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聯軍

麻貴稱他們爲伊族人,只是因爲他聽見他們在追擊中喊伊,其實他們有自己的名字,叫內子陪兒子。

嗯,邵廷達是這麼音譯的,老婆孩子,很好啊!

雖然人家本身不是這個意思,可他覺得這個族名好,非常戀家,男子漢大丈夫,不疼老婆孩子怎麼行?

他們喊伊,其實是在說‘你’,想讓麻貴手下那個騎兵停下,站那兒不動讓他們用弓箭射。

“你是說,西班牙人曾騎馬攻擊他們,所以他們看見騎馬的人害怕,又因爲你在這,所以一開始他們很欣喜還奉上禮物?”

部落村莊的長屋裡,邵廷達拿着盛滿糖漿的陶碗對長腿熊問着,這種糖漿是原住民採集當地一種樹木的汁液後蒸煮做成的。

周圍的原住民在長屋中火堆旁圍坐,他們聽不懂邵廷達在說什麼,就連學過漢語的長腿熊也一會迷茫一會猛地點頭,二人交流三分靠聽七分靠猜。

“西班牙還打我們,狀元橋沒了。”長腿熊說着臉上並沒有悲傷,道:“鄭屠讓長腳熊找麻貴,怎麼找麻貴?”

“你是想問,麻貴在哪?”

邵廷達喝着糖漿哈哈大笑,擡起二指擺着指向長腿熊道:“問得好!我就是來找麻貴的,迷路啦!”

“不過不必爲此憂慮,你是鄭屠的人,鄭屠是麻貴的人,麻貴是俺哥的人,你們也都是大明的人。”

邵廷達挺有邏輯,拍拍瓦罐,又指向長屋外面,道:“糖水不錯,我看外面有水井,我的船要補充淡水,免得你們驚慌,你們出點力氣,幫我把水擡到岸邊。”

“這的天氣不算冷,我們在岸邊小住幾日,讓船上水兵輪換着到岸上歇歇腳,你們點起兵馬,跟邵某艦隊水陸齊進,我們去把狀元橋拿回來。”

邵廷達說着,轉頭對黑雲龍道:“嘁!俺還當麻家兄弟在這兒吃香的喝辣的,不曾想爲俺哥吃了不少苦頭不說,還要被那小西夷欺負。”

邵廷達不知道麻貴在這兒過得是什麼日子,只是在國中聽說麻貴過得不算痛快,手底下兵死的比他在南洋接連大戰還多,自己還被朝廷追封當了一把活死人。

那些他都能理解,唯獨這看起來新收的小弟還沒拉夠關係就被西班牙人剷平這事他腦子實在接受不了。

太憋屈了吧?

想想他們南洋軍府大明宗藩軍,戰船火炮銃隊矛兵,那是個什麼光景?再看看這邊,鳥銃火炮是一杆沒有,兵甲也才勉強算作二領,弓兵矛手,最過分的居然還有石頭兵器。

唯一能讓莽蟲看上的,大約就是老婆孩子族數量衆多士氣高昂的戰士們了。

自被推舉爲戰爭領袖的部落長老向周邊部族發出集結命令,北方十餘個村落在幾日裡陸續派來半數獵隊參加進攻,南方更多部落則將人手集結在他們南下的必經之路。

他們衣甲簡陋,大約十個人才能勉強湊出一副沒有鐵甲片的棉甲,更多人穿着毛皮衣甲,有些還在外面鑲上木質或骨質來增強防禦。

兵器倒還不錯,石矛骨矛是肯定不行,但大弓做工精良、臂力強勁,如果不是那些骨箭簇,還是能入邵廷達眼裡。

吃了兩天炙野牛肉的邵廷達一度懷疑這種箭頭很難傷及體態龐大而毛皮厚實的野牛,後來長腿熊幫他解除了這個疑惑。

在狩獵活動中,他們的弓力量很大,兔子、野狼都逃不過老練獵手的伏擊,但石質、骨質箭頭畢竟殺傷有限,並不能用於對付熊、野牛這種皮糙肉厚的大型野獸,射上十箭至多有三箭能碰巧刺破皮肉留下血跡。

