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軍匠

bookmark

隆慶元年,翁源、河源二地爲寇多年的李亞元爲廣東總兵官俞大猷擒殺。

決口的黃河,修造八條支河竣工,旱則資以濟漕,澇則泄入昭陽湖,運道遂通。

施行很久的一條鞭法因直隸山東土地大旱,應戶部尚書葛守禮的奏疏而停。

這一年明帝國太倉銀庫入不敷出,支出邊餉俸祿後,赤字三百九十五萬零四百兩有奇。

北方的寒冬並不能影響遠在嶺南的陳沐,他的冬季溫暖如春,徘徊在彎弓搭箭與下馬摔弓之間。

比起陳總旗射術的進步,鄧千戶學到的東西更多。

鄧子龍把清遠衛這些像土司勝過軍官的衛官看了個通透,也把像農奴勝過官兵的旗軍看個清楚,尤其在經過餘丁收割雙季稻時出現的農具,這傢伙像個活土匪,把幾個他沒見過的農具全讓陳總旗給他畫了一幅。

前途未卜的副千戶鄧子龍,來清遠一方面是散心,其實這纔是主要目的。

操練衛所軍對他來說不是難事,最大的難點在於自籌軍餉,他過去是營兵,所需要的不過是向上官鮑信請求調撥軍械錢糧罷了。

但衛軍顯然不同。

陳沐看他這幅猴急的樣子直笑,鄧副千戶遠不像其表現出的那麼消沉,而是鉚足了勁兒想坐在副千戶的位置上立功。

他有營兵體制的人脈,在衛軍體制裡立下功勳,想來再調回廣東任守備,應當也不是難事。

恰好,陳沐十分樂意給鄧子龍提供幫助。

實際上他認爲當鄧子龍嚐到副千戶的甜頭,未必還想再調回營兵——百戶比把總富有,副千戶也比守備舒服。

有些話現在他陳總旗沒資格說,也只能結個善緣,但或許等白元潔回來,他的副千戶便已成定局,至少他能從比把總低的官職變成並肩前行。

或許陳沐也會有官職比鄧子龍高的時候,到時候這個打倭寇顯名的猛將,有機會一定要招在自己部下行事。

第二季稻,陳沐旗下的收成足矣令每個人感到驚訝!

指揮使對第二季的收成並不看重,每畝依舊按以往四成、普遍五成的收走五斗;朝廷的賦稅、旗官俸祿上繳四鬥。其餘百戶所的旗軍一年到頭,一畝地最後落到手上的不過八九斛、即便是多些的,也不超過二斗。

陳沐旗卻結餘了三鬥有餘,照舊給旗軍發下十石糧,百戶所攢下足足兩千多石糧食,多到興建的糧倉都已盛不下。

陳總旗只好從安遠驛站借來牛車,向白元潔升任副千戶後閒置的百戶衙門糧倉運了三百石。

“陳二郎,你是說別的百戶所結餘尚不足你旗下十之一二?”

鄧子龍搖着頭,看領完糧的旗軍歡天喜地,他卻憂心忡忡地湊到陳沐耳邊說道:“你該讓旗軍封口,否則後患無窮。”

“你是小旗的出身,小旗再小也是衛官,你自己都說,旗軍是農奴。衛官生來就是衛官,農奴生來就是農奴,就好比天與地,日與月的分別。”

鄧子龍表達的非常含糊,陳沐乍一聽確實沒聽懂,但頓了一下,他聽明白了。

這位廣東都司不知名衛所的副千戶想表達的是,背叛。

用陳沐更容易理解的話來說,就是規勸他不要背叛自己的階級,更不能因此觸動旁人的利益。

“什麼天與地日與月的,鄧千戶說起話來一套套的,州府讓你去驅趕軍眷,你怎不去?”陳沐搖頭大笑,“陳某也不能看給自己賣了命的旗軍回家還要餓肚子,兵書上說了,爲將者要愛兵如子。”

鄧子龍看向已各自散去的旗軍,對陳沐奚落道:“對,衛官與旗軍,就是父與子,你愛兵如子,但你對兒子好不必讓別的爹知道,你瞧着吧,早晚有你受的。”

最後一句,讓陳沐眼睛亮起來,他對旗軍好,確實不必讓別的旗官知道,沒好處。

隨之招手叫來面容可怖的婁奇邁道:“你挨家挨戶告訴軍餘,大收多少、他們發多少糧食,都別四處炫耀。不然,不尊陳某軍令什麼結果,他們知道。”

知道個屁啊!

婁奇邁去傳這種軍令,牙都顫好嗎!

不尊你陳軍爺令的,也就只有新江橋上被鳥銃打死那二十多人了,還說是念在初犯留個全屍。

就收點兒糧食的事,至於殺人麼?

陳某纔不管這麼多,拍拍手來心情愉悅,笑道:“管什麼日與月,還不都是星星,什麼橘貓和哈士奇,說到最後誰還不是個畜生了。衆人皆苦,咱又何必當惡人——走,去看竄天猴,陳某也給鄧千戶開開眼!”

雙季稻收割完,關匠提銀子去另外兩個百戶手上換來三個軍匠,個個年歲都與關元固差不多。

他們這個行當是吃手藝的,就像醫生,年輕人或許好想法更多,但手藝很難精妙,年歲越大的匠人,才越能讓人放心。

陳軍爺手低下有了四個匠人、八九個學徒,算是初步有了一支屬於他的匠人隊伍,照舊支銀籤契,人力大增、生產力也跟着往上竄一節。

改良火箭,就提上了日程。

這事對老練軍匠來說並不難,只是搗騰火藥做成推藥、爆藥,有很大的危險性,有關尊班的例子在前,陳沐一再派人提醒關元固注意安全,拋出想法,讓軍匠們不斷試驗。

半個多月,關元固就派人來告訴陳沐,符合他想法的成品被做出來了。

鄧子龍不知道什麼是‘竄天猴’,滿頭霧水地跟陳沐走到鐵坊溪邊,就見十幾個匠人圍着木架上放的幾根粗木管,爲首匠人關元固笑着小跑過來,拱手道:“總旗,可以了!”

“取來我看。”

手腕粗細、三尺多長的木筒交到陳沐手裡,半寸厚的筒壁,側面帶着插火繩的小扳機,可由人抱着發射。

內裡是一根類似定裝子彈形狀的火箭,不同之處是火箭前頭箭頭已改爲兩寸長的棱錐,火箭藥體有一尺半長,裝藥很足,正中向後身出一根二尺木棍做平衡杆。

“裝藥射程、殺傷如何?”

關元固道:“二錢鉛丸二十五顆,爲了穩當,推藥可飛二百步。但火線連爆藥在八十步至百步之間就會炸開,方圓十步,無可生者!”

-

注:

一條鞭法,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萬曆九年由張居正推廣全國統一稅法。

在此之前,明朝每個省或幾個省,執行收稅的方法都不一樣。

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二十章 趁虛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一章 播州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拜年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十四章 大事第六章 大米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四百三十四章 兵力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十一章 書信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四百二十章 小道第十五章 陳來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八十三章 雙簧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統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十四章 蜈蚣第一百二十二章 報效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亞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十一章 書信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九十一章 虎鷹【盟主加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一百二十八章 相好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斷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六十九章 祭天第三章 黑話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五十章 野戰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二章 南洋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四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三十章 國名第三百一十六章 販子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十二章 軍裝第七十章 賑濟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六十七章 包裹第二十二章 撲克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二百三十六章 支持第九十章 無用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五十四章 潮水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二百九十八章 藝術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第六章 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