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獨大

bookmark

別看殷正茂說的老神在在,但當陳沐仔細問起,老西洋大臣便露餡了,他也說不上來怎麼做的,只以一句古已有之搪塞過去。

陳沐也沒想在他身上探究更多,這東西只要知道是有的,那就一定能找到,以後也一定更方便,讓他當即開懷,正逢親兵端茶進來,他伸出手道:“晚輩現在對殷公第三言非常感興趣,依約,殷公凡有疑問,在下知無不言!”

殷正茂這會安心了,也不着急,輕抿了口茶,這才起身指着陳沐這幅‘津門靜海陣地’,面上看着鄭重其事,不經意的挺胸昂首依然出賣了前任兩廣總督,睥睨之間盡是壯志在胸。

他說道:“老夫去濠鏡、軍府島、馬尼拉,發現築城防務都有相似,回濠鏡命人逮來幾個葡夷,問他們攻略各地,是如何建設堡壘要塞,方知夷人精細。”

“此番過來,就是想爲西洋軍府,向陳帥求一副外洋諸國的駐城章程。”

真的是有雄心壯志。

陳沐仔細看着殷正茂,看鬚髮,這真是個六旬有餘的老人;看體魄,稱不上強健也不能說瘦弱;看精神,卻要比許多年輕人還精神!

不過他絕不會懷疑殷正茂的身體能不能禁得住出海——這老爺子在半年前還提劍上馬親率軍兵在廣西平定賊寇,硬朗得很。

殷正茂求的駐城章程陳沐一開始還沒明白,但得知他問過葡萄牙人,陳沐就明白了。

他求的是修築駐紮之城的章程,也就是適用於西洋軍府的要塞設計圖。

一般對葡萄牙人不夠了解的,很難直接了當地向陳沐來要這個,他心道:殷正茂所言不虛,來見自己前是做了充足準備的。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是這個時代海上的先行者,他們先後對方擴張,依照習慣與環境出現其獨特風格的殖民地建築,這其中最分明的,就是被陳沐學來,致使殷正茂想要的要塞設計圖。

“殷公所言,是葡夷在濠鏡修的議事廣場、西夷在馬尼拉修的王城、也是陳某在軍府衛修的衛城?”

“正是!”殷正茂抱拳道:“老夫仕官正在嘉靖年,那是朝廷最缺銀錢之時,我輩殫精竭慮俱有所得,故貨殖之事不必勞煩陳帥;戰事雖缺老練海戰將領,但麾下亦有可用之人。”

“朝廷已將都督張元勳、李錫,及其二人麾下王瑞、楊照、門崇文、亦孔昭等戰將調至西洋軍府,再合海軍講武堂今年畢業學員百名,如今陳帥願調撥銀錢,回去便可購置戰艦武備,以備不虞。”

“大事已有所準備,唯獨陳帥至一處控一地鎮一國的本事,堡壘形制、校場樣式,不甚明瞭。”

陳沐緩緩頷首,他知道殷正茂說的並非虛言,在廣西,殷正茂更改鹽法,獲利頗豐。

過去的廣西的鹽大多出自廣東,經由廣西轉運湖廣,路途遙遠,水情險惡,沿途常被劫搶,鹽商彌補損失,鹽價便要走高。那時候任廣西巡撫的殷正茂就向朝廷建議,手本原話是:令官出資本,歲買鹽三百艘,逐時估消息,收其奇贏。

手本里方案嚴備,有議法守、明賞罰、計工本、造官船、謹防範、限時月、禁私販、明職掌、謹始事九條規矩,每條都非常詳細,說服朝廷允許。

此後每年由廣西衛所旗軍押船運鹽,每條船三百五十包,三百條船一年走三趟,其中三百包爲代廣西省府運送,其餘五十包的利潤爲押船旗軍酬勞,所有官運鹽依然照鹽商的方式在買賣兩省辦理納稅。

