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學校

bookmark

其實卡內羅所說的哲學,還真把這爲澳門區主教困擾了很久。

如果一個野蠻人掌握世上最強勢的軍隊,擁有最堅固的船和最危險的炮,那這個人是文明還是野蠻?

卡內羅主教沒有答案,也沒有人能知道答案,他只知道,今後進入澳門的商船需要接受更嚴厲的審查,不論他還是陳沐,都不希望再見到這樣的情景發生。

在經由濠鏡教堂發往羅馬教皇與里斯本的年報中,卡內羅主教這樣寫着:明帝國正在變得更加危險,在香山沿海,每天都有新造戰船滑入海中,雖然傳教事業在這依然艱難,但還是有希望的,至少沒有受到阻止,只是必須要遵守明帝國的法律。

販賣百姓的禍患並未在濠鏡持續太久,罪犯連同船員水手盡數在市政廣場被擊斃,陳沐也並未遷怒旁人,只是命香山千戶所重新向濠鏡移治兩個百戶所,以加強在濠鏡地方的守備與盤查。

除了軍器局,陳沐還有個地方要去——廣東海軍講武堂。

盧鏜和俞大猷知道他登陸濠鏡的消息後,立即派人過來叫他,希望他能去海軍講武堂一趟。

講武堂第一期學子已臨近考試,可這些毛孩子最近迷上看課外書,整天抱着廣城新印的什麼《南洋傳》、《林來海戰錄》、《新明志異》之類的市井話本看得厲害,連學問都顧不上了。

這種狀況別管是盧鏜還是俞大猷,對他們的教學才能都不太放心,專門讓陳沐來看看講武堂的學員。

他們不放心?

陳沐還不放心呢!

學制兩年半,單單這兩年半里各科教材普遍改了兩三遍,學子學到的東西到底能有多少?

或者說,他們哪怕學得再好,第一期學員也比不上第二期,第二期也比不上第三期,這一切變化來得太快,究竟如何,陳沐也不知道。

陳沐沒穿官服,進講武堂時專門讓人給他換了一身學員的甲冑,哪怕僅僅是講武堂普通學員,在穿戴上也要比外面總旗百戶好少一些,他們有制式赤袍,銘刻海軍講武堂的前後胸甲及臂縛甲裙。

前些時候南洋軍器局還專門給他們打了制式講武刀與銘刻講武的手銃,不過那是陳沐給他們準備的畢業禮物,還沒到發給他們的時候。

漫步講武堂,看着校場上炮棚各式火炮與其間操練的學員,遠處教室帶班的一期學子教授二期學員,陳沐再沒有比此時此刻還要滿足的了。

“陳帥,老夫認爲,各科學子的教學,應當稍作更改。”

盧鏜的山長宅邸就在講武堂後山,自擔任山長後他就把家遷至堂中,這次請來陳沐,侍從備下茶水梅乾等點心後,盧鏜道:“這兩年,諸科教材多次更改,學子學得吃力,就好像第一年學的矛陣都是端平,第二年就要腳踩矛尾列陣。”

“外洋輿圖也一直在更改,越來越精細,海圖越來越全面,老夫以爲,往後的入講武堂的學子,可以先從道學起、然後再去學術。”

“道和術?”

這個陳沐勉強可以理解,道是總綱理論,術是具體應用,他問道:“就像先學工事再去分辨木質與水泥,先學測繪再去認識外洋輿圖?”

“對,老夫與俞帥議過,認爲這樣很好,不過還是要問陳帥的意思,畢竟這些娃娃將來畢業,多半是要去往陳帥麾下聽用的。”

其實這些學員將來的去處,盧鏜也一直爲此考慮,首選自然是陳沐的南洋軍府,除此之外也可以去宣府陸軍講武堂進學,他與徐階爲此有過交流,每期學員畢業後可擇部分準備留用教學的優秀學員交換遊學。

當然,即便如此,講武堂的老將們也不可或缺,他們至少還要再堅持三年,這些人在爲期一年的遊學後,還要安插入各個用兵之地擔任兩年將官,有作戰經驗後才能回到講武堂就任教習。

“另外,陳帥前番送來的西夷海戰兵書徐先生譯本也已做爲補充教材,老夫以爲西夷編書有其獨到之處,言簡意賅用詞直白,更易爲尋常軍士學去,與陳帥旗軍手冊異曲同工。”

陳沐點頭道:“盧公說的是,西洋諸國亦有千年之久,其距我遙遠,言語風俗皆有不同,諸國多戰事,似我春秋戰國之時有諸子百家,難免不會出現如墨子公輸那般喜好鑽研人物。”

其實還有的話陳沐沒說,自大一統後,百姓、官吏各司其職,官吏的責任太重、百姓對官吏的依賴也太重,許多生活所迫前往外洋的百姓依然如此,對別國官府也是如此,可別國官吏對百姓往往沒有那麼多責任,一旦遇事,缺少話語權總會吃虧。

盧鏜只是頷首,並未順着陳沐的話說,如今大明正處學派之爭,他可不想聊這個,他笑笑後說道:“前些時日老夫與宣府徐山長傳信,他對講武堂這種大量、統一教學的方式很感興趣,打算等將來有人繼任山長後回松江府修一座講文院,託老夫問問陳帥,有何見教?”

武官的講武堂,是軍校;那徐階想辦的講文院……大學?

說是大學並不爲過,只是不是陳沐印象裡的那種大學罷了。

“徐閣老這是想要名吧?”

陳沐笑着搖搖頭,他說道:“徐閣老領宣府山長,對辦學之事,晚輩所知盡在其間中,已無什麼可以說的了。不過依在下淺見,大明所缺,並非一所或幾所大學。”

“是小學,是能以分科辦學教授百姓識字、懂算知道德規矩,略知地理、物理、自然的小學。”

就像張居正對陳沐的瞭解一樣,陳沐比誰都急功近利,比誰都激進,徐階想辦一所分科辦學的儒學,這絕對是天大的好事,它能給朝廷帶來數十乃至上百個懂治政、會兵法、通藝術,上知天文下懂地理,音律文學無一不精的帝國高級人才。

但他們大多都會進入官場,東方古典教育,教育出的絕大多數都是保守的管理者,陳沐希望看見的是各行各業的開拓者。

“正如盧公所言,先學道,再學術,道通萬術。”陳沐的眼睛在發亮,道:“小學爲道,大學爲術,晚輩以爲,可以給徐閣老傳信,看他對這個流芳百世的事有沒有興趣。”

第三十八章 撞角第七十章 躍陣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三百七十四章 東北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三百五十九章 草原第九十七章 君瓚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地主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五十二章 南人第十五章 陳來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六十一章 棺材第三百三十六章 獅子第十五章 學校第四百零八章 偏角第八十一章 死間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八十七章 孤獨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二百一十四章 借道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三百三十章 變革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四十三章 異途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十章 遇戰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三百一十一章 萬壽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二十一章 難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四十章 人禍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三十五章 駐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增收第三百三十九章 喜訊第三百三十五章 斬棘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十五章 軍宅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三百八十六章 撞牆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一百一十六章 何止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賽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十二章 軍裝第三十九章 衝關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一百三十七章 瓦剌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一章 丁家莊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六十五章 庫存第七十六章 炸膛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五十一章 作價第九十章 雞肉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九章 衝鋒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八十一章 死間第五十五章 續絕學第七章 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