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普吉

bookmark

緬甸的情報,基本上就是莽瑞體、莽應龍這對連襟橫掃四方征服天下的故事。

而莽應龍,在這個故事中要比他的妻舅莽瑞體可怕的多,睿智、狠辣、果斷,受環境所限,沒有經歷過優秀的戰爭教育,因此總打敗仗,但愈挫愈勇、越敗越兇。

跟隨其妻舅莽瑞體長達二十餘年的征戰中戰場野生教育令其擁有充足的爭霸資本。

莽瑞體橫掃緬甸後沉迷紅酒西餐疏遠佛教,最終被殺害,緬甸各部也分崩離析。在其死後,莽應龍再度攻伐各地,重新統一緬甸。

那是個天生的王者。

正因如此,與播州差不多大小的緬甸宣慰司,成爲如今西抵阿拉幹、東達暹羅國,一統上緬甸與下緬甸的西南之主,並躍躍欲試與其宗主國明朝叫板。

經過這份來自葡萄牙的情報,陳沐心中對莽應龍的威脅小了許多。

即使他攻破孟養,全合三宣六慰,也沒有東侵大明的才華。

不是這個國家沒有能力,緬甸全境,是非常強盛的國家,甚至稱其爲一方霸主都不過分,而是陳沐單純認爲莽應龍沒有這份才華。

因爲最新的情報,莽應龍在北邊又打敗仗了。

他被孟養土司思古斷了糧道,我的天!

但凡熟讀《三國演義》這種寓教於樂的普及軍事話本的人,很難被斷絕糧道,至於率大軍被小兵把糧道斷了,更令人匪夷所思。

斷糧道這事入孟養的楊應龍還沒幫上忙,他雖然勢頭挺足,播州軍戰力也確實很強,但其實他和陳沐是同一類型的將領,都是靠兵打仗,個人用兵佈陣纔能有限。

人家思古一己之力就把糧道斷了,後面的事不必多說,即使取得斷糧優勢,思古的軍力太少,前後堵截也無法圍困,明軍馳援不及,單靠他與楊應龍也圍不住二十萬大軍。

雙方打了幾場,互有勝負,眼看騰衝衛的明軍調度起來,莽應龍便回軍撤走,在上緬甸羅剎女山一帶佈陣,與明軍對峙。

這情報挺讓人喪氣的,要是雲南明軍能早先入孟養,根本用不着三路大軍,就着緬甸軍斷糧的機會就能永絕後患。

◆ tt kan◆ ¢ ○

不過這樣也不壞,對陳沐來說還不算壞。

在馬六甲停靠整備,輸送軍械糧草輜重的明軍於十月揚帆起航,駛向他們下一處目的地,受大城王朝控制的普吉。

早在大軍啓程之前的半個月,石岐便率麾下旗軍一千與輜兵千人,在葡萄牙船長的指引下航往普吉,修築港口碼頭,屯駐糧草軍備,以供戰事所需。

大城王朝已經不是那個向大明進貢百餘次,最多時一年朝貢六次的乖乖朝貢國了。

六年前莽應龍攻破阿瑜陀耶城,處死國王,大掠其國後奪其臣民還白古,僅留下萬餘人在阿瑜陀耶城,另立傀儡摩訶曇摩羅闍,間接統治這個國家。

明朝在這片土地上沒有威風可使,但陳沐還有葡萄牙人。

在六十二年前,葡萄牙人與暹羅國簽訂第一個條約,規定葡萄牙人可在阿瑜陀耶城、丹那沙林、墨吉、北大年、六坤等地居住、經商和傳教。

自那時起,葡萄牙人進入暹羅,這裡成爲數代冒險家的樂園,他們並不能影響這個國家的決策,甚至如今許多葡萄牙人受僱於莽應龍麾下,但他們有足夠多的情報。

普吉,正如這個時代沿海隨處可見的美麗島嶼一樣,島上只有幾百個土人居住,就連大城王朝數十年來的都管不到這裡。

於明軍而言,作爲攻打仰光的跳板,這是最合適佔據的小島。

“消息走漏在所難免,我知道海外葡人也並非鐵板一塊,他們受僱於莽應龍,總是有人要有些忠誠的,就像老平託你一樣,爲我謀心費力。”

