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

bookmark

“我想在起航前做許多事,但有些事也要離開後才做,你的心動了,但我就不告訴你。”

陳沐表情嚴肅地指了指鄒元標,隨後對餘下四人道:“等起航你自會知曉自己要去做什麼。現在是你們四個,諸位對亞墨利加所知甚少,就連陳某其實也知道不多,甚至已踏上那片土地的麻帥亦瞭解不多。”

陳沐已經不必再與鄒元標說什麼,因爲鄒元標想的事情與他想事情的出發點陳沐都已經瞭解。

他上奏疏是因爲他的心動了,而本性又堅定地告訴他這樣做是對的。

他快樂而又沒有負擔,是因爲先前他的身份是觀察政務,便盡心觀察政務,如今的身份是受北洋節制的亞墨利加縣令,自然就只想亞墨利加縣令的事。

這便是所謂的旁人砍柴想着挑水、挑水想着燒飯、燒飯又想着挑水,他砍柴只想砍柴、挑水只想挑水、燒飯只想燒飯。

陳沐知道鄒元標的心理極爲健康、智力發育完善,這也就足夠了。

其他的陳沐用不着,自然也不用去在乎。

“我們知道的,是北亞墨利加離大明在滄海的海岸線很遠,那有不小於大明的土地、至少千萬人口,而且是和我們長相相似的人,朝廷的內在問題自會緩緩解決,但那片土地能像南洋一樣解決需多大明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

滄海就是東海,在現在也能用來指代滄溟宗,所謂的滄溟宗並非陳沐的說法,而是原本就有的說法,滄溟一詞多見鄭和時代,意思其實就是‘大海,還特別深。’

加上宗,就是最大、最深的海。

他們知道南洋,儘管朝廷重新出海僅幾年間,而且這項國策的起始還源於當年一個小總兵,但數年之間已經成爲國家必不可少的國策,南洋軍府以一種過去很少嘗試的方式存在,即軍、政、商一體,每年向朝廷輸送大量利益。

而朝廷所需要的,不必付出分毫政策上的影響,一切都能在軍府內部完成供給。

向朝廷輸送的利益對民間而言並不重要,但民間越來越多的商賈已參與其間,在軍府每獲得一處降服地,便有更多物產經由商賈運回國中,從這一方面,完全扭轉嘉靖朝開始的整個帝國對大海更加內向的情況。

嘉靖朝是海商既爲海盜,故倭患難止,萬曆朝則是海盜也是海商,在海上擴張政策下,官府與民間的利益指到一處。

至於說真正對民間造成什麼大的影響,幾乎少之又少,但真實的影響力卻大到方方面面。

得益於南珠與獅子國寶石大量涌入市場,人們佩戴的珠玉寶石的習慣日盛;江南、閩廣一帶宴會更加豐盛,人們可食的種類越來越多;棉布等諸般物事的價格更加低廉,更高的生產力正由廣東、蘇杭向各地擴散。

在生產力升級這方面,商賈比百姓有更高的敏銳嗅覺,早在廣州蒸汽機還賣不動要靠官府強力推行時,便已有徽商來試着購置,但他們不是拿這個來織絲,是用來印書。

所有改變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隨海上擴張富起來的一大批人。

走投無路的小人物帶親戚朋友七八個人,賣了田地借遍親朋,購一艘百料小船,隨便拉上一船什麼貨物,出海遠航。半年一年後不知從哪個角落衣錦還鄉,購置田宅娶妻生子隨行皆富裕,搖身一變便成了購取船引成爲家資成千上萬,能在月港發船的大商人。

這種故事流傳在沿海每個角落,成爲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但真要讓這五名進士出身的人細細說來真正的‘南洋’是什麼,他們不知道,誰都不知道。

至於大東洋、亞墨利加?每個人臉上都透着迷茫。

“首先,那裡千萬人口會有許多國家,也許不能說國家,因爲其發展極爲落後尚處矇昧,現在歐羅巴人已經大舉登陸,他們把那的原住民稱爲印度人,是看了前朝的書,以爲那是印度,離大汗只有一步之遙了。”

