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百廢

bookmark

火炮沒什麼好看的,單純鑄鐵二斤炮要想打百發不炸膛,炮身要重到二百斤開外,口徑一寸的小炮壁厚斤兩寸,老關覺得不合適,乾脆就沒造。

銅炮倒是輕,一寸的口徑,炮口二寸、炮尾三寸半、身長三尺四,才九十七斤半,結實耐用,而且銅炮還有一個優點,快炸膛的時候它會先鼓起來,然後再打放才炸,能避免危險。

就是貴,一門二斤炮算上廢料,料錢足有十三兩銀。

步炮用這個還行,船炮沒必要使用這麼金貴的東西,二百多斤的鐵炮料錢才四兩多,也合適的多,最大的問題就是鐵炮做不大,做大騾子都馱不動。

老關還有另一門炮讓陳沐驗收,是鐵芯銅殼炮,比銅炮厚重、比鐵炮耐用,一樣形制要一百四十七斤,料錢六兩,工時比兩者都多,因爲泥模要造兩遍,一遍鐵芯、一遍銅殼。

新炮更輕便,同樣打出的炮彈與威力都更小,能打二百七十步,二百七十步外炮彈就擴散地厲害,五百步外完全失準。但其輕便的特性同樣能在接下來的路上戰爭中大放光彩。

新式炮車也做了出來,由一匹馬拖拽的炮車有兩個輪子,延伸出去的反曲柄鐵炮架在置放時能落在地上,能很好的幫助火炮卸去後坐力,並搭載用於輕炮螺旋調整炮位的把手,使用極爲簡單。

包括炮身及清洗具全套與十二顆封裝炮彈及火藥,銅炮重二百五十二斤,鐵芯銅殼炮重三百零一斤半,炮彈爲十顆實心鐵彈與兩顆新式散彈筒。

同時因爲陳沐的要求,爲應對最差的路況或騾馬累死的窘境,炮架上有幾個僅微量影響穩定的可拆卸部件,最差的情況就是由人生拉硬拽,也能行進。

畢竟南方有太多山川河流了,陳沐也不知道臨近戰時究竟有沒有讓他從容運兵的路況。

火炮就是力量,他的軍隊在戰時必須擁有火炮支援。

如果每個總旗手上都有一門二斤炮,一個千戶手上有五門五斤炮,大軍陣作戰他的敵人在三百步外捱上一輪就自行潰散了。

讓陳沐感到驚訝的是,關元固鑄炮已經鑄出心得了,認爲口徑每大一寸,則炮身長三尺三寸,能讓炮彈打出去儘量爲直線,這讓他很是欣慰。

合着新炮還是三十三倍口徑火炮,這種計量方式還比較簡陋,因爲老關算的是全炮長度,既算上藥室也算了炮尾。

總的來說是個創舉,可以推爲今後火炮定製,依次能夠算出十斤炮的炮身長度,將達到一丈——陳沐覺得,等他的船炮造出來,這片土地上就沒紅夷炮什麼事了。

“魏八郎那些娃娃兵,以後駐在炮廠,閒來無事任何人不得進出,違者就地擊斃。”離開炮廠時,陳沐下達一條這樣的命令,“用泥模造試炮,試成推爲定製,可以用鐵模,分開榫卯一起的鐵模,刷上能分開銅液鐵液的材料,灌鐵水、再吊到另一個鐵模中灌銅水,省的泥模打碎再做,能快很多。”

“至於刷什麼合適、和怎麼做,我也不太懂,還要靠關匠去試,還有就是爐溫。”陳沐敲敲腦袋,道:“我回去想個鼓風的東西,好像炮這東西冷卻時溫度慢一點比較好,關匠多注意吧。”

關元固帶着幾名匠人把陳沐一路送到外面,看着陳千戶翻身上馬又下來,問道:“關匠回頭找個筆吏,把造炮這些流程編纂成書,以後是可以傳世的。”

回衙門的路上,陳沐一直感慨着這個時代,其實練兵沒什麼神奇的,一個嶄新的千戶所慢慢發展爲能打仗、有精兵的千戶所也沒什麼特別,真正讓他感慨的就是香山軍器局與香山船廠。

