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伏擊

bookmark

“追!追上他們!”

密林之中,一行三十餘緬甸武士在巡邏中追蹤到明軍蹤跡,三騎持長刀的騎士率麾下步卒向林間快速展開掃蕩。

他們的兵裝有自己的特色,步卒下級將官戴鐵胄握雙刀,部下扎髮髻持刀矛;騎兵將官則多戴帽盔,類似元明風格,與笠盔相似,差別在明笠盔大多爲尖頂,這邊帽盔有更多蒙元大帽風格,合以梵文雕飾。

緬甸兵農合一,這是莽應龍能組建二十萬大軍的根源,這種軍事形式往往意味着底層軍兵孱弱,越是上層軍兵越精悍,緬甸也不例外。

他們的軍卒晉升,並不依靠戰功,而要看誰能活下來。

步軍、馬軍、象軍是中南半島諸國的兵種傳統,在緬甸,投身應募的壯士一開始都是步軍,當他們打過十場仗,便可以被提拔爲馬軍,馬軍再打十場仗,則被提拔爲象軍。

相對前面兩個兵種,甚至相比世上任何一支軍隊,象軍的軍餉都非常豐厚,每月五十籮穀子。

雖是未脫殼的小米,卻有一千八百餘明斤之巨,足夠讓他們養上幾個傭人,家眷過着舒適的日子。

這樣的軍餉易地而處,在物價平時,相當於月俸十三石米,高於明朝百戶,與副千戶的俸祿僅差半石。

這支巡邏隊並不知道密林中有一雙眼睛透過神目鏡盯着他們,久未梳洗的林滿爵背靠着坐在樹上,收回探出半邊的身子將神目鏡小心翼翼地塞入腰的竹鏡套,扣好木銷,隨後在皮腰帶上摸出一塊燧石。

林滿爵還是那副老樣子。

久經滄桑面帶征塵,笠盔斜斜扣在頭上,皺起眉來擡頭紋路溝壑縱橫,摻着食物碎屑的鬍鬚被盔帶勒得捲曲,一雙眼睛混雜血絲目光卻依然凌厲。

與邋遢面容相同的是本該明亮反光的胸甲塗滿紅泥與劃痕,胸甲下水磨鎖子戰裙更是插着不少樹葉。

一成不變的,是插在腰間掛帶裡的那柄鳳頭手斧,猙獰雪亮。

“沒有戰象,去吧。”

樹上的林滿爵語氣裡說不上來是失落還是慶幸,他只是低聲說了一句,隨後便認真地擺弄腿上長杆,全不管不遠處敵軍正追殺而來。

他腿上撂一杆神目殺將銃,這倆月放出幾十銃,眼看着第二塊燧石也不行了,他仔細地擰開龍頭杆,麻利換上匠人精工細磨的新火石,試着打出兩下火星四射,這才滿意地把磨損燧石收入腰囊,向銃膛裝藥裝彈。

燧石很堅硬,軍器局的匠人在給燧石磨出咬口以齊整嵌入龍頭杆夾緊固定時,鐵挫經常被燧石打花,即使鳥銃扳機力大,這塊小石頭也不容易被磨損。

但對銃手,尤其是使用殺將銃這種尚在實驗階段、本就不能達到最佳射程絕對精度的早期散兵而言,林滿爵必須讓手上這杆大銃隨時都有最好的性能,嶄新的火石最牢靠,最近接鳥銃出軍器局時的七成打火標準。

這個發火率已經非常高了,不單單涉及銃機構造,還與藥池蓋角度、燧石形制、彈簧力度有關,事實上若單單燧石打着火,那幾乎是百分百。

但機械越複雜,越容易出問題,出問題也越難修。

這就是現階段燧發機構比不上火繩銃機的地方了。

林滿爵並不在乎那三十多個追蹤他們而來的敵軍,那些蹤跡本就是他讓黑金剛帶人故意留下,誰上鉤誰便死無葬身之地,這無關私人恩怨,他自然不會爲此煩擾。

立下樹下的是南亞墨利加最勇敢的猛虎戰士,穿上鐵鎧甲戴上鐵笠盔的黑金剛照舊有萬夫不當之勇,過人高的兩刃三尖刀斜插在地,先帶着他十幾個南墨老鄉遠遠地對追擊而來的緬軍來一段戰舞。

