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

bookmark

炮火轟鳴中,陳二爺板着手指頭算出日子,覺得自己離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不遠了。

也就是在海上三眼銃前後了。

這座緬甸最龐大的城池已被圍攻七日,其實它在第一天就已經被攻破過一次,接下來的六天裡又被攻破了兩次。

不過這到底是緬甸都城,而莽應裡的堅壁清野又做得可圈可點,火炮當前,攻破城池對陳沐來說反而成爲戰事中最難的問題。

交戰頭天夜裡,邵廷達、黃德祥、婁奇邁三人率軍各部大破緬軍伏兵,追着敵軍一路殺至城下,用火藥炸開一重門。

不過因邵廷達衝鋒在前,被守城敵軍就近射中腦袋,讓頭盔磕暈過去,敵軍有意俘虜這個沒了頭盔的大光頭,還未帶回二重門,被家丁搶出城來,先鋒軍左右兩部因而撤出城去。

第二次城破於次日清晨,婁奇邁部下見緬軍設法休整城門,一個百戶帶兵殺了過去,以此開始第二次攻城戰。

這次有了頭天夜裡的經驗,明軍趕製了雲梯,城下城上一起進攻,城下同樣也打進甕城,城上則因他們兵力不多,未能拔上城頭,黃德祥擔心破城之後損失慘重,便鳴金收兵等待後方援軍。

等到陳沐率軍兵、輜重在次日傍晚趕到,沒急着強攻,用幾日大搖大擺的圍城來瓦解敵軍戰意,因爲三眼銃已經裝好彈藥了。

陳沐在南,鄧子龍在東南、白元潔在西,三部兵馬並不進兵,時不時以將軍部炮隊向城頭守軍展開轟擊,嚇得緬軍都不敢向城下發炮放弩。

一開始守軍戰意是很濃烈的,眼看明軍安營紮寨,便集中調集各式火炮,不管能不能打到那麼遠,都要來一頓轟。

可他們一轟,別管是陳沐還是誰,千戶部常規的二斤炮就不說了,三個主將手裡不但有指揮使部的鎮朔將軍炮,還有幾門十斤炮這種大玩意,對轟起來守軍縱然在城上,又哪裡能討得到半點好處。

每次城上炮火一響,別管是哪裡的守軍向城下轟擊,別管他們的炮彈究竟有沒有奏效,不超過半盞茶,更多的炮彈便自城下飛上城頭,連女牆都給轟得稀碎。

明軍的炮更準,而且在現有火炮射程不超過目視的範圍內,明軍火炮是最準的火炮。

一樣的炮模、一樣的鑽牀,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火炮口徑,從精準上來說,千步之內世上還沒有火炮能超過它們。

何況還有初現端倪的炮兵普及教育,當然,這一點恰恰是明軍炮兵的短板。

陳沐認爲他們的炮兵教育還是比較糟糕,正規的炮兵應該從講武堂裡出來,但現在學院太少,用軍官去放火炮,太屈才了。

即便如此,短短兩日,白古守軍沒事愛放炮的壞毛病就被明軍用更大的口徑強行教育成功——雖然陳沐也不知道究竟是他們的火炮被打壞了,還是炮兵被打死,亦或是完全被打怕了。

總之城上沒再有火炮響起,即使偶爾明軍向城上轟擊,白古城頭除了慘叫也靜悄悄,甚至到炮轟四日之後,城上守軍似乎對他們的炮擊都麻木了。

根本沒人再出聲。

信佛求來世,這點或許是極大的優勢,他們比旁人更容易認命。

就在陳沐剛剛以爲自己的作戰意圖已經達成,卻收到來自白古城北方游擊隊長林滿爵的消息。

在林滿爵分兵扼守要道、散佈銃手於密林之間,接連截殺緬軍數日之間十幾次向北方派遣的斥候後,大批白古百姓從北方離開城池,向北逃難流竄,把官道都堵住了,甚至穿越叢林——他堵不住了。

“莽應裡這是打算死守城池了,他是個聰明人。”

陳沐這麼說着,他的確認爲莽應裡這招特別狠,他從派斥候被截殺的情況下確定了北方那支明軍精銳的封鎖能力遠超他的想象,又不能放棄他父親的白古都城,只好想出這樣的辦法。

他把百姓都逼向北方,明軍能截殺一隊又一隊斥候,不可能把所有百姓都殺掉,更不可能都留下。

數以十萬計的百姓,明軍如果想把這幫人都留下,先不說他們會付出多大的兵力與多少精力,單單要養活這幫人,三天就能吃完明軍半個月口糧,仗還沒打完,明軍就被吃退兵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能達成莽應裡的戰略目的,把明軍圍困白古的消息送到父親莽應龍那。

無需瞭解細節,這些百姓該知道的大致都知道,百姓不知道的,縱然告訴莽應龍,實質上也沒有任何改變。

莽應裡如今的問題只在於,他的父親會不會回師白古,如果回,萬事大吉;如果不會,白古就只能自生自滅。

沒有其他結果。

“挺狠的,想一下,莽應裡在城裡,這會該做什麼?”

腦袋腫個大包睡了好幾天的莽蟲嚷嚷着要攻城先登,但陳沐不想攻,他說道:“我覺得莽應裡在把百姓驅趕出城時,應該會派兵挨家挨戶把能收集到的糧草都弄到自己手裡,自先鋒軍大破其軍,那天夜裡之後他就沒開過城門。”

“先鋒軍才斬獲多少首級,城外才有多少屍首,那三四千人都沒回到城池,他們向北潰散變成亂軍,莽應裡手裡的兵現在應該不多。”陳沐在帳中擡手指向北邊那座緬甸堅城道:“他所能仰仗者,不過如此。”

“我們需要軍糧,他驅趕百姓出城不過是爲了把消息送到北方,以求得更多援軍,白古向北,至少行一千一百里方能抵達莽應龍屯兵大營,消息送過去,莽應龍趕來馳援又要一千一百里,莽應裡要堅守的時間還長,他也需要軍糧。”

“白古過去就是孟族王城,莽氏鳩佔鵲巢,這裡的百姓本就對他忠誠不足,如今他又把城中百姓驅趕向北,這雖然有益一時戰事,卻喪其莽氏在緬甸民心,對大明不是壞事。”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給他這個機會,讓他爲我們籌集軍糧。”陳沐擡起二指向白古城方向,道:“我攻破城池指日可待,再讓他多活三日,三日之後三軍齊轟,炮開城池,追亡逐北!”

第三百七十四章 東北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二十四章 熱土第四十七章 永安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九十七章 君瓚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四章 杉木第五章 生長第九十三章 如鬆第七十三章 捉鱉【七夕加更】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一百三十九章 歸附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十九章 值防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四十七章 永安第八十章 剿匪第八十三章 雙簧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三百二十七章 接管第一百零九章 防務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四百三十八章 繞過第七十九章 霹靂第四十五章 爺們第八十四章 置換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二章 都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第七十章 塞上第七十七章 裡甲第四十六章 手本第九十九章 百廢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一百一十四章 歸途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克里克會戰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十三章 神威第二十四章 狠毒第五十章 炮操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一章 香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夫第七十章 混亂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七十二章 三廟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二百一十九章 選擇第十二章 軍裝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二十八章 內訌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七十章 板升第二百一十三章 搗亂第五十九章 圖文第九章 潮水第五十四章 快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四百四十六章 枯法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二十三章 航線第一章 丁家莊第十六章 主教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三百六十四章 軍民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一百九十九章 調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良知第四十九章 傷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七十六章 新軍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四十五章 爺們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