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騎

bookmark

山吹城遇敵,不論對陳八智還是毛利氏而言都在意料之外。

陳八智是沒有想到毛利氏的援軍來得這麼快,毛利氏則沒想到明軍的攻勢來的這麼快。

“胡賊有備而來,本家極力徵兵才趕在山吹城陷落之前馳援,此戰務必取勝。”

山吹城西南,漫山遍野的足輕陣中,從安藝國匆匆率軍趕來馳援的是毛利元就三男,同時也是西國久負盛名的智將小早川隆景,作爲‘毛利兩川’分權之一,他所掌管的一直是毛利氏的外交與政務,只是此時明軍來犯令他不得不帶兵出征。

“我等優勢在此時已顯露無疑,胡賊難料我軍動員神速,紙殼倉促應戰。”小早川隆景坐在腰掛上,對隨軍出征的安藝國人衆天野、肉戶氏武將道:“毛利氏武運長存!”

所謂‘胡賊’,是因明人有蓄鬚習慣,跟這個詞相對的是‘禿賊’,則是因日人有禿頭習慣。

這種事,友好時候我叫你日出之國天子,你稱我日落之地天子,忽然有天亮明刀槍要開片,那你是禿賊我是胡賊,都不過是言語上的互相詆譭。

在日本這片土地上,除了織田信長誰都拿不出一支能保證全年征戰的軍隊,尤其在於陳八智選擇戰爭的時間,正是春耕之時,此時整個日本所有大名都不會開戰,偏偏陳八智帶着尼子家懟進山陰。

就因爲這個開戰時間,毛利氏內部已經把尼子勝久罵得狗血淋頭了。

更別說沒有兵農分離,通常隔壁大名開始集結兵力,消息都傳回來,兵馬還沒集結好,這邊也開始集結兵力,兩方人馬等十天半個月,合兵一處纔開打。

哪兒像陳八智的部下,全是海船管飯的職業武士,召之即來來了就戰,這在三島上不論對誰都有莫大優勢,這也是陳八智橫行無忌的原因。

只不過這次小早川景隆帶兵出現在山吹城,讓他頗感意外。

景隆自稱‘徵兵神速’也不算自誇,明軍纔剛進入石見地方就能把安藝國兵力投送到這,在這一點上足可稱之爲神速,不過這與徵兵關係不大。

他從一月前就開始在安藝國動員兵力了,他也並未料到明軍會出現在石見,實際上幾乎與明軍發現他的同時他看見明軍,纔有意識地猜想明軍目的所在是爲尼子家奪回石見銀山。

景隆徵兵的原始目的,是要幫在東邊作戰的吉川元春準備兵力,以備夏季作戰構築起第二道防線,後來發兵則是爲援助出雲國的富田月山城。

此時此刻,在石見國與明軍狹路相逢,意味着富田月山城早已陷落,但到底還是趕上了明軍主力。

斥候警報,誰都不敢輕鬆,兩個千戶部由王如龍率領互爲犄角在無險可依的原野中結陣,炮隊及千戶部兵力在陳八智率領下押後,城也不攻了,互相虎視眈眈地僵持着。

“城裡有多少兵馬不知道,城東北有兩三千步騎佈陣,西南山野亦有三千之上的敵軍,不能速勝就是苦戰。”

李如柏讓倭寇帶來的木柵派上用場,很快野地平原上立起兩座高高的小望樓,高地被敵軍兩處掌握,他在平原相對低地,與敵軍中間還隔着兩處小水窪與荒蕪的田地,遠處茂密的樹木與遍地苔蘚讓人入眼一片綠色,除了田野哪裡都不適合用兵。

“灑斥候向後十里,炮隊後撤。”

陳八智自瞭望臺上下來,對傳令兵道:“讓王將軍率軍後撤至此地,旗軍挖掘工事修造木柵,敵軍人多勢衆,這場仗我們守。”

興致勃勃的李如柏也被召還,還沒到他的騎兵部大顯威風的時候,極短的時間裡,陳八智做好守備的打算,對李如鬆問道:“你的騎兵最遠能奔襲多遠?”