這是真正的從無到有,從關元固打出第一支鳥銃,從關老二做出第一具膛牀,原本還說讓關尊耳去南京工部任個小職,現在轉眼有了軍器局,也用不着出去任職了。

軍器局的發展纔是真的快,只需要技術與熟練工匠,其他一切廣東都能提供。香山軍器局打造所耗鐵料與南方最大的冶鐵集散地佛山產量相較,不過是九牛一毛。

剛回衙門,順德千戶邵廷達就一臉鬱悶地坐在衙門門檻兒上,邊上畏畏縮縮站着幾個順德千戶所旗軍,真和看護衙門的家兵討水喝。

“哥,你可算回來了。”

“喲,這不邵千戶麼!”陳沐賊笑着圍手足無措的邵廷達轉了兩圈,末了才拍拍他肩膀,問道:“當千戶的感覺,美不美?”

拋鎧繮繩讓家兵牽馬去馬廄,陳沐攬着邵廷達朝衙門裡邊走邊道:“進去座,就是去順德也是我弟,坐外面幹嘛,還有你的兵,進衙門裡歇着,正晏去叫人弄點酒菜,好好招待着。”

坐到正廳,陳沐臉上的笑意還是下不去,整個香山千戶所都沒人想到最先當上千戶的會是邵廷達,就他們的戰功,最早的十部百戶升任副千戶是情理之中,濠鏡那三個百戶至多也就能升到諸所的僉事一類官職。

“沐哥你手好了?”

陳沐的夾板去了,低頭看了一下,活動手臂笑道:“還沒好全,快了——說說吧,順德需要什麼。”

“唉,當千戶一點都不舒坦。”邵廷達長長地嘆了口氣,“順德千戶所要錢沒錢,要糧沒糧,去了才知道當初剛來香山哥哥你有多難,我也沒你那能耐,只能找沐哥搬救兵了。”

說着,邵廷達苦着臉指向外面,道:“看我那旗軍破衣爛衫的,這已經是裡頭最能拿出手的兵了,所裡有四百多人,有些老旗軍覺得我害死他們千戶,不服,那些新旗軍又不能打仗,什麼事都不好辦。”

“我想借錢、借糧、借人,沐哥幫我。”

這些事只有陳沐能幫忙,也只有陳沐願意幫忙,他笑道:“先招兵,這幾日你在香山住下,學學軍餘是怎麼織布的,老白他們幾個也都在學,等賞賜下來肯定都是要外放做千戶副千戶的,我還不知道兵部對陳某怎麼安排,沒意外的話織出綢緞、伐出木料都運到香山,一年一結。”

“銀子分軍戶、所庫和將來的衛庫,所中所有衛官只能取二分,至少讓旗軍吃飽穿暖,其他進所庫,以後香山軍器局與船廠對軍器船艦明碼標價,供應各千戶所。”

陳沐這話乍聽起來沒什麼,實際上他想讓今後衛所從原料供應、物資變現再到產出迴流,形成完善的產業鏈,自成體系。

“現在二所互不同屬,所庫不能動,我從私庫支你千兩銀子,再從香山調一個百戶所去幫你招兵練兵,其他事等朝廷封賞下來再說。”

銅炮重量,已知圓柱體高度爲105cm,半徑爲4.7cm,得其體積爲7286.77立方厘米。已知銅比重每立方厘米爲8.9g、明代一斤爲594.6g,得銅柱重量爲109明斤。已知口徑爲3.4釐米,按炮膛85cn計算,同公式可得炮膛鑽去11.5明斤。絕對理想情況下,該炮重量爲97.5明斤。實際炮銅爲錫鋅銅合金,錫鋅重量更輕,可能會再輕五斤。

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三十二章 緣由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三十一章 解決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十四章 重炮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二章 南洋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四百五十六章 國策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第一百六十九章 揭竿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三十章 通寶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七十章 軍心第十七章 乘涼第九十九章 百廢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一百零三章 難辦第九十九章 交椅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次第十三章 神威第一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六十二章 引火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三十章 國名第四十二章 籌劃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一百零七章 進士第四十七章 動靜第四十九章 座次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三十章 留下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一百五十三章 硝石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給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三十章 國名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一百零二章 火雨第四章 關銃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一百九十八章 飯鍋與勺子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二十章 驛站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三百章 鄉約第十五章 藥局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三百八十五章 路耗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五十四章 火箭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四百五十章 呼嘯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十五章 思維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八十章 女婿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一百九十章 總督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五十六章 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