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與世長存

bookmark

儘管在嘴上,應明說的是魏進忠不能做這樣的工作。

他是要當軍官的人,將來四處巡演很危險,而且倫敦離不開人。

但實際上真相只有一個——應明覺得魏進忠長得不夠威武。

當然這個標準跟魏進忠好不好看沒關係,魏進忠好看,從墨西哥到倫敦,別管是西班牙妓女還是英格蘭妓女都喜歡他。

但他在應明的審美里不夠威武,更像個遊俠而非士兵,應明看來這種需要與敵人搏鬥、富有仁慈之人且最後被敵人害死的角色,應該是威武且溫柔的。

恰好,應明在倫敦的兵,有很多這樣的人——最早是北洋騎兵裡個頭比較大的人。

北洋騎兵的戰馬標準,是肩高四尺二寸至四尺五寸,這個數據基本上就是蒙古馬裡肩高最高的那一部分。

而旗軍的最高身高則要求在五尺七寸八分,因爲身量越高、鎧甲越重。

一名一米八的士兵全副武裝時所穿戴的鎧甲在甲裙、臂縛上就會比一米六的士兵重上三四斤,他們本身的人也重,通常都有一百五十級斤。

算上盔甲、裝備,一匹馬的負重在二百斤往上,這種情況下沒有副馬,戰馬連續機動兩日就得癱。

他們在海外當着當着兵,個子變高或變壯了,就會超過戰馬承受能力,差一點兒就要被調到步兵部隊當副旗官,靠着安達盧西亞、夏爾馬才續上騎兵生涯。

其實在相對低烈度的戰鬥中,騎兵兄弟們很喜歡有這樣的戰友在身邊——他們總會把戰馬累死。

身爲騎兵沒人願意把戰馬當作消耗品,但不可辯駁的事實是戰馬確實是消耗品,就連人命,投入戰爭也會成爲消耗品。

應明突然在這個時刻就對湯顯祖的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湯顯祖所準備的一個甚至與明軍沒多少關聯的情節裡,他無端地看見了戰爭的殘酷。

他甚至能從這個簡短的劇情裡看見這個人的一生。

有個孩子,家鄉青山綠水梯田壯美,讀了十年書,在宗族社學深受教諭喜愛,說將來這會是個舉人公。

農活是他拿手好戲,種地插秧總是比別人幹得又快又好,他聰明伶俐,總認爲天生有才能、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考科舉那年,看重他的二大爺拿出棺材本,整個宗族湊出白銀十四兩送他考試,拿了個秀才回家,卻沒錢再去考舉人。

他會書法、會畫畫、會寫詞能寫詩,知道人生之艱難,也看過崇山峻嶺之風采。

他不屑於當個跑堂的、算賬的、教書的,喝醉了,夢想要在最近的府城外買上二頃地、蓋起二進八間懸山頂的大房,憧憬着有一天成爲人上人。

有一天他離開家鄉出外闖蕩,留着垂垂老矣的父母與青梅竹馬的姑娘,說去投奔他處,混出名堂就回家。

他沒能投奔到哪個大員身邊做幕僚,最後加入帝國的後備軍校,穿着有好幾顆銅釦子的新軍兵服,每天喝牛奶吃雞蛋,二兩的月俸享受着整個帝國最新的軍士技術。

手腕粗的長矛刺斷三根、負重奔襲跑壞了膝蓋,就連停訓休息那半年都把精造天下太平銃的銃管打彎兩條,一斤裝的虎蹲炮火藥包一天能打空八包,練習炮術佛朗機炮都被打漲兩門,火箭、掌心雷更是沒完沒了地放。

他不想在老家的府城買房了,將軍說帝國在海外有大片未經開墾的土地,等他們出海退役,可以隨便挑選一個地方,官府會給五百畝甚至更多的荒地。

帶着這樣的憧憬,他成爲光榮的北洋騎兵,加入帝國最精銳的部隊,爲皇帝照臨四方而戰。

爲此不惜在麻家港的隆冬蜷縮發抖、在常勝縣的盛夏大汗淋漓,在白馬河的泥濘中與敵對的西班牙人浴血廝殺。

終於,遙遠大洋的另一邊,帝國商人說有一片土地要歸附大明,調令很快就下來,年輕的天之驕子乘着能買下整個城鎮的巨大戰艦,在大東洋的萬頃波濤裡被鹹溼的海水濺了一身。

他來到普州、來到倫敦,這個比他家鄉到北京還遙遠十倍百倍的偏僻地方,打贏了一切所能打贏的戰鬥,最後因爲仁慈放下端起的鳥銃。

死在一把從背後刺來的卑劣匕首上,沒有棺木、沒有草蓆,人們發現他時躺在叢生雜草裡,價值數十兩的裝備無影無蹤,腐壞的屍首被野狗與渡鴉蠶食。

他留在家鄉的父親收到消息後積勞成疾很快去世,母親不能接受發了瘋每天站在村口樹下等孩子,青梅竹馬的姑娘在第三年尋了人家,給一個和他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的富商做了小。

而他,只是東洋軍府向朝廷年度報告中四位傷亡數字的其中之一,在十幾個文件中出現,只有一個留下他的姓名,並在十幾年之後被某個清理檔案的吏員拿去燒掉。

應明並不覺得這樣的劇情在這片土地上真的發生過,但他認爲相似的事每天都在發生。

無非是一顆炮彈、一顆鉛丸、一支弩箭、一杆長矛、一次衝撞、一場失敗的手術,幾個家庭、數十上百人數年如一日的培養,全部灰飛煙滅。

一名跟自己奮戰的士兵,最終能留下什麼?

他看不上的戲劇,突然就有了意義。

至少應明看見的《倫敦記》,能證明一個死去的士兵活過。

如果換個劇本,也許能證明許多死去的士兵曾經活過,他們會活在以後。

等他同時代的人都死了,也許他還活着,活在每個看過戲劇的人的記憶裡。

應明不在乎英格蘭百姓看了這部戲劇會想到什麼,能不能感受到湯顯祖處心積慮的解構都鐸王室權力,即使這部戲劇像他原本所想象的那樣,在戰爭的應用上只是一場無用功也沒關係。

他是個盲從陳沐的人。

在陳沐的對外策略中從來沒用過懷柔手段,低級軍官出身的應明也不懂什麼叫因地制宜,在他看來陳沐能爲帝國掌控新大陸,他也一定能用同樣手段掌控英格蘭。

但對他來說這次前來觀劇是值得的,讓他明白一些比戰爭更爲重要的東西。

就像陳沐推動的英雄志小說,這一次,應明要推動大明英雄戲劇的發展。

讓他們與世長存。

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一百六十一章 堅韌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第十五章 藥局第六十章 望風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蒙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四百七十一章 錯覺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九十八章 鯊船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二百七十九章 座標第三百三十五章 斬棘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七十章 躍陣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七章 隊列第七十章 混亂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二百四十二章 規格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四十八章 夾擊第十九章 攻玉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六十五章 庫存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七十一章 伏擊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二百八十四章 羊肉第七十八章 可破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三十八章 起航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七十六章 新軍第七十一章 吃虧第一百七十九章 米飯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二十七章 腦補第七章 輜重第九十一章 奉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四章 速報第三百八十六章 撞牆第四章 商隊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十九章 圖紙第九十五章 會戰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一百零四章 搖旗第六十章 應龍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九章 烏合【早上好呀穿越者!】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二百一十三章 搗亂第二百九十九章 裝飾第二百八十五章 傻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萬壽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一百一十七章 良知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一百零八章 大盜第三十八章 怪異第九十一章 雪酒第八十七章 淘汰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二十一章 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