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

bookmark

張居正和海瑞的爲官理念不一樣,儘管他們一樣在避免貪官污吏、一樣厭惡土地兼併,但在根本上,他們的理念差距太大。

海瑞是教科書式的官吏,在嚴格恪守傳統道德之外,他還擁有高超的施政手段、無與倫比的變通與嫉惡如仇的勇氣,但他不能當首輔、當宰相,他是第一流的官員,卻沒有協調、統領百官的能力。

張居正呢,才華不必多說,整個大明朝能超過他的人沒幾個,不重私德,甚至在他的位置上私德都是爲政治服務的。

他的爲官之道與私德無關,更像是外面餓殍遍野,你做官的就算整天喝清水吃爛菜,也不是一個好官;治下百姓富裕家有餘糧,你做官的就算成日大魚大肉聽歌賞曲兒依然是個好官。

但從陳沐自己來說,他覺得兩種人都不壞,尤其具體這兩個人,他倆都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不過區別在於前者活着時常受罪,死了纔會爲人稱頌;後者活着爲人稱頌,死了纔開始受罪。

鄒元標興沖沖的腳步聲由遠及近,這個明朝進士已經習慣東洋軍府亞洲經略對他相對輕鬆的態度,罵一萬遍也不真生氣,禮節上更爲隨意,人還沒進屋子聲音便已經來了。

“大帥,小縣已籌糧草六萬石,只要再從西夷那訛上十二,不,十萬石就能撐過這次……”

陳沐眯起眼來看着鄒元標,這個傢伙最近越來越飄了,你看他用的詞兒?訛?

什麼叫訛?

朝廷的事能叫訛?要不是海瑞在這兒,陳沐就得讓他的親兵打聽打聽最近常勝知縣都跟誰混在一起了。

鄒元標年輕的臉上帶着無與倫比的喜意,推門進來見還有客人聲音才戛然而止,看到客人一身緋袍也沒太大驚訝,笑眯眯地行個禮,言語輕鬆得很:“學生鄒元標,常勝知縣,見過大人。”

海瑞拱手:“海剛峰,有禮了。”

陳沐親眼所見,鄒元標的臉在那一刻閃過一萬種神情。

放到一半的官帽重新扣回漸顯禿態的腦殼上,張揚的小手兒慢慢縮回袖子裡、微微探着的肩膀緩緩板正、邁出官袍下襬的皁靴一寸一寸地回收,直至整個人看上去變得端莊、得體。

人的名樹的影,鄒元標一下就老實了。

“學生不知海公當面……”

話還沒說完,就被陳沐擡手止住,指着一旁椅子道:“老實坐好——海公,我還有幾天時間?”

海瑞並未責怪活潑的鄒元標,也沒直接回答陳沐的問題,反而問道:“方纔老夫聽起來,陳帥是打算向西夷購置糧草?”

二期運來軍兵都還在金城,海瑞是自己先過來了,陳沐現在對金城的事極爲上心,尤其在知道海上發生情況的來龍去脈之後,他更擔心那些百姓聚在金城或將來聚集於常勝會出什麼問題。

“是,縣中所具糧草不足,不單單用以供給百姓,我本部旗軍的糧草亦有不足,西人佔有大片土地,他們的糧食一定有所富餘,買來正好渡過此次困局。”

陳沐說着緩緩搖頭,苦笑道:“只怕西人存糧亦不太多,若不能足我百姓之需——此次朝廷發四省遊民,着實令陳某有些,有些措手不及。”

誰能想到呢?原本等着七八千小一萬人的北洋二期旗軍,盼星星盼月亮可算來了,結果烏泱泱要來十萬人,這誰受得了。

“陳帥如此憂慮,老夫可爲軍府分憂。”

“貿然涌入百姓三萬戶定會稍有混亂。金城吳知縣已與老夫商議,留百姓六千戶入籍;另發百姓三千戶各依口數給米糧一石,命其隨麻帥向東開拓三鄉,另有五百爐戶,被吳知縣安置在金城探出的礦上。”

陳沐眼中的大問題,在海瑞眼中只是小問題,轉眼便將近一萬戶百姓安置於金城。

“即便如此,數日之後仍有兩萬餘戶百姓陸續抵達常勝縣,屆時便需勞煩鄒知縣,準備米糧六萬石備下,三萬石發於百姓、三萬石留於縣府。”

“另外此地炎熱,還需陳帥調動軍糧中的鹹醬餅子,以防百姓中暑。”

“糧市、存糧、市價平,百姓吃用無虞,所需慮者不過涌入衆人釀成混亂。”海瑞道:“北洋軍兵甚多,陳帥應可彈壓。”

其實從海瑞說出金城分擔走九千五百戶的百姓後,陳沐心裡的重擔突然一下就輕鬆了。

他一直沒有把金城放在應對舉措之內,因爲吳中行發來的信清楚地表達出他被明朝移民的巨大數量嚇傻了。

三萬戶百姓的涌入對毫無準備的常勝縣確實是個大麻煩,但如果這個數字變成兩萬戶,那就只是一個小麻煩了,若能削減到一萬戶,那不但沒有麻煩,反而能給縣中提供很大幫助呢。

“兩萬戶,不會有什麼混亂。”陳沐幾乎武斷地搖頭,道:“這幾日我與幕僚做出一份安置百姓的應急計劃,只要能保住百姓口腹之慾,讓常勝縣不餓死人——這的肥沃土地足夠養活所有人。”

陳沐主座後面懸着一幅碩大的掛式輿圖,繪着迄今所知的整個亞洲地圖,說着他拿起靠在凳子腿邊的竹鞭指着地圖上的小點兒道:“海公新來,怕是不知大明朝在亞洲取得多少土地,這是常勝。”

“沿着海岸去北五千裡爲界縣,界縣沿海岸去北一千七百里爲金城,金城向西北沿着海岸六千里爲麻家港,這些土地向東走,把這幅圖從中間劈開,都是大明的。”

這片土地單論面積,已經不比大明本土小多少。

多養活十萬人?綽綽有餘!

“海公今日過來是給陳某吃了一顆定心丹,後面的事務繁雜,一個常勝縣萬餘戶土民百姓就夠鄒知縣手忙腳亂了,此時事務繁雜,軍府中常吉等人皆無獨治百里的經驗。”

“後面接引百姓的事情還要靠海公總領全局,務必要讓每個百姓都有處可去,在亞洲開始自己新的人生。”

“安置百姓由您來,統一天朝移民的思想。”陳沐說着點了點自己的腦袋,道:“由我來,到了這兒,他們也不能忘了忠君愛國。”

第四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五十章 如期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九十章 商量第二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二百八十七章 害怕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十四章 大事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一百三十二章 拯救第十六章 主教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壓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十二章 軍裝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三十章 通寶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俘虜第三百四十三章 增收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五十章 如期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給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二百三十九章 另一個世界第十七章 聯軍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衛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四百四十四章 有毒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十章 遺產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二百七十三章 拆家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九十章 無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四百四十四章 有毒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七十章 軍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二百七十三章 拆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三百三十九章 喜訊第六章 何方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五十四章 快來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九十三章 遺產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第七十六章 活該第五十章 踏陣第二百七十三章 乾瞪眼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八十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一百九十九章 調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一百一十六章 何止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