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驛站

bookmark

安遠驛不但有巖洞,而且離驛站還不遠,站在驛站大門前仰着頭,便能瞧見山林深處露出的洞口。這種位置,溫度陰涼處於山內,地下水源非常發達,也就意味着是個好溶洞。而好溶洞中,天然資源就不會少,千萬年來日積月累之下,硝土也不會少。

那麼問題就來了——陳沐漫不經心地跟安遠驛卒交代完今後他值防要道沿路設卡的事,心裡想的都是他該怎麼帶人上去。

那是個好溶洞,但處在山上,倒是有山道,但溶洞比山道粗略看過去還高十多米。

單單人爬上去,就並非易事,況且不論過濾硝土還是熬製硝土,都是要用到水的。洞穴裡的水且不說夠不夠,一定是不易採集,那麼便需要從山下手提肩扛送到洞裡,這可是件麻煩事。

儘管在開始前陳沐就想過這些古法,知道是一回事,做起來是另一回事,但只有當他真準備着手行動,才真正認識到自己還是把事情想象的太過容易。

天底下哪裡有這麼容易的事呢?

安遠驛站並非陳沐想象中路邊的小亭子,而是佔地數畝的龐大屋舍羣,高牆之內有屋舍數十,另有糧倉、馬廄、驢牛豬圈;另有驛卒、皁吏、廚子、馬伕、腳伕、轎伕、船伕等十餘人。

明朝最早的驛站都僅爲軍情國事所用,不過就像當初很好的衛所、漏澤園、養濟院、惠民藥局等機構一樣,一項制度時日已久便會出現問題。如今的驛站已經成爲官員及其親屬朋黨沿途享受之地,需要有一份當地主官的關碟,來人與其僕役便可無償享受到衣食住行等全方位的照料。

清遠衛這邊的安遠驛地處偏遠,所接待不過連州等幾縣通向廣州府一地,往來行人不多,但若是在繁華的揚州,一個驛站差遣僕役可用上百人,而驛站所需花費又全靠當地縣府補貼,揚州一個驛站每日支糧米百石,奢費可想而知。久而久之,驛站便成了給地方帶來龐大花費的地方,其實改革早就勢必施行。

後來的驛卒黃來兒便因驛站裁撤,成了闖王李自成。

不過這些事就是再積弊已久,也不關陳沐的事,他一個死了都沒人管埋的獨門軍戶,吃飽飯過好日子纔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國策還是先交給廟堂上那些士人去打理。

讓驛卒引着他們看了看暫住的屋舍放下行禮,他們五個人,就算鄭聰來了也才六人,驛站的客房很大,他們便謝絕了驛卒想給他們安排六間屋子的想法,只取一間大屋讓僕役多添置幾張牀榻,隨後陳沐向驛卒打挺他們值守驛站所需事務,他這才明白邵廷達他們爲什麼說這是一樁好差事。

“回軍爺話,此去西走只有飛來峽橋上與水上一條路,每日船伕於江上行船,轎伕腳伕馬伕各帶轎子車馬等在橋邊接引來客,軍爺只需指派一名軍戶在橋邊設卡防備盜匪,日夜輪換即可。”驛卒說着便陪着笑臉道:“不過軍爺旗下若有餘丁,最好加派一人,夜裡驛中人回來歇息,也能讓值夜的軍戶有個伴兒。”

驛卒雖無品級不算官員,不過是皁吏,但身份不高卻也不低,從他言語上陳沐能聽出來對軍戶並不尊敬,對自己口稱軍爺,也僅僅是對自己罷了。驛卒做的是迎來送往接待達官貴人的活計,察言觀色自是一絕,陳沐點頭應下笑笑,隨後驛卒便笑着稱讓廚人爲他們準備飯食,緩緩退了出去。

“嘖嘖嘖!”驛卒剛關上門離開,邵廷達就甩着膀子在屋裡左看看、右看看,嘴裡還不斷髮出奇怪的羨慕聲音,轉頭一屁股坐在牀榻上還不住地用手拍牀板褥子,對陳沐道:“我的娃兒喲!沐哥你看,這驛站的屋子比咱的窩還好!”

