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

劉汝國確實沒有加入正規軍的想法,也從來不認爲自己會加入正規軍。

他統帥的這支人馬,這支順天安民義軍,也沒有絲毫成爲正規軍的意願。

這如果是在大明,那毫無疑問這屬於造反。

不過這發生在海外,所有人對此的界定都很模糊,就連劉汝國自己也不知道順天安民義軍究竟算什麼。

但這並不意味着他是反大明的,或者說反東洋軍府的,沒有。

因爲劉汝國不是個受過現代教育的人。

這裡的‘現代教育’指的是隆慶、萬曆十餘年間的私塾、鄉學、社學、講文院、講武堂以及北洋學堂,總之是這個時代大明所有的正規教育。

劉汝國不在其中,他是嘉靖年受的教育。

如今就算是私塾的教書先生,也會談起海外,哪怕這私塾先生不是很懂,但教材都發下去了。

所有受教育的正規渠道,只要教師照本宣科,學生都能明白一個常識——這個世界有很多國家。

其實這個世界有很多國家不是個新知識點,大家都知道這世上有很多國家,朝鮮、呂宋、安南,都是國。

不過在現代教育出現以前,大家並不認爲,中國也屬於這些國家其中之一。

大中華文明圈,是國家意識出現最早的地方,但這個國家意識跟後世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世紀的國家意識有點區別。

在這個時代的國際上,大家公認世上有許多國家,安南、朝鮮、日本,都是國家,國民也都有自己的國民意識,都知道我是安南人、我是朝鮮人之類的。

但中國不一樣。

在中原大地上長大的人,別管他是個漢朝人、唐朝人、宋朝人、元朝人、明朝人、清朝人,如果說他的祖國會成爲別國的屬國,都是極大的恥辱。

人們根本不能接受,哪怕整整一代人爲之流血犧牲都不能接受。

但事實上世界上各個時代,有這種集體意識的國家纔是少數,只有它是整個接觸圈最強大的那個,纔會產生這種意識。

大國專有的驕傲。

這種意識是雙刃劍,並非都是好的,很多時候這種心態正是衰弱的開始。

尤其對中原王朝這片誕生過公羊學派的神奇土地來說,壞處還要更多一些。

公羊學派沒了,但後世人人都知道中華武人最高榮譽爲封狼居胥。

對一個自大統一以來千餘年貫徹這種集體意識的國家來說,它從鄉野百姓到中央朝廷,自信心極強,但外交意識非常弱。

弱到他們從不覺得自己是在外交。

中華帝國認爲世上只有一箇中國,當然其他的國也是國、國王也是國王,但世上就是隻有一個天子之國。

那些在外面的國王,和潞王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自然還是有的,畢竟沒潞王那麼高貴。

本質上,他們眼中已知世界裡所有國都是蠻族,讓天子高興,冊封一下,就能脫離蠻族。

不是蠻族有許多好處,比如前俺答時代草原部落的皮囊煮肉、後俺答時代草原部落的鐵鍋燉肉。

讓天子之國承認不是蠻族,只有一個渠道,進貢。

要麼看着可愛好玩,天子一高興準其進貢;要麼不可愛也不好玩還挺壯實,就得打出底氣之後還懂尊卑。

除此之外幾乎沒別的辦法了,在這個時代的已知國家裡,不給中原王朝進貢,這叫自絕於國際社會。

一直到陳沐爲主的現代教育出現,人們的已知世界範圍越來越大,也逐漸理解了原來世上許多國家裡,有些地方把天朝看得和他們一樣。

爭強好勝的人,就會覺得,這個國家敢把自己和天朝並列,需要打一下。

雲淡風輕的人呢,則很容易就接受了萬里之外有國家認爲自己和天朝是一樣的,並只是發出輕蔑的嘲笑。

劉汝國不在這二者之中,他是受過去教育的人,跟新派的北洋旗軍不一樣,他眼裡這世上就一個天子,也從不覺得自己是在造反。

從心理角度上,他不願意成爲正規軍,也不想跟官吏混在一起。

而從現實角度上,他認爲成爲正規軍會有許多麻煩,意味着他要接受更多調令和更多指揮,不自由。

劉汝國沒想着當將軍,他的想法都在旗子上了,順天安民。

民心即天心。

新派的北洋旗軍知道世上有許多地位平等的國家,所以看敵友會先從國別上分,存在歧視但也更傾向於是針對整個國家的征服戰爭。

舊派的劉汝國就不一樣了,他覺得世上只有天朝,那女王和他宿松老家隔壁楚藩前些年因荒淫無道,被萬曆皇帝送去西洋印度的楚藩武岡王沒啥區別。

劉汝國分辨敵友的方式是先看階級,這纔是他不想跟正規軍站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官造鳥銃、官造火炮,是他最心心念唸的物件。

甚至就連官造的腰刀,要是能給他弄來幾百口,也是天大的好消息。

在海外的義軍就像個擦邊球,四洋各地都有這樣的部隊,大家都有購置老舊軍械的渠道,這關鍵看主官的膽子大不大了。

相對來說,應明和湯顯祖都是屬於膽子小的那個。

不過很快,就有人給他們增強了膽量。

來自東洋軍府的輜重船再一次靠港,上百封來自軍府的公文書信送到倫敦府,其中有兩封是交給劉汝國的。

一封來自遙遠大洋另一邊的萬曆皇帝,爲表彰劉汝國在艾蘭王國助朱曉恩起兵,授其武略將軍,準其節制民兵保甲,鎮撫一地。

第二封信,則來自東洋大臣陳沐,或同一起的官服、鎧甲、腰刀、手銃等物。

陳沐在信上說,授予官職時皇帝並不知道他人在英格蘭,因此他的官職依然以皇帝授予艾蘭鎮撫、武略將軍爲主,另調其移兵英格蘭,行使權力。

這兩封信的到來,標誌着劉汝國的部隊受到朝廷認可,而劉汝國也欣然接受了來自朝廷的委任。

奉天承運啊。

沒人能拒絕這種極富神聖使命感的詔令。

他就想率領一幫貴族口中骯髒下賤的泥腿子,把奴役他們的貴族打個稀巴爛——人人有地種,人人有衣穿。

第八十五章 吃奶有功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六十二章 督軍第二章 山河第六十五章 庫存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辦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六十四章 海波第二十五章 戚帥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七十七章 改良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四十七章 永安第四十八章 夾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國丈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三百四十三章 增收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四章 杉木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七十四章 烏合第七十六章 新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第七十二章 亞念第八十八章 沉船第五十章 屏障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三十一章 電報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一百一十五章 起航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九十章 商量第三章 狗剩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十七章 玳瑁第八章 山吹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第十四章 蜈蚣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想第九十章 草蓆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一百八十九章 困境第八十三章 雙簧第九十五章 巡撫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六十四章 十倍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十八章 由我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十九章 摳門第十七章 胭脂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十一章 共舞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九十三章 回信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第四十六章 小小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九十章 無用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信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葷第二百八十九章 旋轉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五十八章 紅果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十八章 紫杉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期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六十二章 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