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珠寶

bookmark

六艘福船確實爲趙士楨所說,一艘去過西班牙的領航船,兩艘登陸過北亞墨利加麻家港的押糧船,另外三艘有大有小的福船則是南洋先航的珍寶船。

雖然看上去其貌不揚,但自駛入渤海之前,一直跟隨大船隊緩緩航行,直至進入絕對安全的北直隸沿岸才隨領航船一同快速駛向大沽口。

“屬下得了南洋大臣授意,知北洋軍費一日不可耽擱,入渤海便一刻不停,快船駛來了。”

自南洋駛來珍寶船的船長是廣州講武堂的一期學員,見到陳沐自有一股老下屬的親近,一進北洋衙門感慨幾句一年不見校場變了大模樣,便向陳沐奉上南洋軍府發來的船貨單,道:“這單子一式三份,南洋留了一份,剛剛給常吉先生一份,這是最後一份。”

賬目單以圓紙筒上蠟密封,南洋大臣環形私章蠟封完好無損,打開賬目上面寫得簡單,單單一小兩大三條福船,運的貨卻不簡單。

呂宋馬城府鑄大錠銀,封裝二百六十箱,共六千錠,一錠五十兩。

獅子國、唐民島寶石,鴉鶻、貓睛、青紅、瑪瑙各色分裝八箱四匣,每箱大小種類不同,共重四千二十斤。

蘇祿國海珠,依珍奇分裝三匣,每箱大小種類不同,共重一千九百七十兩。

占城國象牙,依大小分裝十六箱,共三十四根;犀角分裝三箱,二物共重七千四百七十斤。

這些東西整整裝了三船,看得陳沐喜上眉梢,待他合上賬單,對南洋船長勉勵兩句,問道:“一路航行辛苦,在北洋稍歇幾日,後面的京運何時抵達?”

“也就在近日了,如今先遣船隊應已自登萊起航,卑職多謝大帥美意,不過屬下是歇息不得,明日便要起航。”船長說着向陳沐告罪,解釋道:“今年緬、升兩府豐收,京運量巨,船運不足,我們這些船長少則跑兩趟,多的怕要跑四趟,眼看大風臨近,趕在風來前回去還能多跑一趟。”

過去海運船艦一趟二百餘艘,這大約是南洋軍府四百料以上福船的所有數量了,如今要他們運送二到四次,那少說也是六百船次的貨運,單單路耗就要耗去五六萬石米糧。

“既然如此就辛苦你們了,豐收是再好不過的事。”陳沐緩緩頷首,又叮囑道:“小心風浪,往返萬里航行兩月,莫要急切航行,小心漂沒。”

“歇息的時間不長,你跟親兵下去,給水夫找營房歇息,所需一應向親兵說明即可。”

待船長走了,陳沐暗自盤算着價值,原本他以爲今年南洋軍府要顧着西洋,恐怕在京運中夾帶輸送給東洋軍府的財貨會少許多,卻不料居然比去年還要多。

去年與今年輸送白銀相同,都是三十萬兩,但去年在貨物上運送的是大宗廣東棉布,其餘多是水泥生料等建材,沒什麼值錢貨物;今年就不一樣了,送來淨是些值錢的大件兒。

“徐公,南洋去、今兩年,可出什麼大事?”

這事別管陳沐問誰,他的幕僚都不會知道,真是他們在北方能知道的事,陳沐肯定自己也清楚,陳沐不知道的,他的幕僚就更不會知道了,徐渭疑惑地問他怎麼了,就見他搖頭說道:“南洋今年送來的貨看樣子像壓貨了,但運來的銀絲毫不少,我覺得像出什麼事了。”

說着,陳沐將貨單遞給走上前的徐渭,讓他過目。

蘇祿是出產珍珠不假,若以大宗貨物易賣,換來上千兩珍珠不奇怪,可一下子弄四千多斤寶石,這個數目已經超出正常貿易的範圍了——不是明商或南洋軍府買不起,而是獅子國根本吃不下等價的棉布或其他貨物。

何況寶石這東西,它和珍珠一個樣,這兩種珍寶都不是直接出售就能獲最高利潤的東西,它們得送到蘇州,那有整個世界最熟練的珠寶加工匠,經他們的手藝加工之後,一兩瑪瑙就能賣到十幾兩甚至上百兩白銀的價格。

