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隱歧

bookmark

隆慶七年,也是日本元龜四年。

前往京都尋找山中幸盛的齊正晏撲了個空,因爲他由明智光秀的引薦加入織田信長帳下,在夏季率三千兵勢進入因幡國,並說服統治因幡國大半的山名豐國協助尼子家再興。

雖然齊正晏沒找到正主,但陳八智的動作更快,他率艦隊登上了隱岐島,也就是丹後水軍的大本營。

丹後水軍正處空虛之時,先前同山中幸盛一同復興尼子家的奈佐日本助在復興失敗後投降毛利元就次子吉川元春,留守島上的是另一首領佐佐木三郎。

面對海霧中呼嘯而來的明軍戰船,佐佐木三郎幾乎沒有抵抗,在齊行長乘小船前去說明來意後,直接投降把明軍迎上隱歧島。

剛投降作戰多年的敵人,正是心氣不順的時候,此時被旁人進攻,別管是誰,但凡打不過投降得就很順手。

關鍵還是他得知了陳八智沒有攻取他們土地的想法,只因‘傾慕山中幸盛再興尼子家的忠義’纔過來,‘暫時’把隱歧島當作屯兵營地。

真實的原因呢?

隱歧島距石見國山吹城僅百里海途,抵達山吹城後銀山即唾手可得,這纔是陳八智移師的主要目的。

次要目的也輪不着復興尼子家,儘管陳沐沒有給予陳八智對日本進一步行動的命令,但麻貴登陸苦兀島也令他誤會……這個時代的明人,不論陳八智還是高拱,都不知道陳沐取鳥不拉屎的苦兀島駐軍有什麼意義。

高拱認爲此舉是脫褲子放屁,但陳八智不會那麼不敬,他認爲義父此舉必有深意。

而深意在陳八智的臆測中,已經在隨軍輿圖上顯露出來——掐頭去尾,攻佔日本!

五島甚至九州島,在日本西面;苦兀島與南面相連的蝦夷地,在日本東面。

在這兩個大島駐軍,還能有什麼別的企圖,何況還要在苦兀島那個地方駐軍囤糧,那不就是一路西軍、一路東軍,海軍艦隊攻破沿岸大城,陸上步騎橫掃村落,最終在京都集結?

南北三千里,戰線太長了。

陳八智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策反九州、蝦夷地的邊鄙武夫,自己率軍碾過京都近畿的織田信長,從出雲到山城、近江才區區三百里。

用當地時興的話,這叫上洛。

陳八智自打登陸日本,就一直不理解這種成就感從何而來——從天津衛走到北京,就這麼興奮?

“陳將軍,首領想問,此次爲尼子家復國,可有三成勝算?”

酒宴上,作爲佐佐木三郎翻譯的倭寇問出這句話,用極爲慎重的語氣道:“這是與毛利家爲敵。”

陳八智對倭寇輕輕點頭,隨後看着佐佐木三郎長出口氣,道:“毛利氏勢力很大,掌控安藝,出雲,石見,周防,長門,伊予,備前,備中,備後等十餘國,有日本第一的水軍、也是日本第一的大名,與他們作戰很難。”

佐佐木三郎在上首點頭,看來這支‘明軍’到來前是做足功夫的。

其實他對陳八智的來路很是疑惑,儘管他已經聽說松浦氏在明軍的幫助下奪回故土,甚至還直接滅亡了龍造寺家,但直到見到這支明軍前,他乃至除了九州島之外的所有人都認爲傳聞中的明軍不過是來自大明的倭寇罷了。

沒辦法,這一點松浦氏是有前科的,他們本身手裡就是倭寇大名,又曾與五峰船主關係密切,僱傭一夥倭寇不足爲奇。

就算如今親眼見到軍勢龐大的明軍,佐佐木也不認爲這夥人就真的是明軍,倒像是一夥兵甲精銳的大明流寇,要是真正的明軍,會落魄到跟他們這夥海賊同居隱歧?

“勝算超過三成,如果起初順利,尼子家再起不是問題。”

陳八智言之鑿鑿,他接着說道:“我的旗軍不是來日本攻城略地的,所以不會給你們太多幫助,與毛利作戰還在你們,但戰事之外,陳某能爲尼子家提供優勢。”

大明將士可以死在捍衛自家銀山的戰事中,但要是死在別人奪回故土的戰事裡,未免太過廉價。

“什麼?”

“這絕不可能!”

丹後水軍首領們聽到倭寇翻譯面色難堪地複述陳八智原話,各個變色,要不是看見明軍精銳旗軍與遼東鐵騎,他們連三成勝算都不敢想,現在陳八智說他們不會參與戰爭,這怎麼可能得勝。

陳八智倒坐得住,慢悠悠說道:“毛利在東邊與織田打仗,西邊與大友作戰,他能有多少兵力來討伐你們,只要一開始取得勝利,奪回尼子家故土,守城難道還不容易麼?”

早在陳八智抵達隱歧島前,松浦氏與大友家已達成聯軍,大量倭寇將作爲後援投入其與毛利家的戰事當中,到時候海上取得優勢,攻上長門就能給毛利家帶來西線龐大壓力。

但這事陳八智是不會告訴隱歧島上這些人的,他在過去的參戰生涯中比較即將爆發的戰事,很簡單地找到相似戰鬥,河源翁源平定李亞元之戰。

毛利氏就是李亞元,織田、尼子、大友等就是當時的吳桂芳。

雖然那時候陳八智還小,但局勢他還是記得挺請,李亞元有大軍、官軍也有大軍,衛所軍與流寇在兵甲士氣上相差無幾,唯一優勢就是有精銳戚家軍俞家軍,最終也確實是靠精銳來決定戰爭勝敗。

陳八智給自己的定位,就是當年王如龍所率戚家軍,一錘定音。

他眯着眼睛笑了,道:“即使戰事吃緊,尼子家也可以僱傭陳某作戰,不過這事由不得首領做主,要等見到尼子家家主才行。”

佐佐木三郎點頭應下,兩眼無神地望向遠處,這的確不是他能做主的事。

此時此刻,他只希望山中幸盛早點率軍回到出雲。

就在陳八智看着隱歧島上數不勝數被倭寇擄掠過來的明人後裔,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該收養個義子時,數百里外的因幡國,齊正晏終於尋到山中幸盛,他與尼子勝久正穿行在鳥取城的密林之間。

他們離出雲,已經越來越近了。

第七十九章 霹靂第三十章 最強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三百二十章 先鋒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十七章 標準第三十八章 怪異第一章 播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二百八十九章 旋轉第一百一十二章 猜測第二百零二章 車陣第二百零三章 捲鋼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三百八十五章 路耗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九十二章 產業第二百三十二章 奉天第二百五十八章 現代第九章 艦隊第三十三章 市場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十七章 乘涼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四百五十五章 老實第三十三章 市場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七十一章 憤世第十四章 大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報復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八十九章 春寒第七十二章 亞念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三十章 留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十六章 欽天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四十七章 重銃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三百八十五章 路耗第二百九十九章 裝飾第二百三十九章 另一個世界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高第七十九章 霹靂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四百八十三章 心腹大患第五十七章 老鼠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三十章 營房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五十四章 火箭第六十六章 兵書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十三章 錯船第十一章 寶船第二章 山河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來路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三十七章 嚇唬第三十二章 禮物第七十八章 標準第二百一十章 贏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衝突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八十九章 獄霸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八十章 女婿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三百七十四章 東北第十三章 錯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