平心而論,儘管驛站陳設簡樸,但好歹有室內陳設,臨近冬月雖然沒有北方冷,但炭盆也盛着滿滿當當的木炭等待客人隨意取用,更別說打掃乾乾淨淨的屋子和結實的牀板。

陳沐坐在牀邊躺下去,枕着胳膊也不禁感慨了一句:“終於不用再受家裡那張破牀折磨——老子是不是傻!”

纔剛躺下,陳小旗又好似觸電般猛地彈坐起來,拍着兩腿道:“老子有銀子啊!清遠城有沒有會做牀榻、桌櫃的木匠?”

好歹清遠也是座縣城,陳小旗這話未免太看不起人。陳沐的大動作將屋裡幾名旗丁都嚇了一跳,誰知道他就說這點事,剛舀一瓢水的魏八郎看着濺在地上的水漬暗道可惜,邵廷達道:“鳳凰街上就有,沐哥,到時候俺和你一起訂!”

行走半日,旗丁都累得不輕,各自或坐或躺地歇了片刻,倒是陳沐騎馬而來沒半點疲憊,揹着手在驛站外朝山壁上的巖洞望了半天。

驛所給他們準備的飯菜雖不比廣州府店家做得細膩可口,但分量管夠,湯米不缺,讓邵廷達等幾個軍戶大呼過癮,就連陳沐望向驛卒的眼神都帶着些許好感。安遠驛站一年三換防,驛卒對他們都是如此待遇,甚至有些軍戶對驛卒提出些諸如騎驛馬的要求也大多都會被允許,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驛卒眼裡,軍戶也分三六九等,而能在驛站值守的,無疑是軍戶中最出色的一批。下地耕田的軍戶自然待遇最次,地位最低;其上是登城值守的,因爲他們有操練機會稍閒散些,御守敵軍沒什麼可能,但難保能在城門抓個賊人來立些許功勳;在他們之上,纔是能到西南的安遠或東北的清遠驛站值守的軍戶,他們閒適、能操練、更能截獲賊人立功,別人不說,趕上運氣好的時候,一夏天過去小旗升總旗都有可能。

迎來送往的驛卒最清楚這個,哪怕心裡可以看不起軍戶,口糧住宿上都要招待得宜,守着清遠衛所,能不得罪軍官就不得罪軍官,誰知道將來會不會用上誰呢?反正驛站的糧食都是廣州府出,他又不心疼!

吃過飯,陳沐借了匹驛馬,打發石岐帶着付元牽馬前去飛水橋邊值守巡邏,正好一邊學學騎馬趕路,也不至於讓他們太閒;他自己則帶着邵廷達與魏八郎,從驛館取了兩把斧頭,走到外面挑了幾棵樹讓邵廷達砍,邵廷達自然不解,陳沐指着那個巖洞道:“我要上去,上去要梯子,所以你砍樹。”

注:最早的溶洞制硝記載於《大明一統志》黃金洞煉硝場,由當地土司挖硝熬硝,現存採礦、煉硝遺蹟120餘處,硝坑218個,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我國記載最早、世界上最大的火藥遺址。陳沐發現的這個洞小,能熬製的硝也少。

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十六章 佳餚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一百三十章 修道第十八章 祖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四十章 聯軍第二十九章 歃血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四十七章 重銃第八十章 疾風第二十八章 壯士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十六章 佳餚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三章 行刑第二百三十九章 另一個世界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一百三十三章 環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一百五十八章 糊弄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七十八章 可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二百四十四章 掙扎第八十九章 爆炸第四百七十五章 油水第十三章 廣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一百四十四章 錢法第三百零四章 隨便挑第十三章 神威第十六章 雙倍第二百二十五章 後悔第五章 白鹿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三百三十五章 斬棘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頭題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二十七章 鐵廠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二百六十九章 發愁第十五章 大海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九章 捕魚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七十七章 裡甲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陸第三十三章 市場第四章 伏擊第二十六章 邊防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一百六十一章 堅韌第七十章 混亂第九十二章 產業第十一章 買賣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十一章 四洋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十六章 佳餚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三十章 通寶第三百一十三章 睡衣第二百四十八章 聯合第四十五章 爺們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