海島岸邊遠處的水寨正在修築,更遠處的林地間輜兵賣力地砍伐林木,沙灘上一堆堆篝火燃起,支着鐵鍋熱着旗軍的晚餐。

陳沐換下海邊游泳浸溼的衣裳,着一件薄襯甲披散着頭髮與老平託漫步於前,杜鬆手按腰刀帶兩名手持長銃的近侍牽馬亦步亦趨,在漲潮的細白沙灘上留下一溜蹄鐵印記。

“我不怕莽應龍知道,我還要告訴他我來了,我想和你說的是另一件事。”

陳沐向前走着,腳步頓了頓,彷彿在組織語言,接着繼續向前走,似乎組織語言失敗。

這麼往復兩次,他才終於停下腳步轉過身對平託道:“僱傭一支葡萄牙僱傭軍爲我做事,需要多少錢?”

平託懷疑自己聽錯了,他皺眉頂了頂鼻樑上的眼睛,“將軍?”

“我是說,如果我想要僱傭一支一千四百人的葡萄牙僱傭軍,多少錢?”

僱傭葡萄牙軍隊!

平託從來沒想過陳沐會僱傭葡萄牙軍隊,開什麼玩笑,陳沐這個人性格那麼獨,他也不是受僱於陳沐一天兩天,對此早有充分了解。

別說僱傭葡萄牙人,就連允許葡人登上廣州府都是癡人說夢,現在居然大大方方地想要僱傭一支葡萄牙軍隊,還將數目都標準好了?

等等,一千四百?

這不正是莽應龍麾下迪戈美羅傭兵團的數量?

“將軍你是想?”

陳沐眯着眼笑笑,攤開兩手道:“那些人畢竟與你一個國家,我認爲他們死在我們手上太屈才,不如你,說服他們倒戈吧,我會給他們提供一份工作,你覺得呢?”

我覺得?

平託不知道自己此時此刻該說什麼好,他忽然明白爲什麼以陳沐的健談,尚要組織半天語言,這種厚臉皮的話哪怕是他都不好輕易說出口啊!

“將軍恕我直言,這個使命恐怕我做不到,首先我與迪戈美羅不熟,即使熟識,也無法向他開口說出這樣的要求。”

“那就不好說了,難道真要我的旗軍把他們統統殺死?還是說他們會在戰敗時再投降,反正他們也不會爲莽應龍戰至最後一刻,就像他們沒爲大吉喇、八百甸宣慰司,沒爲暹羅國戰至最後一刻一樣。”

陳沐臉上的笑意逐漸收斂,道:“你要讓他們知道,如果與我作戰,當他們失利,我不會接受他們的投降。”

“如果戰爭開始前倒戈,一切都不會有變化,他們還在緬甸,除了要納稅外,房屋與田地照舊,我也不會奪走他們在緬甸的妻子,如果以後不願意爲我作戰,我也會放他們去果阿。”

“你不一定非要做到,但可以代我問問他們。”

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六十七章 教授第九十三章 病態第一百三十九章 歸附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六十一章 海盜第二百零三章 捲鋼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一百二十八章 相好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三百一十六章 稍安勿躁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三百七十二章 右翼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三百七十二章 右翼第七章 斷糧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三角貿易第四十八章 西征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十六章 爆破第四百九十一章 壞主意第三十八章 怪異第四百零四章 計算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一百六十九章 揭竿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七章 隊列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會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九十七章 君瓚第一百八十一章 奧斯曼第三百三十七章 報復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四百一十三章 知府第四百九十五章 截擊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亞第七十章 軍心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二百零八章 天軍第四十七章 重銃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一百章 封賞第十二章 軍裝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四百零六章 流放谷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一百零八章 大盜第七十章 軍心第四百章 正義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四章 商隊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五十章 如期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九十一章 雪酒第三十章 問詢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二百九十章 銅甲第五章 番夷第十八章 由我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三十章 營房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四百六十一章 路遙遠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七十章 朝貢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三十七章 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