“因爲歐羅巴人有兵器,在大部分情況下強於當地土民,掠奪、奴役當地人,用他們織絲、開採、伐木、挖掘,賺取大量財富以充實國力,我要說的不是大明會解放當地土人,諸位過去也並非撥亂反正。”

“儘管我們確實會解放他們,確實會撥亂反正,但這不是東洋軍府的職責於使命,因爲在此之前,等待我們的是危險。”

“麻帥的軍兵自北方向東探險,趁海水結冰登陸亞墨利加的北部冰原,缺少取暖衣物與食物,死傷者十之六七,超過一年時間都掙扎於生死之間,如今向南遷徙,纔有方寸間的立足之地,若以中國辯之,他登陸的是瀚海,此時已定居塞北。”

“御馬監的陳公公率船隊向麻帥運籌輜重,返航時我們得到了其北部沿岸的小部分測繪;廣州講武堂的楊君瓚自朝廷簽訂明西條約後隨船隊航往歐羅巴,回來時帶回大量沿岸航線,其土最富庶的地方已被歐羅巴人搶佔一空,所以你們纔看到北洋騎兵夜行操練。”

“那片土地就那麼大,歐羅巴多個國家搶奪蠶食之下,剩下的都是沒有多少利益的窮鄉僻壤,我們比他們晚幾十年,此時想分一杯羹,一定會發生戰爭。”

“而且那邊還有天花。”

五人面色各異,但出乎陳沐意料的是凍餓、戰亂與疾病並未讓他們面上露出絲毫畏懼,有的只是更加慎重,甚至陳沐的話似乎還讓他們下定了決心。

幾人互相對視,沈思孝抿着嘴脣緩緩拱手,道:“但是陳帥,那裡有白銀,是有白銀吧?”

五君子各個極爲認真地看向陳沐等他回答,陳沐笑着點頭道:“對,那有白銀,不但有白銀,還有數不清的利益所在,土地可以用來耕種、樹木能砍伐做船、礦山可挖掘,你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再回到朝廷,但只要在那好好做事,哪怕將來不做總督,也能讓三代衣食無憂。”

沈思孝先是搖搖頭,隨後又重重點頭道:“銀銅必爭,朝廷鑄幣不可流於外,祖宗有言: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陳帥放心,其地土民自由我等教化,征戰之事還仰望陳帥!”

這話說得陳沐啞然失笑,你大爺,我跟你聊利、你跟我聊義,拿誰當小人呢?

不過說的確實是正事,白銀已進一步成爲國家默許的貨幣,鑄幣權決不可流於國外,

他笑道:“當地土民是可以教化的夷狄,奴役他們的則是禽獸,我們要趕走禽獸教化他們。接下來包括在船上的幾個月,你們要學好通譯以及學幾本軍府已翻譯好的書,接種牛痘還有求生、游泳、銃術以及飲酒飲茶。”

“青梅酒和喝茶,對海上航行有好處。”

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十章 遇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三十四章 大風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後悔第二十四章 狠毒第六十一章 編書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十七章 局面第三章 直房第五章 白鹿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整第五十六章 烽火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十九章 傻瓜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四章 關銃第六章 工期第六十五章 浪費第七章 斷糧第六章 毒打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斬棘第二十章 軍堡第八十三章 構圖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第三百九十三章 菸草大亨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寶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八十三章 陳學第三章 好吃第七章 斷糧第七十二章 奪地第二十五章 海寇第八十章 夜襲第三十三章 馬車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九十章 草蓆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三百七十六章 車營第二百八十一章 震撼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斷第二十九章 餓死第九十一章 奉上第三百四十章 博弈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統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六十五 換鐵第四章 鳥銃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茶館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一章 三司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九十三章 病態第八十九章 絕境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五章 白鹿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罪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一百零四章 搖旗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八章 鞠躬第三章 直房第九十一章 虎鷹【盟主加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調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夫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十六章 離朱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三百五十一章 攙和第四百七十七章 就不第九十章 雞肉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一百一十一章 隱歧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十八章 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