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結餘

bookmark

陳沐沒啥作秀的想法,這就是收攏人心的常規操作。

北洋軍閥還知道手把手的給兵發餉,陳沐自然也知道。

但憑本心去說,他認爲手把手交給旗軍糧食的作用,無非也就像後世小公司領導當面把工資轉給急需用錢的員工,效果不壞,但也好不到哪裡去,畢竟從心裡說,這些田地是旗軍種的,他們理應拿到自己應得的那份兒。

至多不過是豐收了,陳軍爺討個好兆頭。

但實情則比他想象中好上太多,陳沐召集旗軍,五十戶旗軍全部到場不說,一聽總旗頭季稻就要給每戶發十石軍糧以供吃食用度,拖家帶口的餘丁也來了不少。

十石糧食不多,剛夠讓普遍四五口人的旗軍一天吃上兩頓飽飯。

問題就出在陳沐的‘理應’,與旗軍的‘理應’,在認知上是有偏差的。

新江南岸浴血拼殺歸還的年輕旗軍站在面前,胸膛腰板挺得筆直,榮耀得漲紅了臉,學舌般地喊出‘願爲總旗肝腦塗地’;老邁的旗軍哆哆嗦嗦看着陳沐命人將十石不摻沙的軍糧放在大車上壓得馬兒都走不動路,吃夠了苦頭的褶皺面容老淚縱橫。

更不必說餘丁婦孺哭成一片。

在生而爲農奴的他們眼中,關於糧食、關於錢財、關於世間一切的享受與好事,也關於他們自身,是從來沒有理應的。

而是恰恰相反,他們理應吃苦、理應受累、理應挨餓受凍,也是理應寒冷的冬季捨棄自己漏風的小屋去狗窩豬圈抱着牲畜同眠。

活下來,活下來纔是最大的理應。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奢望。

半年的頭季稻能發下十石,哪怕後季發的少些,五六石,都要比往年發的最多的時候多!

“好事嘛,別哭啦。”

糧發的太多,五十戶旗軍足足發了半日,到幾近傍晚時糧食才發完,旗軍依然感恩戴德地等在總旗衙門前,陳沐還要幹一件事。

儘管一日發出去五百石糧,但陳沐還是要接着發下去。

“軍糧,陳某發足了,這是因爲今年出征,旗軍英勇奮死,總旗滿編出去,只回來二十多人。從明日起又要每日操練,這些糧是給你們家眷,讓餘丁沒有後顧之憂。”陳沐看着列陣在前的旗軍,大聲道:“所中還有旗軍當賞!”

陳沐這麼一說,旗軍恨不得把耳朵都支起來。

還要賞?

“還要賞,老鄭,去年安遠驛,進洞挖土的餘丁,每人五石糧,發下去!”

話音一落,低下旗軍與餘丁們便竊竊私語起來,陳總旗讓人在洞裡挖土的事,在總旗下不是秘密,所有人都知道,但除了最早陳小旗帶的十個旗軍,其他人不論旗軍還是餘丁都不樂意去幹那種事。

就算被強拉着去了,也都是磨磨蹭蹭,出工不出力。

熬硝是出大力氣的活計,沒有旗官彈壓,就算新硝洞有三倍之前的人手,也只能做出略有不足的成果。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而陳沐知道旗軍餘丁最想要的是什麼,要糧。

“去年他們熬出兩千斤硝土,今年的大洞,你們接着挖,等到明年開春,陳某看你們三十多餘丁能挖出多少、熬出多少,如果是四千斤,一樣每人賞五石糧。如果五千斤,每人賞六石糧!”

陳沐剛剛說完,下面旗軍便繃不住了,有人高聲喊道:“總旗,俺家也去!”

“我家也去!”

這比先前二十石糧還能調動旗軍餘丁的積極性,陳沐露出笑容,壓下旗軍的呼喊,道:“彆着急,農忙還沒過去,等農閒了,今年冬天應該還有事讓你們做,到時候你們不避事,陳某就不吝賞賜,誰給陳某出力,陳某就讓誰活得像個人樣兒,懂嗎!”