同樣還是東南,這些加工好的成品也能最快速度販出,因爲江南纔是大明財富的匯聚之地。

這是能獲利十倍數十倍的東西,還有那些犀角象牙。

陳沐算了算,只要他願意付出五萬兩白銀的代價與幾年時間,這些高拱今年給東洋軍府送來的東西,其價值恐怕在二百萬至三百萬兩白銀之間。

就這單單一小兩大三艘福船。

看樣子南洋是發財了,不然也不會捨得把這些東西送到天津來。

“難不成,是西洋的殷養實已經走到我陳某人前頭,在西洋收穫頗豐?廣西旗軍也並非不堪用啊!”

陳沐磨痧着下頜短鬚沉吟着,突然聽見徐渭猛地拍手道:“大帥,在下應當知道爲何今年南洋運送貨物數量有異了,南洋當是在去年發了筆橫財,不過這財今年才落到南洋手上。”

陳沐聽着來了興趣,問道:“什麼橫財?”

“在下也是猜測,不過多少與此事有關,去年林阿鳳率船隊軍民數千駛離唐民島,於馬六甲以西多行抄掠之事,在下以爲高新鄭興許是效法陳帥,將林鳳所獲賊贓購來?”

徐渭說着又自己搖了搖頭,道:“不……如珠寶、象牙之屬,多產馬六甲以東,若是如此,這批貨物開始應當就在高新鄭手中,去歲將之賣出,夷商於馬六甲購入,又逢林鳳船隊搶奪,再販回給南洋,若是如此,這批貨送到北洋也就說得通了。”

“怎麼個說得通法?”

陳沐並不覺得這個猜測說得通,高拱完全可以再把這些東西賣一遍,再讓林鳳搶一遍,竭澤而漁,多有意思?

別人不知道,高拱不會不知道,隨大明於西洋設立軍府,一定會進一步擠壓葡萄牙在那片海域的生存空間,雙方交惡是早晚的事,不必那麼吝惜友誼,更不必過多考慮長遠。

這是大明,百姓思念老婆孩子熱炕頭、國中富裕自給自足、政策隨一屆首輔上任朝令夕改、只有天知道什麼時候又會禁海的大明!

思慮什麼長遠?

一票、一票、又一票,專找大的橫財幹下去纔是硬道理,搶一兩銀子都是賺的。

搶空了再琢磨長遠也不遲,反正論經營、治政能力,農業、水利科技,大明能甩開別人北京到南京的距離。

“西洋還有殷公,想必南洋大臣也不好再拿這批貨出手,要麼自己販入國中,到時說不好還會被西洋大臣奏上一本;要麼,就只能送到北洋了。

“好像是說得通了,不過別管這貨是怎麼來的,到我手裡就別想再出去了,誰要都不會給的,這是我東洋三年軍費。”陳沐說着站起身來,轉頭道:“勞煩先生跑一趟,自北洋調千騎看護這批貨完好無損地運入軍府,我去見從西班牙回還的使者。”

“萬事俱備只差戰船,厲兵秣馬,陳某終於能去墨西哥了!”

第十一章 四洋第一百二十八章 相好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十二章 重視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整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一百一十三章 倒爺第三十二章 金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截擊第五十八章 轟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十九章 圖紙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七章 一騎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拆家第四章 速報第四章 伏擊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七十二章 亞念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九章 衝鋒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六章 倭婆第三章 欠款第四百零六章 流放谷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一百一十三章 財權第二百八十五章 傻子第七十章 板升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二十七章 瘋子第十六章 眼鏡第四百五十六章 國策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六章 試射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十一章 彈劾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九十二章 脫繮第一百章 船舵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第六十四章 海波第四百四十二章 保護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六十二章 煩第一百零一章 機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七十七章 裡甲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二十二章 租借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六章 何方第二十一章 計劃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五十章 增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九十七章 君瓚第二百零五章 消失第十三章 廣城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十七章 聯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三十四章 去信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九十章 草蓆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第十八章 紫杉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三章 好吃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十九章 圖紙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一百二十八章 相好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二章 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