可誰的兵若是死完了,這個家族將會在蘇格蘭的歷史上被抹去。

他們六大家族的新仇舊恨還沒化乾淨,不論這場仗輸贏,三年內蘇格蘭都要內亂一場。

羅伯特伯爵把這一切看在眼中,束手無策——人就算把一切都看明白又有什麼用?他還不是冒着得罪英格蘭僅存北方貴族的風險去找他們的家眷爲女王籌集化妝品?

就在前線蘇格蘭軍團與楊策的西班牙方陣血戰的過程中,羅伯特伯爵卻在與如今掌握實權的北方貴族商量如何均出一些最好的化妝品提供給女王。

他自己都覺得這種事很滑稽,但沒有辦法。

那是一個封建統治者,她可能擁有封建統治者一切優秀的品德,同時也有可能擁有封建統治者一切臭毛病,而且還有其不可缺少的性格缺陷。

伊麗莎白是個上了年紀的女人,還患過天花。

倘若她仍身居倫敦里士滿宮,前線傳來的戰報不是明軍打進倫敦城,而是愛爾蘭總督平定愛爾蘭全境並派遣船隊登上新大陸,將最廣袤的土地定名新約克,那一切可能都沒有問題。

她能以坑坑窪窪皺紋密佈的臉面示人,因爲她是英格蘭最偉大的國王。

可此時此刻,她的國都失陷敵手、她的國土只剩斷壁殘垣、甚至連王位繼承人將不能任她左右,毫無榮耀令王冠蒙塵,處在最脆弱、最敏感的時刻。

任何人,無論高貴的伯爵還是低賤的農夫,一個眼神不對都會令她暴跳如雷,表現得比這片大陸上曾被淹死、燒死、處決的千千萬萬少女農婦更像個女巫。

甚至讓羅伯特達德利感覺這不像是他深愛的、熟悉的那個伊麗莎白。

這一切如今像千斤重擔狠狠地壓在他的肩上,白日裡前線對抗西班牙方陣勉強佔到便宜根本無法令他開心起來,深夜中望着遠處原野上起伏的點點篝火,只有萬千愁緒堵在心口。

在他身後,是極度敏感的女王以奇異的做派打擊每個人的信心;在他左右,是身在家鄉的大貴族們各懷心思,而他面前的敵人雖遠渡重洋卻萬衆一心。

羅伯特伯爵被明軍擊敗了許多次,單是大會戰,已經敗過四次了。

他還敢來打第五次,就是因爲不怕會再輸給明軍,但他在這個用兩萬五千大軍、兵分三路,主力合圍住打出皇明旗的西班牙方陣的夜晚,怕了。

第一次輸了他以爲是普利茅斯事發突然;第二次輸了他認爲是貴族輕敵;第三次輸了他認爲是不過果斷錯失戰機;第四次輸了他認爲是己方反應不及明軍的行軍速度。

總不會次次事發突然,輕敵了便將敵人看重,錯失戰機還有下一次機會,反應不及就要加緊防備。

但這一次,他感受到國內抵禦明軍的中堅力量,手握兵權、擁有封地的北方貴族們,在西南貴族、南方貴族死的死、失去封地的失去封地後,他們膽怯也後悔了。

人心不齊,羅伯特認爲仗縱然能小勝一場,也難以持續下去。

人心不齊不是貴族的錯,誰都攔不住三萬南下的六大蘇格蘭軍團沿途索糧、劫掠,英格蘭都養不起他們的遠征,蘇格蘭更養不起。

本國貴族的封地被劫掠,將所有希望寄託於蘇格蘭軍團身上,這本就是失去希望的模樣。

他甚至有些希望在這個夜裡,前方阻路的明軍能瞧瞧拔營而起,再一次發動其神奇的腳力逃的無影無蹤。

天慢慢亮了起來,後方的騎士向軍營傳達火炮已被運送至十里之外,中午就能帶着火藥與炮彈進駐前線,羅伯特伯爵心裡沒有絲毫輕鬆。

他緊緊攥着拳頭,拉下面甲遮擋疲倦的面容,望向熹微的晨光中遠處屍體堆裡緩緩活過來的西班牙方陣,口中一個人名一個人名地向扈從下令,讓他們把上百人集結到自己的軍帳前。

那些都是他可以絕對信任、仍然忠於女王的紳士們。

裡面有過去財富超人的富商新貴族、也有過去代替女王參加比武的爵士、甚至有出身並不高貴的騎手。

對他來說,這場原本被他輕視的戰役,此時已成爲整個英格蘭戰場的關鍵之戰,勝負榮辱皆在此役。

他向這些人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家的支持,他們將會各自去站在那些領軍的貴族身後,一旦誰想率軍撤退,就立即將他殺死,奪取指揮權,以確保大軍的軍心不亂。

同時他們也約定,在圍攻倫敦之前,一旦攻勢受阻,局勢壞到無法挽回,他們將放棄返回北方的希望,集結一切所能集結的力量,於陣前嚮明軍發動最後的衝鋒,以保全每個人的榮耀。

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一百四十四章 錢法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十九章 摳門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一百一十章 驚喜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屠第七十六章 炸膛第五十一章 作價第四百三十八章 繞過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七十章 朝貢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八十二章 代筆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八章 養子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三百章 鄉約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八十三章 構圖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造第二百九十六章 生產力第四十章 炮擊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二十章 清洗第一百二十一章 困獸第十八章 告狀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七十章 板升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第二十四章 熱土第三十章 留下第四十章 聯軍第二十章 驛站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三百六十四章 軍民第六十九章 破銃第八十九章 鼓腹第一百五十四章 感激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八十二章 仰光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九十九章 遭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來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九十章 醫服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造第七十三章 捉鱉【七夕加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罪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九十四章 活水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第二十九章 歃血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二十章 築港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九十章 草蓆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三十章 問詢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