在大型野獸的狩獵中,長弓的目的在於能令野獸驚慌,他們會選擇在冬季找相對瘦弱、落單的野獸麻煩,那個時候它們的毛皮長得最好。

用長矛、弓箭合圍驅趕,把野獸趕到預設陷阱,一切才手到擒來。如果情況不妙,就需要長矛手們性命相搏,長弓沒什麼用處。

一個百人村落,冬天只要能獵殺三頭野牛,配合儲存下的備冬食物就足夠撐過整個冬天。

莽蟲拿着敲制簡陋的鐵箭頭把玩着,這的人很會利用火,他們把河裡撿到的石頭燒製,有時會有鐵,但他們不知道哪裡有鐵礦,即使知道也不知道該如何開採。

只要一批鐵箭頭的到來,這些只會射準的獵手戰鬥力便能猛地向上拔一個臺階。

看到原住民戰士穿的棉甲,邵廷達可算知道在林來島一戰中那些西班牙士兵爲何顯得有些不堪一擊了。

在這片土地上,明軍來之前西班牙人的敵人是原住民,面對原住民的兵器,用陳沐的話說,鐵甲的防禦已經溢出了。

人們會在什麼情況下放棄鐵甲呢?

一個是除非你穿的鐵甲厚重到走不動道依然擋不住銃膛中射出的鉛丸;再一個便是隨便穿個厚衣服敵人就很難傷到你。

這一時期亞洲西班牙人面臨的情況顯然是後者,

短短數日,村落周圍便聚集起一支四百餘人的獵手部隊等待與邵廷達部一同向南進發,在他們之前兩支百人規模的原住民小隊已向沿途各部分散,召集各部族人蔘與進這場爲爭奪狀元橋而發起的戰爭中。

並不是過去麻貴認爲的‘伊族’或如今邵廷達腦海裡的‘老婆孩子族’有這麼多士兵,而是作爲沿海最強大的部落,他們就像一道大壩,攔住向北擴大領土的西班牙人。

在他們南方,數不清的部落原本都定居在墨西哥北方不遠的地方,直至二三十年前才從那邊被西班牙人驅趕,被迫向北遷徙。

如今有機會能打回去,儘管他們知道戰爭的目標是狀元橋,但至少這也算一個開始。

不過就在一切準備就緒,長腿熊向邵廷達的船上搬上十桶糖漿,海陸軍準備開拔時,一位不速之客的到來打斷了莽蟲想要集結原住民向南進發的念想。

並不像邵廷達麾下又帶馬船又帶輜重船集結出一支擁有二十餘條船的艦隊,來人船艦隻有九艘。

一艘八百料大鯊船作爲旗艦,緊隨其後七艘五百料常規大鯊船、一條福船攜帶輜重,九條戰艦的規模在戰力上並不比邵廷達戰艦差到哪裡去。

付元來了。

第二百九十章 銅甲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一百八十三章 工具第一百零三章 食譜第一百七十四章 烏合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九十章 番薯第四章 伏擊第十九章 志向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一百零九章 防務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三章 黑話第八十四章 置換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一百二十三章 航線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八十章 準備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十四章 羔羊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四百四十五章 三菌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八十章 女婿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第三十四章 去信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高第二十九章 海盜第七十九章 霹靂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十五章 思維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七十一章 等人第三十章 襲擊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第一章 懸賞第九十章 無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歸途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二章 佳音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九十三章 如鬆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三百七十七章 炒花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十六章 萬歲第十四章 狂病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高第二百三十八章 進取第一百零七章 進士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四百零四章 計算第九十五章 會戰第四百零三章 母系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二百九十五章 餵魚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二百七十九章 座標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三十六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