就這一個方法,讓久經戰禍的廣西每年多收上兩萬兩白銀,賣鹽的利潤則足夠充實軍餉,爲後續任兩廣總督時多次興大軍平叛供出糧餉。

貨殖的事,確實不用陳沐教,而且陳沐還覺得殷正茂下西洋,沒準比自己做的還好呢。

這個時代真正有才能的官員,是普遍全才,他們的學習的目的是治理世上最龐大的帝國,反過來說也一樣,如果不能治理世上最龐大的帝國,那說明他不是個優秀官員。

而但凡對治理這個古老而龐大的帝國有益處的專業技能,農業、天文、數學、建築、軍事、水利、醫學、經濟、機械,他們都可以會。

經過系統培養、考試後的人才擁有以治國經略爲目的的普遍才能,卻很少具備專業才能,或者說他們所有人都具備時代環境需要的‘專業’才能。

人才的培養目的單一,目的又太明確,那些在既定目的之外的學科既不爲人所知,爲人所知也很難讓人提起興趣。

看着明明垂垂老矣卻發起少年狂,胸有成竹的殷正茂,陳沐感慨良多。

至少目前看來,確實再沒有別人比殷正茂更適合西洋大臣這個職位了。

“堡壘被稱作棱堡,敵攻一面,守軍可自兩面三面還擊,與馬面牆、羊馬牆、曲牆、敵臺、甕城目的一樣,都是守備,但防禦上確實更加完善;城牆更傾斜還在上面鋪土皮,歐羅巴諸國經年戰亂,在防炮防銃戰事中摸索出規律,炮彈打在土上能保護城牆,殷公出海要是嫌難看,可以連草皮一起鋪上去。”

至於城牆爲什麼傾斜就不用說了,早期的衝車後來的投石車,城牆基本上就沒有直上直下的,秦長城都不是。

陳沐講這個已經講得很熟練了,就在兩天前他剛跟前來修造北洋衙門的工科道員講過,還講了不值一遍,還有人專門記下。

“能看出來。”殷正茂表情甚爲苦澀,本就有許多皺紋的臉更是皺得不像個樣子,右手官袍大袖撐着左臂,左手探出袖子指着圖上北洋衙門的棱堡,頗有一番點評的意思,道:“歐羅巴諸國是遭罪了,這東西不遭大罪琢磨不出來。”

陳沐一口氣憋在口中硬是沒出順,咳嗽兩聲迎着殷正茂的眼神正色道:“確實遭罪了,不過這個對城防用處也確實不小,大城意義不大,小城要塞用這種方式更好,再者便是這個校場。”

“濠鏡有、呂宋馬城也有,濠鏡葡人說這叫議事廣場,其實他們是叫做武裝廣場,只是在大明土地上不敢明目張膽這麼叫,如果說要塞是鎮守一地的中心,校場就是要塞的中心。”

“他們每到一地,必先規劃縱橫街道,將周圍地塊以用途劃分街坊,住宅、商業、軍事、港口,街坊正中央則必然是武裝廣場,廣場附近必設鐘樓、炮樓、兵器庫,市政衙門與大教堂。”

“有時還會在廣場周邊增設城牆以做城中要塞,供其軍兵快速集結。”

“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殷公下洋也會經常見到,到時可多多觀賞,下洋意在爲國中輸送金銀及原料,能籤通商條約就以通商爲藉口租借上百年土地,不能租借的就顛覆其掌政者換個能租借的。”

“要是市場已經被人完全佔領或者殖民,別人又不願意讓路,戰爭不可避免,不過……碰到這種易守難攻的堡壘也不必擔憂。”

“打仗嘛,關鍵還是兵力、軍士精銳與後勤輜重上,考驗的是國力。圍他,摸清守軍數量,這年月敢出海搶市場的除了咱都一樣,兵力多的不能打、能打的兵力就不多,一座城堡千八百人頂天了,放下五倍兵力修築工事圍困,繞開堡壘咱生意照做、市場照搶。”

“仗贏不贏不重要,只要不讓別人贏就行,重要的是把市場全攥在大明手裡。”陳沐咬咬牙,擡起一隻手指,對殷正茂緩緩道:“貿易很重要,握住海洋航道就能掌控貿易,掌控貿易,意味着能讓買家多花錢、賣家少賺錢,我們一家獨大!”

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夫第一章 大沽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二十五章 戚帥第一百六十九章 揭竿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九十一章 虎鷹【盟主加更】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談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二百零九章 成本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六十章 鄰居第二百八十四章 羊肉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四十章 讓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第二十章 築港第二章 南洋第二十章 藥匠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六十二章 琉球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四十章 讓路第六十六章 宮廷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二十一章 計劃第三章 狗剩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五章 五月【讀者‘仲權黃家瑞波丘‘生日快樂’】第八十章 剿匪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六十九章 漁利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七十一章 等人第九十章 無用第十五章 思維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三百八十九章 算數第四十章 讓路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五章 白鹿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調兵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四十章 聯軍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十章 不吝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三百三十二章 騰驤第十章 學習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七十章 軍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復仇第十七章 思考第十一章 岱善第一百二十三章 航線第八十二章 仰光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二十七章 鐵廠第二十一章 計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八十一章 學長第八十章 疾風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敵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五十章 屏障第九十章 教官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九十四章 活水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三十一章 志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