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吃魚

bookmark

陳沐有口福,吃了一頓海瑞親手蒸的魚。

他沒敢讓海瑞親自動手,但海青天說一直想找個機會感謝他,感謝他清剿倭寇,除掉曾三老,讓沿海爲之肅清。

因爲海瑞的父親就死在倭患了,他說那是正德十二年的事,說瓊州遭受倭患之擾遠早於浙閩諸省。

所以海瑞偏要親自下廚給陳沐把魚做了,陳沐勸都勸不住。

這也是個不管瓜甜不甜,扭下來他就高興的主兒。

“陳帥何不着箸一品?”

魚做好了,衙門裡徐渭一聽說海瑞來了就躲得遠遠的,他倆性格相差太遠,徐渭懶得自找麻煩,去港口幫陳沐安排新至旗軍去了;趙士楨帶着幾分好奇,正襟危坐地遠侍一旁。

這魚他沒福氣吃,單純想看看名傳天下的海剛峰是個什麼人。

在這個年月,名傳天下太難了。

“剛峰先生,實不相瞞,此魚陳某受之有愧。”陳沐拿起筷子又放下,不是魚不好吃。這魚聞起來很香,但陳沐不大敢吃,他拱手道:“倭寇之患消減,實非陳某之功,遠有俞、戚二帥,近有二林約束海寇,這才使海岸爲之清平。”

“陳某斃殺曾三老與他們比起來,所起作用微乎其微,實在是受之有愧。”

若是旁人做條魚,陳沐吃也就吃了,可這做魚的是海瑞——人的名樹的影,此人每到一地百姓爲之歡騰,但上下官吏沒人能高興起來,陳沐也不覺得自己這兒就能讓海瑞高興。

“俞戚二帥自有其功,陳帥也不必妄自菲薄,老夫本欲待陳帥食過後再問起二林,既然陳帥提起。”海瑞起身拱手,踱步後回首問道:“陳帥爲何任用倭寇,林鳳之輩攻掠潮州貽害萬家、道乾之流降叛無常殺戮甚重,還有陳帥部下倭人不在少數。”

海瑞下頜鬍鬚花白,人說是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老爺子今年六十,卻不見任何耳順之壯,舉手投足依然帶着剛直氣度,問道:“陳帥麾下旗軍何止萬人,難道非仰仗他們才能取勝?”

果然,海瑞來呂宋的第一件事就是倭寇。

陳沐即使心中早有準備,此時對海瑞在官場爲人厭惡的原因也有一些新的瞭解。

朝廷讓他到呂宋來幫自己,但海瑞這話不是幕僚或下屬該說的,倒像是審問。

換了常人,一句‘這不是你該管的事’就能讓關係徹底壞掉。

“當然不是,陳某以操練旗軍得名,麾下旗軍兵甲最優、訓練最好,戰場上可以一當十,當然不是非仰仗海寇倭人才能取勝。”

“但我麾下海寇倭人近五千之數,如此兵力閒置,難道放着讓他們去爲禍海上?”陳沐對海寇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道:“既可引其向善,何必逼其從惡,如林鳳道乾之輩,皆可立功受賞,值此海外大亂之時建立功業——陳某認爲使大明添一二海上悍將,遠比送兩顆首級回去要好得多!”

“過去我水師不走遠海,每逢倭人渡海,旗軍便僅能被迫防守,是以倭寇屢屢侵我沿海。今我海軍勢大,戰艦旌旗遮天蔽日,哪裡還有倭寇?即使還有,他們尚未至海岸就被滅了。”

海瑞仍然覺得不妥,道:“祖宗立下通倭之罪,大明律法有這規矩,陳帥卻在麾下招倭攬寇爲己用,豈不視法度爲無物?”

“可祖宗也用降敵作戰,那廣城右衛色目人蒙古人早年都是祖宗之敵,如今哪個不是我大明將校?北疆討虜大捷,馬帥以其麾下蒙騎踹了俺答大營,以戰促和,邊塞烽火不燃鑄劍爲犁,難道對天下不是好事一樁?”

“陳某初歷大陣仗,就是在俞帥麾下擔任監軍,監降倭伍端的軍,讓他去與賊人分個生死!”

“剛峰先生,陳某是素來敬你品格重你才華,但要在呂宋任事,有件必須先跟你講清。”陳沐肅容正色問道:“大明的軍兵與投降倭寇的性命,孰輕孰重;大明的百姓與海外異民,孰輕孰重。”

“先生過去曾做過決斷,貧苦百姓與富有士紳之間,你選擇在難斷案件中讓富有士紳吃些虧,陳某是認同你做法的。因爲一樣幾畝田,富有士紳即使吃虧也無傷大雅,但貧苦百姓興許會爲此丟了性命。”

陳沐說着兩眼看着海瑞神色,換了更舒適的坐姿道:“這一次的選擇要難的多,不論你選大明旗軍還是投降倭寇,都有人死;不論你選大明百姓還是海外異民,都有人餓——老先生一輩子都做個好人,但在南洋在海外,你做不成好人了。”

“凡陳某黨羽,百年之內,罪大惡極;百年之後,罄竹難書,此事功在千秋罪在陳某。老先生若想保全英明,陳某爲你備船回瓊州府,我以項上人頭擔保你能看見大明日益富裕。”

“如果你選擇留下來,就必須做出對大明有利的選擇,因爲大明不再偏安一隅,新的天下已經聽見大明的聲音,那就是大明的軍兵比這天下任何國家的軍兵性命都重要;大明的百姓,比這天下任何國家的百姓,都重要!”

海瑞眨眨眼,看着陳沐一步一步朝主座走去,張張口沒說話,又眨眨眼,看向一邊坐着年紀輕輕的趙士楨。

老先生很想問問,你家幕主一直這麼神經麼?

明明就是個任用倭寇的小事,用就用、不用就不用,拿祖宗之法已經很完美地說服海瑞了,羈縻招降,祖宗也用過,那沒問題了。

怎麼好端端的就牽扯出什麼百年之內罪大惡極、百年之後罄竹難書,大明遠征南洋不就是復仇,西夷打了濠鏡港,咱就和他開戰,這麼簡單一件事非用如此複雜的話說出來。

唰!

懸在堂上的皮卷被解下,龐大的世界地圖墜落下來,右側紅色塗料漆着偌大的明,陳沐張手指着周圍大片空白道:“這就是新的天下,在西面、在東面、在南面,大明要加入這場角逐,呂宋僅僅是個開始!”

海瑞深吸口氣,走近兩步,眼神彷彿被世界地圖迷住,右手扶着左臂衣袖,左掌上翻前伸,對着那副地圖。

陳沐露出欣慰的笑意,看來——大明朝又一能人要被自己帶拐了。

結果就見海瑞兩眼一翻,道:“陳帥,魚要涼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整第一百四十八章 辟邪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十二章 銀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一百零一章 機會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三十章 留下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二十八章 革弊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倒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二百五十八章 現代第八十五章 畫圖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六十四章 十倍第三十一章 穗槍第二百七十一章 雨露第一百零八章 大盜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十八章 界碑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七十六章 回頭第十七章 胭脂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樓第七十章 寒毛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五十八章 紅果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一百七十五章 證據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四十一章 中人第二十章 讓路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二百七十九章 座標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四百六十章 雄心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四百一十章 明鏡第八十九章 爆炸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二十章 藥匠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七十六章 活該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六十章 鄰居第四十八章 攻山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八十五章 辦事第六十二章 煩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七章 盟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一百三十七章 驕傲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一百零九章 人才第四百六十一章 路遙遠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十章 得罪第六十九章 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