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野戰

bookmark

即使後黎朝最大的權臣鄭鬆不在乂安,守將對明軍來援的心思也各懷鬼胎,極力打探陳沐軍兵力,他們沒把陳沐部兵力打探清楚,倒讓陳沐派去的杜鬆把他們的兵力摸清。

清晨傳回的書信中處處搶佔道德高點,話挑好聽的說,意思卻也表達地很明白。

明軍來是‘正名分以辨乖違’,既眼巴巴地盼着陳沐出兵,又不希望明軍佔領地方。

書信把陳沐都看笑了,對張世爵笑語道:“這話陳某能自己說,他們能說?”

不論如何,後黎在乂安有三萬大軍,阮倦則只有兩萬,紙面上兵力後黎佔優,但時局卻顯然是阮倦攻無不破,大掠四方。

“信上說阮倦已與他們見仗一遭,殺其數百,戰陣擒下乂安守將宏郡公,把後黎大軍嚇破膽潰敗,大將潘公績、鄭模別無他法,只能在乂安近郊設寨拒敵。”

“三日之後,潘公績率軍於阮倦再歷陣仗,我會率家丁旗軍攻其側翼,你押千軍攜炮隊護我後路。”陳沐深深吸氣後又重重吐出,道:“他們若被阮倦打怕不敢追擊,你就是我的殿軍了。”

張世爵重重抱拳應下,旋即道:“兩千,阮倦有人馬兩萬,況安南久經亂戰,是不是兵力有些少了?”

“少,當然少!”陳沐輕笑一聲,道:“陳某巴不得揮師二十萬打他兩萬,這不是手上一共四千兵麼,還要留八百兵將看船弄炮,實在騰不出更多兵力了。”

“有戰船重炮,沿海五里就是我的地盤,你在七裡設防,我無非是帶兵再走三裡與敵見仗。”陳沐踢沙望向西面,道:“此戰勝負不在我而在黎將潘公績,他只要敢戰,這仗就能贏。”

“阮倦只要不是瞎貓碰上死耗子把陣勢迎我而立,側翼至多五千軍兵,哪怕全背向我也不怕,五千軍兵,有什麼好怕的。”

賽驢公這話其實是在給自己鼓勁,他揮手道:“派船隊去告知鄧將軍此地戰事,敵軍若一戰大潰,讓他做好防備;對了,能找到林將軍的話,也說一聲。”

就像陳沐認爲的那樣,對南北朝紛爭來說,乂安、通州都是大後方,真正激烈的戰線在清化與升龍之間那方圓二百五十里打生打死。

阮倦敢帶兵深入黎朝腹地,還以少破多,威脅乂安,必然是有本事的。

面對這樣的敵人,怎麼慎重都不爲過。

三日來,借海上瞭船,旗軍幾乎將周遭地勢測繪清楚,談不上詳盡但大致地形已瞭然於心。

乂安有西北向東南綿延三十餘里山脈名祈山,山腳落府城西北;府城北二十餘里亦有一座同樣走向山脈,山腳直連海上,兩座山脈在乂安西北形成最窄不過七裡的峽谷。

北朝大將阮倦兩萬大軍營寨就落於谷中,扼守乂安府城通往通州、清化一線最寬廣的要道,斷絕交通。

開戰前,陳沐領張世爵、杜鬆等輕騎於乂安北山中段狹不過二里的峽谷登上北山,瞭望四周地勢,在這個地方他也明白爲何潘公績三萬大軍卻不能戰勝阮倦兩萬人馬。

他們被堵死了,要想打阮倦,要麼從他腳底下這條僅餘小軍緩慢通過的難行穀道繞至北山北面,兜行三十餘里襲擊阮倦腹背;要麼就只能在祈山谷中和阮倦拼殺。

這樣的地利爲阮倦所奪,結果便只有阮倦打他們,沒有他們攻阮倦。

登山時還發生戰鬥,阮倦未在北山峽谷布大軍,僅留了幾名斥候扼守峽谷,他們發現陳沐一行,陳沐也發現了他們,張世爵杜鬆等人引弓將之射殺,己方也傷了兩名家丁。

張世爵道:“北朝阮倦留斥候在此,當爲劫殺傳信之人,絕非顧慮大軍由此通過,明日我等當早發兵一刻,才能通過峽谷。”

陳沐點頭笑道:“他估計巴不得潘公績等人率軍入谷,兵少不足爲慮,兵多則府城空虛,他可趁勢佔了府城——成敗就在明日,今夜把炮拉上來。”

“北山峽谷左右,即爲你部所守,爲陳某看護這條生死路!”

