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

bookmark

陳沐認爲他們發現這種新礦物完全來自於巧合。

大明本土應該也存在這種礦物,因爲根據鍊鋼後的性狀,他覺得這東西可能是過去說的錳。

錳鋼嘛,誰不知道呢?

可這東西在鋼鐵里加的少了還會讓熟鐵變生鐵?

這讓他不太敢確定。

何況就算確定了也沒啥用,這輩子這東西可能不叫錳了,沒準會叫潞?

後來的日子裡,潞王乾脆住進了宗室大學的冶金科……反正宗室大學裡頭都是自家人,待上幾天心裡倒還真一點兒都不牴觸了。

憑良心說,潞王在宗室大學的待遇比在紫禁城好。

雖說在紫禁城裡,潞王是全天下的寶貝,人人都知他集萬千寵愛於一人,可總跟在萬曆身邊,挺受欺負的。

皇帝動不動就來個潞王不吃、潞王不要,潞王看着別人吃水果、潞王看着別人喝飲料。

到了亞洲的宗室大學,給予潞王在紫禁城從未有過的享受。

大學裡所有的宗室,比他歲數大的沒他輩分高、比他輩分高的沒他地位高。

所有人都得哄着他,簡直比在紫禁城不知爽到哪裡去。

何況潞王懂的東西確實不少,軍事、船艦尤其是機械,跟着萬曆搞機修沒白忙活,剛到宗室大學沒幾天,就自己做了一套設計圖送往常勝,訂做最新的冶煉工具,還順手修好了兩輛放在宗室大學的軌道人力小車。

墨縣歌舞昇平,東北方向的牧野左近,卻正在發生着一場戰爭。

牧野知縣楊兆龍,終於結束了他老子再世垂拱而治的歲月,披堅甲執戰劍,駕長車保境安民。

其實也算不上保境安民,基本上屬於欺負人。

隨牧野縣立治所、開發長灘與五大湖礦區,用鐵軌連接起這塊亞洲東北最廣袤的土地,牧野的管轄地域進入迅速擴張的階段。

楊兆龍對地方的治理能力等同於沒有,官府對長屋聯盟的約束力基本體現在關稅、煙稅上,除此之外長屋聯盟能行使自己的法令,聯盟各部落成員也有相當大的自治屬性。

地廣人稀的北亞有數不清的部落,長屋聯盟活動區域快速擴張無可避免地會擠壓另外一些部落的生存空間,甚至會迫使原本因爭奪土地而敵對的部族爲對抗更強勢的長屋而聯合起來。

比如牧野礦區西部的奧人與蘇人,是最先感受到威脅的兩大部族。

從前年開始,他們部落裡駕馭小舟在河流、湖泊、沼澤捕獵或採集的男人經常會突然失蹤,往常一兩天就結束的採集狩獵活動卻長時間未歸,等到被人找到,只能看見遺落在岸邊的木舟,上面的東西被人拿個乾乾淨淨。

起初沒人在意,只當是這些人發現了什麼,主要是小舟附近沒有搏鬥的痕跡,同時因被發現的時間較晚,地上腳印之類的痕跡早消失的無影無蹤。

但後來這種情況發生的越來越頻繁,經常有人突然失蹤,甚至會出現十幾個人的獵隊全部失蹤的情況,有時還會在現場留下搏鬥痕跡。

再往後,就出現了被擄掠者逃回去的消息,根據他們的證言,證明在兩個部落東方的湖區,有一些其他部落的女人,經常會從野外擄掠男子抓到東邊的礦場。

抓到東邊不爲別的,爲睡覺。

礦場全是女人。

隨後蘇人與奧人決定向東部礦場展開報復,奪回被搶走的部衆,一支由獵人與衛兵武裝起來的部隊快速集結,掃蕩了沿途的長屋人據點、田野,並攻陷密西西比河東岸一座長屋人新開拓的礦場。

