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

bookmark

常勝縣軍醫院。

醫師陳實功將最後一個白漆木匣交給年輕的醫生,搖頭道:“沒了,熟苗就這麼多,後面,要用時苗。”

所謂熟苗,便是過去取出的痘漿,經過妥善放置,讓病菌的危害減少,到用的時候再讓人傳染,病症失去殺機,讓接種的人更加安全,能有效降低失敗的機率。

時苗,則是從天花患者身上現取痘漿,稀釋後製成時苗,毒性較烈,失敗機率也相對要高。

經過大量使用與適當實驗,數年之間人們總結出大部分關於天花疫苗的選取、製作與使用方法,在天津的北洋醫科院,已能保證接種失敗小於半成。

在常勝縣,缺少更新的醫學知識,但醫生足夠專業,如果以合適的熟苗接種,能將失敗率降低到一成左右。

但用時苗,他們只有八成把握。

種痘失敗,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痘苗不足以讓人染上天花,這種狀況多出現於大明本土的成年人接種,在大明天花主要出現在小孩身上。

自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入南疆平亂得勝歸還帶回虜瘡,千年以來肆虐的天花讓人們體內都存在部分抗體,平時只有抵抗力差的小孩纔會患上天花。

不過一旦大人染上,病毒戰勝抗體,變得更加強大,就會傳染更多人,形成瘟疫。

原住民這代人的抗體少得可憐,他們種痘失敗只會是第二種可能——真的染上天花。

宏觀上的機率,半成也好、一成也罷,在微觀上,就是接種百人,五個或十個人真的染上天花,其中的一至三人會因天花而死。

而選用時苗,失敗率更大,因此而死的人也會更多。

陳實功道:“轉告大帥,與時苗相比,縣中尚未流行疫情,先以封鎖將患者送至一處,遠離城郭,由醫生醫治——時苗不可用,縣中百姓應待苗熟再用,否則死人太多,民情沸騰。”

年輕醫生點頭道:“大帥已經做了,叫隔離,隔離區佈置在縣北官道旁的山坳裡,各里長率里民嚴查痘跡,凡患病者必送入隔離區接受治療,其接觸過的衣物、用具、傢俱甚至是房子都要燒掉,一點兒不留。”

“但這還不夠,在縣南另闢接種區,要爲諸多部落首領及隨從近萬人種痘,熟苗不夠,另調狀元橋及麻家港的痘苗也來不及,只能用熟苗。”

甲等醫師皺起眉頭:“接種時苗,百人便會死五六人,爲何定要接種?”

實際上陳沐也是迫不得已,接種時苗不是隨便找的,要求患者有合適的病情、身上痘有較好的形態,在最合適的時候取得時苗,再加以合適的外科手段才能接種。

小孩可以把時苗塗在衣服上穿三天,自然就會得病,但大人通常需要一點兒外科手段。

常勝縣的問題就在於熟苗用完後小範圍使用熟苗被人瞧見,原住民薩滿以爲隨便找個痘子割一刀再給沒病的人割一刀塞進去就能預防,結果民間私自種痘的事屢見不鮮。

有的健康百姓因私自接種患上天花,還有些沒患天花卻得了其他外科病,比方說非常嚴重的發炎、化膿,最重可致人截肢。

因爲這裡的豆類太多了。

陳沐都不知道究竟是如何以訛傳訛的,別說製取時苗的標準化難度了,實際上他們如果隨便用不好的時苗接種,對被私自接種的人來說都是好事——畢竟北洋一期與二期的船上都備有許多治療天花的藥物,比方說升麻與蜜、酒這些有抑制功能的藥物。

但一知半解的本地百姓因對天花的恐懼幾乎將大膽發揚到了極致,不侷限於天花痘,青春痘、綠豆、豌豆、豇豆,雲豆、赤豆、菜豆、架豆、扁豆、豆角,但凡是豆,他們都能捅一刀。

常勝縣確實出現了薩滿給豌豆捅一刀,把豌豆塞進人破開的傷口裡,再學着明朝醫生的樣子把傷口縫住。

這不出事就奇怪了,常勝縣沿海最爲炎熱,陣亡的北洋旗軍裡戰後傷口發炎死掉比當場被火槍打死的還多,他們卻如此大膽。

更有甚者,害怕種痘失敗死掉,自己給自己胳膊腿上劃出個小十字,謊稱種過痘,以此來躲避種痘。

關鍵在於即使種完運氣好沒因傷口發炎死掉,身上也有種痘的疤痕,可他實際上沒有得過天花,稍有不慎早晚還是會患病的。

也正因此,常勝縣一面隔離病患,一面搜捕私自種痘者,另一面便將縣中依百姓居所分片,一片一片開始種痘,大半生產都因此停止了。

種痘不是個簡單事,對運氣好的人可能十天出痘結痂,就過去了;可運氣不好的便會出現各類併發症,弄不好要拖一兩個月方可治癒,甚至有運氣極差的沒撐過去在這個過程中便因併發症死掉。

常勝縣只能採取強制種痘的手段,哪怕時苗也必須上。

可陳功實不知道這種情況,他的職責更多的是研究,而非出去給百姓種痘。

年輕醫生更說不出什麼道理,他懂得更少,只好說自己知道的,道:“大帥已經發話了,種痘患上天花死了,孩子東洋軍府養到十六歲、老人照顧到過世,家裡還有壯勞力的給一半口糧——不管失敗的機率是半成、一成還是兩成,不管因此而死的百人死一個還是死三個,都得種。”

“而且那些部落首領也都同意。”

醫生想到自己從北洋準備遠航的一年前接種人痘,當時的情形與現在幾乎相同,不論軍兵還是醫生亦或隨船的匠人,都有少數因種痘患上天花的,其中更少的人就這麼死去了。

他抱怨道:“上面一句話,下面就要辦,誰都沒辦法。”

這本是一句抱怨,可陳實功恰恰被這抱怨說服:“我們看的是自己,大帥看的是所有人,你能想到如果我們沒有種痘便出海,現在是什麼光景?那時北洋只死了幾十個人。”

“要是這十幾萬人都沒種,在這會死幾萬人。”

甲等醫師搖搖頭,目光逐漸變得堅定:“發軍醫隊,進隔離區採時苗,種!”

第十四章 高低第十三章 軍器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十四章 恐懼第四百零一章 行吧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三十一章 電報第一百九十九章 調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洋邏輯第四百三十四章 兵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四十二章 籌劃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九十章 草蓆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一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第六十七章 包裹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六章 大米第九十章 草蓆第七章 斷糧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四百五十三章 道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地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蹴鞠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二十三章 獨大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三百三十七章 報復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三百三十六章 獅子第二十章 清洗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二百三十二章 奉天第九十一章 取捨第一百章 瓦罐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六章 工期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四十八章 攻山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六章 貿易第五十八章 轟擊第四章 關銃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四百七十七章 就不第四百零八章 偏角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次第五十六章 百發百中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一百八十七章 規勸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賦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三百三十七章 報復第六章 毒打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六十章 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