“這話,就有人不愛聽了吧?什麼叫人樣,嗯?”陳沐笑笑,揮手掃過隊列最前的五名小旗,道:“陳某的小旗,以前都是軍戶,只要餘丁聽驅馳,陳某就給你們賞糧,保你們吃飽不挨餓受凍;只要旗軍敢死戰,陳某就保你們加官賞銀,絕不吝嗇!”

“都聽懂了?散了吧!”

陳沐揮手驅散旗軍,一衆旗軍千恩萬謝地離開,他叫住邵廷達等人道:“你們在衙門等會,正晏和俊雄跟我去趟鳳凰街——奇邁啊,沒你事了,先回去歇着,明天帶人帶銀子走趟廣城,買七八匹戰馬、五頭水牛回來。”

兩名小旗官領命離去,隨後親兵備馬,陳沐帶着倆刀手搖搖晃晃的踱馬前往清遠城鳳凰街。

他現在算是明白,爲什麼過去歷史王朝更迭,最終原因都能找到土地兼併上頭去。他在清城千戶所有三百畝最好的上田,不需繳納賦稅,因爲這三百畝的田地是平攤上另外四千七百畝軍田裡,而這三百畝沒有賦稅的私田,一季稻給他帶來四百石糧的收入。

二季稻因土地肥力下降,普遍收成要低於頭季,但他有鉀肥,情況要稍好些。

這意味着三百畝土地,能給他帶來每年五六百兩銀子的收入。

不需賣命,卻比賣命賺的多的多!

他帶兵在新江畔同叛軍打生打死,不知殺了多少人,最終落到手上的獎賞,能有五百兩?

這樣的利益驅使下,哪個有權勢、有財力、有土地的人,不會被動地去兼併土地?

更不必說百戶所今年頭季稻已經結餘千石軍糧。

但陳總旗不是別的王總旗、李總旗,陳總旗所在的百戶所也不是王總旗、李總旗所在的百戶所。

喝水,不能忘了挖井人。

所以陳沐要在這個黃昏驅馬趕去鳳凰街的白氏大宅,他必須要去告訴白元潔,白副千戶對衛所的安排或者說人員制度上的小小改革,行得通。

他旗下結餘千石軍糧,旗軍幾乎脫產,餘丁能吃飽飯,就是最好的證明。

旗軍頂過去兩個衛軍的戰力,餘丁做兩個餘丁的農時,當然也吃兩個人的糧。

把原本被衛所制廢弛的空餉再讓旗軍吃掉,就能給衛軍帶來質的變化。

但陳軍爺摸黑叩響白氏大宅的行動,卻註定要撲個空,白靜臣跟老張家的百戶張永壽,倆祖上幾代做過清遠指揮使的軍官早就前往廣州府爲他們三個人的戰功升官大業忙碌去了。

陳沐只能給白七留下口信,讓白元潔一回來就派人去安遠驛尋他,星夜趕回矇頭睡個大覺。

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一百二十八章 相好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十二章 蒸汽第八十九章 鼓腹第六十章 廣海第十九章 攻玉第十二章 三月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洋邏輯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一百五十五章 歸心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四百三十四章 兵力第七十章 賑濟第六十三章 收拾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十一章 寶船第六十二章 琉球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高第三十章 營房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十九章 道德第四百一十章 明鏡第四百零三章 母系第九十七章 伏擊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二百七十三章 乾瞪眼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一百二十一章 困獸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五十五章 龍擡頭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六十一章 雲南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五十三章 蠻獠第八十五章 吃奶有功第八十二章 代筆第三百七十七章 炒花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三百六十四章 軍民第九十二章 殘兵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八十章 準備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十章 送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六十八章搶掠第七十章 寒毛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十六章 眼鏡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十七章 乘涼第十八章 告狀第十四章 記功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四章 杉木第一百三十八章 吹灰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賽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十五章 毒物第六十四章 練兵第八十章 夜襲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九十六章 衝鋒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四十章 讓路第十四章 狂病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十五章 愚蠢第六十九章 祭天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三十五章 消失第十八章 告狀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一百零六章 星辰第八十一章 學長第二十四章 行軍【盟主‘厚朴1‘加一更】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三百零四章 隨便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