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太一

bookmark

萬曆六年五月十八日,新大陸西海岸燥熱的空氣彷彿能引燃一起,明朝東洋軍府與新西班牙捍衛國王榮耀與土地的貝爾納爾軍在整個西海岸經歷漫長對峙後全面開戰。

也同樣在這一天,自西班牙直布羅陀駛來的龐大艦隊經由古巴哈瓦那駛入墨西哥灣,氣派的西班牙大蓋倫船上阿爾瓦公爵指派穿戴整齊盔甲的貴族乘坐小船靠岸,命令港口騎兵向二百公里外的墨西哥城發去消息。

“在見到貝爾納爾之前,我與一萬名來自馬德里的戰士不會登陸,他必須在一週內給我合理的解釋,究竟事情爲何發展到與明國開戰這一步。”

老當益壯的阿爾瓦公爵已經做好準備在船上再漂泊一週,以表達王室對貝爾納爾的不滿,他對身旁跟隨的小貴族說道:“國王陛下讓我來解決與明國的問題,在我們啓程時葡萄牙人的軍隊也正在準備啓程,我們要逼迫陳沐議和,然後發兵里斯本。”

兵力上的捉襟見肘令老公爵心急如焚,帝國處處糜爛,甚至連調集兩萬軍隊都變得極爲困難,甚至無法在短時間裡湊出能讓另外一萬軍隊遠渡大西洋的海船。

不論是等待塞維利亞、巴倫西亞的港口新造戰船還是直接從尼德蘭調撥都等不急,偏偏還要四處用兵。

國王爲他準備的另外一萬軍隊只能散佈在塞維利亞與梅里達之間,以求等他的船隊返航進攻里斯本時能在一個月內攻破邊防佔領里斯本。

順利的航行讓每一個水手與陸軍都誠心實意地感激神明恩賜,大半航程順風讓他們的航行時間縮短了至少一週,甚至到現在由四十條船組成的艦隊中還沒有幾個人患上壞血病。

之所以沒有幾個,是因爲有人在上船前就已經有壞血病了。

舊大路的貴族對新大陸的一切往往都帶着說不清道不明的傲慢,儘管他們吃穿用度都離不開新大陸,可傲慢依舊。

被派遣登陸的小貴族也不例外,帶着頭頂鐵盔的扈從與單衣麻袍的僕人,划着一艘小艇趾高氣揚地在登陸後以審視的目光看着這座最早被征服的港口。

因爲沒人來迎接他,更使得小貴族對此感到不滿,以品頭論足的口吻連帶着將在這裡工作的西班牙人評價爲‘懶惰的’、‘不忠於職守的’蠢貨。

耐着性子叩響港口居民的房門,詢問這的人去了哪裡,卻被緊閉房門的混血女主人告知港口所有能拿起兵器的男人都被徵召去和佔領墨西哥城的敵人作戰的答案,令小貴族背後的涼意從腳底冒到頭頂。

“墨西哥城被佔領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阿爾瓦公爵再顧不上什麼矜持,在短短三分鐘裡下達無數條命令。

身披重甲的西班牙輕騎兵自道路向西方的墨西哥城方向偵查,以確定前線作戰情況;四個步兵連隊、三個火槍手連、一個騎兵連入駐港口修築工事,還派出兩隊騎兵向南北方向的城鎮與歸附印第安人部落下達徵召命令。

除了港口加強防務,阿爾瓦公爵同時還向西印度羣島派去船艦,古巴哈瓦那與聖地亞哥、牙買加的西班牙城、海地島、聖胡安等城市發去戒嚴命令。

“一週,一週內我必須知道墨西哥城的情況有多糟!”

在征戰數十年的西班牙老將、同時期最傑出的司令官看來,墨西哥城陷落的情況對西班牙非常不利,甚至還不如直接在談判中把這座城送給明朝。

這就好比林道乾的鳳凰港或麻貴的麻家港被襲擊,對大明京師而言不會有任何問題,可一旦呂宋馬城亦或軍府衛島被攻陷,消息傳至京師立刻就不一樣了。

既無上帝視角還受限於傳播過程中的時效性,對阿爾瓦公爵來說,墨西哥城淪陷就意味着他必須將掠奪沿岸一切屬於或不屬於西班牙的城鎮,把所有財物、人口、武器裝備轉移到西印度羣島上去。

如果墨西哥城都淪陷了,那他這一萬軍隊即使全部填入新大陸也不能解決問題。

眼下能決定這一切的,是他對局勢的判斷力。

有趣的是阿爾瓦公爵同樣選擇港務官邸當作臨時的指揮所,對敵兩軍的指揮地點都在這座建築中,建築風格、顏色、佈局幾乎完全相同,只不過一個在西海岸,另一個在東海岸,相隔五百公里。

閣樓上掛着過去港口主人祖先的側身畫像被取下,反扣着擺在阿爾瓦公爵面前,這幅繪於十三世紀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時期的畫像比人們想象中還要名貴得多,不過此時此刻,它只是老公爵的一幅畫布。

除此之外毫無意義。

老公爵閉上雙眼,他的腦海中浮現出戰火熊熊的突尼斯港口,那是他作爲查理五世麾下司令官遠征時最深刻的記憶,隨着突尼斯港口的模樣逐漸清晰,老公爵手上不停,在裝裱半身像的背面木板上畫出準確的新西班牙道路圖。

這是亞里士多德的聯想法,流傳過整個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基本上快要被遺忘乾淨,如今除了一些家學淵源的貴族在年幼時曾以古老方式受訓之外,只剩下一些異端以新的方式使用。

比方說受東方哲學影響視‘太一’爲萬物之源的新柏拉圖主義者與實屬異端的赫爾密斯密教信奉者們,他們把星圖來作爲助記圖像,以此也來加身自己對宇宙的理解。

當道路圖被繪出,很快阿爾瓦公爵就得出結論——明軍攻陷墨西哥城,說明阿卡普爾科、巴爾塔港、塔斯科城與德克雷塔羅中必然有三座城被明軍佔據。

而他面臨的情況則是必須要先收復龐大且人口中多水路繁雜的墨西哥城,才能繼續在其他幾座城鎮與明軍進行拉鋸戰。

儘管心急如焚且議和是必然,但阿爾瓦公爵已經給自己立下堅定目標——議和絕不是投降,他不但不會投降,還要在議和的過程中從明軍手中依靠軍事手段奪回幾座已被佔據的城市。

好在,登陸的第二日,由西面傳回的情報證明了事實比他想象中要好得多。

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十五章 陳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十三章 神威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十四章 記功第三百六十三章 歪才第三百零六章 馳騁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三十七章 銀山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四十五章 爺們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二百一十九章 選擇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第三百三十二章 騰驤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四十三章 分田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發愁第十章 不吝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二百八十六章 汗國第三百七十七章 炒花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六十章 廣海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倒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第三十九章 木津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二百一十三章 搗亂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九十章 番薯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六十一章 編書第十六章 雙倍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七十九章 會議第九十四章 活水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十八章 祖法第二百三十八章 進取第一百三十七章 瓦剌第九十四章 賭博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三十六章 北山第十一章 寶船第一百八十一章 奧斯曼第五十四章 火箭第三百七十四章 東北第四百五十章 呼嘯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七章 千均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脾氣第二百八十一章 震撼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賦第六十章 彈劾第九章 艦隊第五十六章 發熕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二百二十六章 覺悟第九十三章 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