背插鑲龍靠旗手提燧發銃的林曉穿梭林間雄姿英發,方圓二里數道防線近六百名遊擊軍隱蔽行跡,這伏擊圈本就不是給三十幾個人準備的,這些緬軍落入這裡便是十死無生。

林滿爵更在乎一些別的事情,他帶兵在這周遭二百里林子流竄兩個多月,俘虜前前後後抓了八十多個,繞着白古別管是僧兵、緬族、孟族,無論巡邏隊還是正規軍,統統都有過交手,對城中情況大致瞭解一些。

兵力太少,也無火炮,單靠他散佈林間參將部一千餘平遠軍,大事辦不成、小事辦膩了。

林間伏擊的銃聲打響,這樣的戰事連樹下跳完舞的黑金剛都不願意提兩刃三尖刀去湊一手,更別說樹上的林滿爵了,他只是歪頭看了一眼,便再不過問,只是自懷中掏出讀了好幾遍的書信,又看了一遍。

南洋大臣把接下來的戰事稱作‘海上三眼銃’,戰事將以這個名字封存入海軍講武堂藏書樓,這令他欣喜如狂。

所謂三眼銃,是直三方齊攻,白古要塞陳帥麾下中軍部;鎮守仰光白帥麾下左翼部;以及他這一支堪堪千人的遊擊軍。

事實上現在再稱他們爲遊擊軍已不合適,在安南之戰後,林滿爵在戰時擔任軍職爲參將,他的侄子林曉則晉升遊擊將軍,故如今他麾下分爲兩部,本部七百餘正軍,林曉六百餘遊兵。

在軍職上,是要擔任正面戰場使命的。

雖然林滿爵一次都沒試過與敵軍硬拼。

幾乎轉瞬之間戰鬥已經結束,自林曉部第一個百人隊放銃開始,三面火銃只一次齊射便將三十餘緬甸巡邏兵擊潰,緊跟着道旁一排排鳥銃交替放出,僥倖躲過首次齊射的緬軍甚至來不及投降便被殲滅。

林滿爵從樹上躍下,黑金剛穩穩地接住遠比鳥銃長出不少的殺將銃,領一衆同樣明將精銳家丁裝束的美洲武士亦步亦趨,旗軍飛快打掃戰場,將戰利席捲一空無需將軍下令,各自已準備收拾行裝轉移。

“繼續向北,攻城沒咱的事,我們去北面設營安寨,斷掉他們後路。”

“白帥與陳帥在白古合軍,只要攻破城池,到時潰軍便一定會向北走,來多少。”林滿爵轉頭對侄子林曉道:“我們就殺多少。”

第一百零一章 機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二十二章 撲克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六十七章 新銳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八十二章 代筆第十章 送死第九十一章 取捨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三百四十五章 愛屋及烏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二百一十三章 搗亂第三十八章 勉強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七十二章 奪地第四百五十章 呼嘯第五章 屯田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四十四章 登陸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辦第八十九章 春寒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生第十四章 大事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一百七十五章 結義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十九章 志向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二百九十章 銅甲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六十三章 霸港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五章 競賽第六十二章 煩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三十三章 馬車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一百一十七章 老薑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四百八十一章 撬動第七十六章 活該第八十九章 造訪第三十一章 血統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四百零三章 母系第四十六章 石炮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十五章 算計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十八章 紫杉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七十九章 霹靂第四十五章 調度第十六章 眼鏡第二章 都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十七章 思考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七十六章 新軍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二十一章 胡安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十五章 愚蠢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四十七章 永安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