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望京

bookmark

陳沐覺得好像有哪裡不對,讓他去金山嶺試放新炮,他能理解。

隨員不能超過六人,畢竟京師不比廣東,統率兵馬亂跑是胡鬧,他也能理解。

可是讓他連班軍都算不上,旗軍進駐京營是怎麼回事?

這個待遇好像有點隆重了。

而關鍵在於,火炮沒有全數領走,還給他留了三十門,這就奇怪了。

“將軍無需多慮,駐營地是隨便選的。”吳桂芳回京後,陳沐同吳惟忠踏上前往長城金山嶺的路,這段路吳惟忠自在許多,對陳沐滿是驕傲道:“自譚軍門總領薊遼,分設三營,薊鎮、昌平等地再無秋警,就不需在秋季再調陝西、河間、正定班軍,城外大場空營寨很多,所以才讓將軍部下進駐京營。”

吳惟忠笑道:“將軍來得晚,要是去年來,陛下還親自閱軍,十萬京軍旌旗遮天,那樣的場面平時可見不到。”

陳沐在馬上眉眼睜睜,“陛下閱軍?”

“將軍不知道?過去京營沒三年由司禮監太監閱視,去年陛下決定親閱,往後就要推爲定製。”

隆慶皇帝,這個讓人沒什麼印象的皇帝居然喜歡閱兵,讓陳沐出乎意料,接着就聽吳惟忠道:“三大營的將官跋扈的很,陳將軍你的兵看上去比京營要好許多,恐怕少不了他們責難。”

“將軍贈我鎧甲,老吳窮得很,沒什麼能回贈將軍的。”陳沐的胸甲已經脫手一套了,正在吳惟忠紅罩甲內襯,他笑笑道:“且還將軍一句良言:待部下報來屯營位置,務必告知副將日夜巡營,看好火炮。”

吳惟忠的眼睛瞪得很大,連額上擡頭紋都顯露出來,看着陳沐重重說道:“切不可讓炮在營中炸響。”

“多謝吳兄,炮怎麼會響,他們都是老——”陳沐有些敷衍地笑,突然笑容凝在臉上,“吳兄是說,會有別人跑到陳某營地害我?”

“將軍安心,未必真有,只是多防備無壞。”

這次陳沐慎重了,認認真真在馬上給吳惟忠拱手行禮,道:“多謝吳兄警示。”

京營足有十萬,誰知道會不會碰上一心使壞的雜種,這種事一旦發生連追悔餘地都沒有,讓陳沐疑惑的是,京營軍士已經無聊幼稚到這種地步了嗎?

“不知都堂所言,今年本欲因疾去官,卻爲何還在朝中?”

“打仗。”吳惟忠看向陳沐的眼神裡帶着笑意,他很樂意解答這個問題:“二月土默特部俺答一反常態,在春季進犯大同、宣府、山西,越長城而過,被譚軍門修築軍都山二道長城擋住,這纔剛退軍一個月。”

陳沐有些吃驚地望向道旁勞作後歇息的農人,一望無際的麥田無絲毫受襲之意,聽到後面才明白,原來是被擋住了。

“北軍不乏善守者,然少有折衝善戰之將,這時將軍率兵押炮北來,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吳惟忠說着訕笑道:“這是兵部的意思,譚軍門則是另一個意思。”

“秣馬厲兵,決定勝負於呼吸之間的方法適宜於南方;堅壁清野,鉗制侵略之敵的方法適宜於北方。”

譚綸的話是有大見地的。

北京正北方向,百里開外的密雲一帶,就是戚繼光新修之金山嶺、古北口,而長城,在這個時代就是明朝的北方國界。

與國力強盛之時,都城守國門自是精進之舉,而一旦國力衰微,再遇上衝動的指揮官,依照譚綸口中南兵戰法,決戰於瞬息之間,就一次都輸不起。

“具體軍勢,吳某人微言輕,也不甚知曉,帶日後自有高官向將軍明示。總之,正直用兵之際,將軍一時半會恐怕不得回還廣東了。”

陳沐沉默很久才嘆了口氣道:“陳某是來考武科的。”

其實他心裡是鬆了口氣的。

幸虧沒在來時藏拙,想着如果有機會讓朝廷諸公看到自己操練兵馬的成果,也有些許虛榮心作祟的緣故,這才抽調半數香山精銳北上,實在是帶千人老弱病殘太掉價。

卻沒想到無心插柳,反幫了自己一把。

沒有那五百香山旗軍,吳桂芳恐怕也不會把他留下。

“誒……沒事。”

陳沐心裡有些猜測,他猜想吳桂芳過來可能就是有心要看看他帶來的兵,不過這種事是沒必要同別人說起的。

他試着教八郎學會閉嘴,對自己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在京郊歇息一宿,沿途趕路至第三日,七十門火炮押送至金山嶺,陳沐也如願以償地見識到什麼是真正的建塔狂魔。

金山嶺段長城不過二十里還要算上彎繞,設五道關口三座烽燧,敵臺多達六十七座,五十至百步必有敵臺,這段調集明朝能工巧匠所修長城敵臺彙集了這個時代明朝幾乎所有的建築特色。

時值盛夏,萬木蔥籠,雲霧飄渺。

依山而建巨石爲基的長城上敵臺結構各樣,有磚石、磚木,又單層有雙層;樓墩有方、扁、圓、偏,樓頂有船篷、穹窿、四角和八角鑽天;城關要塞星羅棋佈,障牆、垛牆、戰臺、炮臺、瞭望臺、雷石孔、射孔、擋馬牆、支牆、圍戰牆層層設防。

不但是固若金湯的北疆防禦體系,還是令人震撼的藝術。

“戚帥在望京樓,陳將軍,我們過去吧。”

陳沐以爲自己一至長城邊塞就能見到戚繼光,向他示範籌謀已久的發炮技巧,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令這位英雄

大開眼界,卻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完全沒有依照他的預料。

他要先爬山。

當陳沐問起望京樓在哪時,扶着城垛的吳惟忠只是擡手一指遠處,陳沐就明白爲什麼那叫望京樓了。

金山嶺長城東端,有高入雲端的高山拔地而起,如果將金山嶺長城比作大龍的身體,那裡無疑就是龍吟九天衝上雲霄的龍首,人們說在那個地方能夠望見京城的輪廓。

沿城道御守京兵人皆目不斜視,嚴守崗位,像一羣木頭人,儘管他們的兵甲在陳沐看來實屬落後,其士氣與紀律卻令人側目,這讓本已疲憊的他心中升起攀上望京樓的動力。

站在哪個地方,把金山嶺長城盡收眼底,會很有成就感!

早上好。

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六十章 碗口第十一章 共舞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二百七十三章 拆家第九十五章 巡撫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四百六十章 雄心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九十八章 鯊船第四百七十七章 就不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避難第二百九十九章 裝飾第四百七十七章 就不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六十章 鄰居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七十二章 奪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統第十五章 大海第二百三十八章 進取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一百二十二章 報效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十九章 值防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四十九章 戰利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千里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八十八章 沉船第五十二章 南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車營第五十三章 殲滅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五十四章 時間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鍋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一百一十五章 起航第四十章 炮擊第十八章 紫杉第十七章 胭脂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七章 千均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賦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亞第九十一章 雪酒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給第二百零三章 捲鋼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次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五十章 踏陣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二百四十九章 克里克會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歸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草原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罰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四百六十七章 忠誠之士第四十三章 劉綎第二百九十八章 藝術第二十六章 節制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