次日,芒種,清晨海霧瀰漫。

霧氣對他們有利,三千旗軍入峽谷,北山西面一側,陳布火炮三十三,只待開戰。

晨霧未散,周遭可見不足二百步,隱有軍兵步聲自山右傳來,令陳沐變了顏色,一面命旗軍守備一面諸軍噤聲。

那個方向是阮倦營寨,乂安軍是否出兵陳沐不得而知,但他能確定的是阮倦軍已經動了!

這讓陳沐懷疑,黎南朝乂安府城中怕是有人走漏消息。

不過阮倦軍的目標並不是他。

入辰時二刻,日頭高升,海霧初散,陳沐望遠鏡下一片肅殺光景。

潘公績依約,清晨借海霧未散,率軍出府城兵分三路,佔取地利,此時於祈山東面陳兵四五千堂堂之陣、府城東北靠近沿岸亦有步騎戰陣立於田野,合其中軍動兵足近萬五千人。

遠遠望去,潘公績中軍有戰象十頭立於當前,龐然大物巨鞍上似乎架有小炮,戰象左右旌旗招展,海霧一散鼓樂齊鳴!

顯然,潘公績是把家底都搬出來了,緊跟着他們的軍陣就發生騷亂。

海霧散去,露出北山下的局面,並不是他們想象中峽谷阮倦營寨大驚,而是整整齊齊的北朝阮倦之兵,軍分四陣,一陣三千,合一萬二千軍兵背北山而立,相互的發現的同一時刻僅僅給阮倦軍帶來短暫慌亂。

緊跟着,鼓譟軍樂響徹原野,兩軍不約而同地選在此日佈陣,間隔十餘里,誰都不率先發兵。

比起南朝兵勢,阮倦部下北朝軍隊的武備要更利些,雖然阮倦並無象兵,但各部有近半數着甲,每陣都有火銃、弓弩,長兵居多,矛、鏜把、斧鉞、關刀甚至還有畫戟。

陳沐還發現四陣各有五門放於木架的小炮。

是何形制距離太遠看不真切,但看上去不是佛朗機就是發熕。

陳沐明白了,他真的不用擔心不清楚安南國軍械,明軍二三十年前用什麼,這就用什麼,無非尖端火器更少、冷兵器更雜罷了。

阮倦軍中各陣放出大將飛馬於陣前奔走,有雙持斬馬刀的膂力超人之輩,也有揮舞方天畫戟的越南小溫侯,看上去像是在叫陣。

把陳沐都看懵了。

最神的是潘公績還真派出數騎各持關刀斧鉞拍馬迎上。

看得山上提望遠鏡悠哉觀戰的賽驢公瞪大眼睛,遞給杜鬆驚道:“這幫人是三國演義看多了吧,在大明我都沒見過人這麼打仗!”

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七十八章 軍列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二百五十二章 席捲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三百三十章 變革第一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九十章 無用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四章 上貢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九十章 教官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三百六十三章 歪才第一百二十三章 茶館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二十四章 熱土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六十五 換鐵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九十四章 活水第六十九章 祭天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九十七章 坍塌第九十九章 交椅第一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三十章 問詢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一百一十九章 甲衣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二百五十二章 席捲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五十四章 快來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四章 伏擊第一章 不閱第九十章 醫服第六章 貿易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九十章 番薯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二百九十五章 餵魚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三百零六章 馳騁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二章 南洋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衛第十章 得罪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三十七章 遙遠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十四章 高低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十三章 軍器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百章 封賞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亞第一百二十九章 歡迎再來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一百五十七章 燒酒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三十一章 解決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十一章 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