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發兵

bookmark

整個呂宋,在臺風來臨之際彷彿都在寫書。

陳沐在寫書,他從廣東帶回幾箱講武堂教材,編撰修改,籌備給小皇帝做新書。

徐渭在寫書,他收集歷次與西夷海戰的戰報,召見各個親歷戰事的將官與軍兵,以總結戰事中的規律,編修制勝兵書。

餘邵魚等人更是在寫書,陳帥之淫威與白銀攻勢,頃刻間令這些幾無社會地位的文人心甘情願地寫着自己都不願署名的故事。

倒不是故事不好,也不是他們寫不好,問題是立意太刻意了。

用陳沐的話說,以錢財、美婦、寶物、冒險、榮耀、收穫、勝利,來達成令明人聞之心折、張開眼界的結果,即使其實夾雜些許謊言也在所不惜。

目的很崇高,手段很齷齪。

明代地位高的是文官,但官員不是文人,懂治國經略有爲官經驗而且官聲良好的纔是文官,他們呢?他們會寫一大堆故事,依然過不好自己的日子。

所以不是每個清高文人都願意爲幾兩銀子做這件事,至少要十幾兩才行。

陳沐給一百兩,大家都高興極了,幹勁十足呀!

陳氏軍團兵馬四出,最沒出息的就是小舅子楊兆龍。

看看人家別人發來的戰報,人陳八智一封信,龍造寺被幹沉了;李旦一封信,倭寇收服了;林阿鳳一封信,海島安營紮寨咱能造自己的五百料盜版鯊船了;林道乾一封信,從潮州又弄過來幾千移民,在島上開墾土地,明年就能自給自足了。

楊兆龍一封信:姐夫,我一個人在新明馴二十多條野狗,可服帖了!

出息!陳沐看着信都能想象他驕傲的小表情。

這信送到馬尼拉,楊青鸞氣得光想提劍上新明,過去把弟弟幹掉。

趁颱風過境的十餘日,陳沐終於有機會閒下來看看諸多部下的成果,呂宋諸島稍稍走上正軌,就要繼續開拓了,首先的任務就是請林鳳出馬,率船隊進攻中途襲擊楊兆龍的滿者伯夷國。

那個地方太過關鍵,是移民新明的必經之路,將來帝國最優秀的年輕官吏要通過那條航路抵達新明,中間不容出半點差錯,既然不安穩,就佔領那,統治那。

緊跟着,呂宋南衛指揮使由付元接任,邵廷達抽調本衛三千旗軍,乘船前往婆羅洲上任婆羅洲都指揮使,掌管操練婆羅洲、蘇祿六衛旗軍,統管兩國來往明商,保護前往馬六甲之間的航線。

陳八智那邊,則命他聯繫去往日本京都的齊正晏的同時在平戶以朝鮮、北方商賈之力,籌措軍糧,將平戶建立爲東方遠征囤糧大營,同時聯合大友打尼子復國的旗號向毛利進攻,如果大友不同意,就先聯松浦、島津幹掉大友再向毛利發難。

這種戰略在其他時候行不通,但此時不同,數千戰力精悍且能快速支援九州沿海各地的明軍,打破一個地區勢力平衡不要太簡單。

在兩弱一強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說滅誰,誰就活不長。

暴雨過後,陳沐發船隊向陳八智傳遞消息的同時,將麻貴派到平戶島,倪尚忠與李舜臣則各率兵船六艘糧船四艘,合艦船二十條由平戶島向東,開往苦兀島,並讓陳八智給予麻貴可能的幫助。

苦兀島也就是後來的庫頁島,派麻貴去是爲重啓苦兀島三衛。

永樂十年,大明在苦兀島北設囊哈兒衛,中部波羅河流域設波羅河衛,東部駑烈河流域設兀烈河衛,各衛下轄所,管轄當地的軍民事務,受努爾幹都司節制。

但即使大明對苦兀島有過管轄,重啓三衛並不簡單,努爾幹都司都廢止近一百四十年了,不受管轄的時間比管轄的時間長,這事單讓那倆小將去辦,辦不妥。

他們沒打過仗,跟陳八智差遠了。但日本之事關係到銀山,陳八智走不開,那邊的事多半需要李氏相助。

派倪尚忠、李舜臣去,不過是跟着鍛鍊罷了,重設衛所,那得人家當地人願不願意,大明朝的威名要是不好使,就得打仗,真要打仗,還得靠麻貴。

拿下苦兀島,重設三衛,進而南下取蝦夷,扼守海峽,再設一處屯兵點。

陳沐發現今年南洋衙門真是出處用兵的時候,颱風過去整個呂宋都在爲陳璘籌措遠征糧草、修補爲颱風所損的戰船,北邊南京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劉顯就發來書信,川南叛亂,久攻不下,找他借兵。

陳沐收了信氣得跳腳,合着在中軍都督府看來,南洋都督府就是閒着沒事爆兵玩呢,吃飽撐了練了好幾萬軍隊不幹活就不舒心,還跑到老子這兒借兵。

陳沐能說啥,他當然不借!

中軍都督府的事兒,管他南洋都督府什麼事?

堂堂賽驢公打仗,可能跑長城根兒找戚帥借人馬嗎?

他還拿這事給楊青鸞講,背後說劉顯壞話,結果被楊青鸞道破了天機。

川南九絲蠻叛亂是哪兒啊,是川南興文、珙縣一代,播州隔壁。劉顯此時擔任四川總兵官,這場仗從三月就開始打了,調集了十四萬官軍攻打九絲城。

兵力雖衆,但官軍不好使,這事陳沐太知道了。

早年他跟着揍李亞元時不也是這樣麼,吳桂芳同樣發兵十萬聲勢浩大,有什麼用,真正跟賊兵過招的,就幾千人,別人都說圍追堵截,出傻力氣。

在四川平亂要靠誰?

土司。

土司兵比官軍能打的多,硬仗浪戰靠的都是他們,要不楊應龍就瞧不起四川官兵呢,吃拿卡要自己來,出力賣命別人去,所以正常情況,這事播州是當仁不讓的。

可問題出在哪呢,楊應龍當年奉親爹之名本身是要給自己找妹夫,第一個找的不是賽驢公,找的是劉顯,那邊沒談成才換成找姐夫找上他。

有這事,應龍那小心眼兒能盡心給劉顯打仗?

“是應龍沒出力,劉總兵這才找夫君借兵,夫君借兵,應龍就出力了。”

陳沐這麼一琢磨,這兵還確實得借,他拍拍手道:“這樣,我派奇邁去,不帶兵,帶兵這戰功就算劉南昌的了。讓他到播州給嶽老子帶點禮物,也給應龍帶封信,就地徵個兩三千人,到時候戰功算播州軍的——哼,這年頭,全天下沒人敢貪我的戰功。”

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一百二十四章 攪黃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八十三章 黑船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四十章 面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二十七章 鐵廠第三十五章 混血第八十二章 仰光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三十五章 徹查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二百零五章 消失第二百八十三章 獵場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二十二章 通達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四十章 落空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十五章 算計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五十章 屏障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調兵第六章 試射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五十九章 夢熊第十三章 神威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四十七章 掩殺第九十章 草蓆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四百七十一章 錯覺第五十九章 初犯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蹭課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四百零二章 幫助第四百九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一章 播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葷第二百零四章 希望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一章 丁家莊第三十章 營房第四百零八章 偏角第一百三十一章 比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一百零九章 防務第一百二十六章 扣盆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三百三十章 變革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三十章 襲擊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十一章 漕運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四十三章 劉綎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十八章 由我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十八章 告狀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七十五章 分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