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翻倍

bookmark

陳沐心中不知有多少方法,但他不說。

他只是露出恰到好處的錯愕與難以置信,張口道:“在下不知,若閣老有意,一定能勸導百官行事,陳某隻是武將,做好爲國盡忠的準備也就罷了。”

吳兌有些訝異,失笑道:“從拒馬河到萬全都司,陳帥可不像沒主意的人。”

“陳某一直很有主意,讓旗軍食飽力足、讓銃炮堅利耐用,給朝廷省軍費、爲諸公省麻煩。如你所見,陳某一直很有主意。”

陳沐在茶案示手,似乎其手下茶壺就是萬全防線、就是軍器局,隨後給茶碗倒滿一杯,道:“陳某能拿所有主意且有把握做好,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那不是在下能拿的主意。”

“可陳帥似乎已經拿主意了。”

吳兌無聲地嘆息,蓋上茶杯,對陳沐道:“將軍回不回南洋衛,在南洋可動金銀達四十萬兩之巨,在北疆同樣每年有二十餘萬兩進帳,倘若再過兩三年,這筆銀兩當多達百萬兩。”

“吳某觀將軍之衣食,與常人無異,日常取用除家丁供養、禮尚往來外不過一二兩,既不買田也不置地,開銷尚不及官俸廉田十一。倘將軍不爲南征,藏百萬金銀又有何用?”

讓吳兌沒想到的是,面前端坐的陳將軍居然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道:“已經這麼多了嗎?”

吳兌突然就不想繼續和陳沐說話了。

他做了十幾年京官,就在年前終於狠心咬牙存夠了在北京買套大些宅子的錢,就這還沒敢買,因爲仕途到了關鍵時刻,買宅子的錢裡到底有這些年京軍贈禮一類的添湊。

家裡哪怕一個子兒,吳兌都記得清清楚楚。

你陳沐剛剛說什麼,已經這麼多了,嗎?

一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的樣子——吳巡撫衡量了一下雙方體格、年歲、武藝差距,決定不跟小輩計較。

哼,吳某要是年輕二十歲,明天官場就有巡撫暴揍鎮將的大新聞!

“讓吳兄見笑了,那些金銀不是陳某的,是陳某爲朝廷南洋衛、爲萬全防線代管,因爲陳某認爲與其讓旁人將這些金銀揮霍掉,不如陳某把它們取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只可惜武舉海事疏,並未得到朝廷迴應,否則南洋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朝廷年底太倉,也應有些餘銀。”

“在下懂的不多,那官吏之難、兆黎之苦,陳沐一概不懂,只會佔着官身的便宜,經略些許賈事,做做兵器。但我是大明的將軍,就像馬將軍最懂北疆戎事一般,在下也關心南洋海事。”

“國家到這個地步,發給南方衛所的火銃不知何時會炸膛,北虜犯邊太倉卻沒有餘銀支付來年邊軍餉銀——海外有錢。”

陳沐覺得自己現在的表情一定是痛心疾首,他確實很痛,他覺得自己用刁鑽脣舌欺騙吳巡撫這樣的老實人,他的良心在隱隱作痛,但他還是非常熟練地張開手臂錘在茶案上,慷慨道:“別人不造海船我來造,別人不制銃炮我來制,朝廷無銀撥款我自己把它賺來,都放在衛所的賬上。”

“怕遭人猜忌,陳某人在廣東都沒有房子,若非陛下賜我宅邸,解職後在廣東都沒有半面牆爲我遮風擋雨,那是因爲別人不知道的我知道。”

“在南洋,那些番夷跨過同大明土地一樣寬闊的大海,從馬六甲到濠鏡澳、從濠鏡澳到日本國,從日本國到呂宋,再從馬六甲開回他們的國家,一個乞丐駕片板,到濠鏡就能買一艘福船,當他從日本國回到濠鏡,買賣間所積攢的財富就夠買下十艘大福船,當他載着茶葉、瓷器、絲綢漂洋過海,就能躋身鉅富。”

陳沐對上吳兌難以置信的神色,認真點頭道:“大多數這麼幹的人,都死了。”

“海難、海盜、還有沿途各國官兵,殺死他們輕而易舉,歷盡劫難,十個人中也許只有一個能活着回去。但這一個人,有買下一千個人的財富,等他再來,就會駕載滿亡命之徒、鳥銃火炮的大船乘風破浪,沒有人能殺死他們。”

陳沐張開五指,對吳兌道:“那是五十年前屯門之戰,葡夷剛來時的情況,他們總有一天還會捲土重來。當陳某還是清遠衛小小總旗時,時任兩廣總督軍門的吳侍郎拔陳某爲香山千戶,那時他讓在下遏制番夷,據守濠鏡。”

他們當然會捲土重來,陳沐心中十分清楚,就算他們不想來,陳沐也要創造條件讓他們來。

“陳某瞭解番夷,知道他們一定會捲土重來,當他們兵船重來,在下將確保讓他們和其先人一樣葬身海底。”

吳兌不知應怎樣迴應陳沐,是該說其太過杞人憂天?還是該寬慰他不要多想呢?

不管怎麼說,吳兌都覺得這不是他該對陳沐說的話,該說這些話的是高拱,不是他吳兌。

陳沐面容慷慨,但心裡有點打鼓。

吳兌是不是看出來什麼了,不然他怎麼不說話?

他又咬咬牙,道:“何時發兵、何時打仗,那是高閣老要做的決定。陳某能做只是在發兵之時,讓陛下與閣老無軍費之難、軍械之憂。”

“陳某不知什麼以德服人,只知道咱是大明朝的將軍,大明朝現在沒錢,海外有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隔着海,那也是王土。”

“如果朝廷要用,幾位閣老只要一封信來,陳某隻留一百兩,一百兩夠陳某瀟灑活着了,餘下銀兩即刻交送戶部。如果朝廷不用,陳某再籌備兩年,籌出百萬金銀,練雄兵、制銃炮、修鉅艦,只等陛下與諸位閣臣議定南征,不費朝廷一兩銀,助朝廷再下南洋。”

這話不是對高拱說的,因爲陳沐知道,高拱在閣內待不到那麼久,他的皇帝,恐怕也活不到那麼久。

但這話有意義,因爲有意義的話只能說給能聽懂的人聽。

“廣東的俞帥、湯帥,名將如雲,有他們下南洋,諸夷之輩,不足爲慮,一年少說爲朝廷交送五十萬兩白銀,陳某也能在京中享人間樂事,何其快哉?”

“如果這不夠,在下不才,征戰不強於諸帥。”

“但用我。”陳沐說着起身,擡起兩根手指,輕笑一聲,微微揚起臉:“銀兩翻倍。”

早上好,獻祭一本《三國之主宰中原》

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七十章 賑濟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六十二章 引火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鐵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八十九章 獄霸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九十章 雞肉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三百五十一章 攙和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一百一十五章 頭題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二十二章 撲克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四十六章 手本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八十一章 普吉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斯藏第九十章 驢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七十四章 膽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座標第十二章 挖坑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四百零二章 幫助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四章 褻瀆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一百八十章 都弱第十三章 軍法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四百三十八章 繞過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八十四章 置換第三十章 最強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五十五章 龍擡頭第四十章 人禍第一百二十六章 扣盆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二十一章 下官第一百零一章 機關第四百八十二章 登島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七十章 軍心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七十六章 炸膛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六十一章 編書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六十三章 收拾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十九章 道德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六十七章 來襲第六十二章 煩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談第三十七章 嚇唬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三十八章 撞角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十二章 臨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地主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九十九章 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