整個戰爭機器,就動了起來。

不是楊兆龍,還沒輪到楊兆龍出場,是牧野這些強悍而富有的女人們,一個個丟下正在開鑿的礦山,披萬曆通寶甲,提着鐵軌鋼刀與炸藥筒衝向蘇族與奧族人的部落。

她們沒有戰術、沒有組織,只有滿腔憤怒,用未裁的厚重煙紙卷着開礦用的火藥,趁着夜晚拋到敵人部落的圓頂棚屋裡,爆破、放火,再砍殺、俘虜收到驚嚇逃出屋子的人。

像大湖區竄出來的野獸。

等楊兆龍得知這一切發生,兩個受氣包般的部落已發起前所有未有的動員,生產已完全放棄,只爲不死不休的戰爭。

這戰爭不是他們選的,是長屋聯盟的女人們的決定。

對長屋聯盟來說,不論男女,死一個人,就得發動默哀戰爭從對方俘虜一個人收養來頂替這個死去的人,她們死的人越多,默哀戰爭的規模就越大。

但是戰爭的原因,連楊兆龍這個土司出身的知縣都不能理解。

你們吃飽撐的搶別人部落,被人打回來死了人,還要發動大戰爭?

可聯盟已經一致通過了,別管是易洛魁還是休倫人,十幾個部落不論男女老少都在動員,發動戰爭所需的糧草、兵器全部準備好,作爲先遣的斥候也已踏入五大湖區進行戰前偵查。

每天一大堆部落首領鳩佔鵲巢地鑽進他的知縣衙門,也不管他在不在,直接在知縣大堂商議戰術。

他是騎在老虎背上的人,箭在弦上,就算牧野的明軍不出動,長屋聯盟也會傾巢而出。

無非是沒有火器與缺少騎兵部隊罷了。

事實上連騎兵都不缺,呼蘭衛的蒙古化原住民已經騎着戰馬提着角弓出戰了。

這場戰爭裡確實有人是因爲仇恨或默哀戰爭的習慣,但更多部落首領願意參與戰爭實際上還是爲了利益。

他們不習慣和平,長久生活在牧野和平的條件下,反倒讓這些一生都在戰鬥的人感到不習慣,他們需要戰爭。

尤其在他們有更好的兵器、更好的鎧甲以後,他們迫切地想要朝周邊發動戰爭。

一隊隊苗洛魁武士坐着運送礦石的馬拉大車穿行在軌道上,抵達五大湖區後重新集結,朝着西方開拔。

知縣楊兆龍也沒有其他辦法,率領部隊跟着一路向西,他有能試着向兩個敵對部落派出使者,說服他們加入大明,加入大明就能避免戰爭。

但事已至此,沒人願意在大打一場前頭銜。

追尋自身夢中桃花源的李贄,也成爲這場戰爭的親歷者……讓他深刻認識到,這不是桃花源。

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四百三十八章 繞過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一百零三章 腸衣第七十七章 改良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三十二章 緣由第一百九十六章 明將第三百二十七章 接管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痘第四百五十五章 老實第八十八章 頭疼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四章 鳥銃第九章 捕魚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四十一章 中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面首第一百三十七章 驕傲第六十七章 新銳第十六章 爆破第五章 屯田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三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羊肉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八十一章 學長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四百一十三章 知府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四百一十三章 知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一百四十四章 錢法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地主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二百六十九章 發愁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二百八十三章 獵場第一百四十九章 瓷盒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七十四章 重賞第十一章 買賣第三百八十六章 撞牆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五十九章 初犯第十二章 蒸汽第一百五十四章 感激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一百二十一章 困獸第十四章 羔羊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一章 不閱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葷第一章 不閱第六十五 換鐵第九章 潮水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三角貿易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十五章 思維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辦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三十七章 王港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四十章 對峙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峙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三十五章 混血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三十八章 撞角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三百三十二章 騰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