陳氏旗軍能應對任何情況,但唯一的短板就是從頭到尾由上至下,對騎兵全無瞭解。

他們沒有騎兵,也沒用騎兵打過仗,就連會騎馬的都沒多少,陳八智根本沒有了解騎兵的渠道。

“若在遼地,一日奔襲八十里不算什麼,但在這。”李如柏不知陳八智想做什麼,斟酌地道:“四百騎一日四十里吧,不用倭寇,再帶四百步兵行軍三十里還能打。”

山地難行官道又窄,李如柏不敢胯下海口,就見陳八智蹲在鋪開揹包地圖,點頭道:“三十里足夠了,在日本集結六七千兵馬可不容易,毛利有許多年沒打過大仗,這次應該有糧道。”

陳八智提起糧道,李如柏就明白了。

斷人糧道,是中原作戰的慣用伎倆,李如柏點頭道:“斷糧道交給在下,不過敵軍守着山吹城,是否有糧道還要兩說。”

“山吹至多千百兵力,他們全鑽進城裡最好,這座城養不活那麼多人,幾日就能把城吃空。”陳八智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笑道:“要是沒糧道更好,李兄只要守住我們的糧道就夠了,餓他們幾天就斷糧。”

“不過我估計有糧道,石見國招不到這麼多兵,這些人遠到,可能是想去出雲打尼子,正好被我等截住,出雲對他們來說可是遠征,沒糧道都得餓死。”

陳八智正盤算着,可能是兵馬後撤被山上的敵人看見,便有斥候來報說有敵軍向這邊攻來,他爬上望樓不禁笑出聲來,對望樓下李如柏笑道:“敵軍好像只派出個千人隊,或許更少,旗子太多數不好估摸。”

其實毛利氏派出先作大將隊的旗幟並不算多,也不是人人插旗,各隊武士身後插旗,足輕乾脆在腹當上用漆刷個黃道下邊點仨點就算完事,只不過武士揹負的靠旗大,看起來旗多。

其實真要數,和陳八智麾下小旗的數量差不多。

望遠鏡裡,毛利氏數百軍陣停在三裡開外,一黃甲武士單騎出陣,挺穗槍在原野中策行幾圈,最後持槍向陳八智所在望樓指來,身後足輕兵陣頓矛高呼,耀武揚威。

齊行長對陳八智小聲道:“這是一騎討,他想與將軍決一勝負。”

“話本看得心竅堵了吧?”

陳八智像關愛智障般啞然失笑,心想鄧子龍要在日本見到這情景能高興地蹦三尺,操起眉尖長刀就上了。

不過小陳將軍秉承着養父優良家風,張開手臂指着遠方對望樓下等待的傳令喝道:“告王將軍,六個百戶鴛鴦陣壓上,就那七八百人一個不留全部打死!”

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十五章 毒物第三十九章 三寸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九十八章 偏見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斷第四百四十四章 有毒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三十章 通寶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五十八章 傳信第十一章 共舞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一百八十章 都弱第一百一十七章 良知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十六章 眼鏡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一百二十二章 鹽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二百三十九章 另一個世界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八十八章 頭疼第六十七章 新銳第九十二章 脫繮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四十七章 動靜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十四章 重炮第九十四章 放假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九十章 草蓆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席捲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一百章 黑娃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樓第十七章 瞭船第一百七十章 迎接第五十四章 潮水第四十三章 劉綎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五十四章 快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五十七章 老鼠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刀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一百零二章 人間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三百一十九章 啓發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一章 三司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二十八章 內訌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稿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四百一十章 明鏡第十八章 由我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五十章 增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十章 清野第五十三章 摧枯第三百三十七章 報復第三十一章 電報第二章 蠢賊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三百零四章 佈陣第十四章 羔羊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