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軍匠

bookmark

隆慶元年,翁源、河源二地爲寇多年的李亞元爲廣東總兵官俞大猷擒殺。

決口的黃河,修造八條支河竣工,旱則資以濟漕,澇則泄入昭陽湖,運道遂通。

施行很久的一條鞭法因直隸山東土地大旱,應戶部尚書葛守禮的奏疏而停。

這一年明帝國太倉銀庫入不敷出,支出邊餉俸祿後,赤字三百九十五萬零四百兩有奇。

北方的寒冬並不能影響遠在嶺南的陳沐,他的冬季溫暖如春,徘徊在彎弓搭箭與下馬摔弓之間。

比起陳總旗射術的進步,鄧千戶學到的東西更多。

鄧子龍把清遠衛這些像土司勝過軍官的衛官看了個通透,也把像農奴勝過官兵的旗軍看個清楚,尤其在經過餘丁收割雙季稻時出現的農具,這傢伙像個活土匪,把幾個他沒見過的農具全讓陳總旗給他畫了一幅。

前途未卜的副千戶鄧子龍,來清遠一方面是散心,其實這纔是主要目的。

操練衛所軍對他來說不是難事,最大的難點在於自籌軍餉,他過去是營兵,所需要的不過是向上官鮑信請求調撥軍械錢糧罷了。

但衛軍顯然不同。

陳沐看他這幅猴急的樣子直笑,鄧副千戶遠不像其表現出的那麼消沉,而是鉚足了勁兒想坐在副千戶的位置上立功。

他有營兵體制的人脈,在衛軍體制裡立下功勳,想來再調回廣東任守備,應當也不是難事。

恰好,陳沐十分樂意給鄧子龍提供幫助。

實際上他認爲當鄧子龍嚐到副千戶的甜頭,未必還想再調回營兵——百戶比把總富有,副千戶也比守備舒服。

有些話現在他陳總旗沒資格說,也只能結個善緣,但或許等白元潔回來,他的副千戶便已成定局,至少他能從比把總低的官職變成並肩前行。

或許陳沐也會有官職比鄧子龍高的時候,到時候這個打倭寇顯名的猛將,有機會一定要招在自己部下行事。

第二季稻,陳沐旗下的收成足矣令每個人感到驚訝!

指揮使對第二季的收成並不看重,每畝依舊按以往四成、普遍五成的收走五斗;朝廷的賦稅、旗官俸祿上繳四鬥。其餘百戶所的旗軍一年到頭,一畝地最後落到手上的不過八九斛、即便是多些的,也不超過二斗。

陳沐旗卻結餘了三鬥有餘,照舊給旗軍發下十石糧,百戶所攢下足足兩千多石糧食,多到興建的糧倉都已盛不下。

陳總旗只好從安遠驛站借來牛車,向白元潔升任副千戶後閒置的百戶衙門糧倉運了三百石。

“陳二郎,你是說別的百戶所結餘尚不足你旗下十之一二?”

鄧子龍搖着頭,看領完糧的旗軍歡天喜地,他卻憂心忡忡地湊到陳沐耳邊說道:“你該讓旗軍封口,否則後患無窮。”

“你是小旗的出身,小旗再小也是衛官,你自己都說,旗軍是農奴。衛官生來就是衛官,農奴生來就是農奴,就好比天與地,日與月的分別。”

鄧子龍表達的非常含糊,陳沐乍一聽確實沒聽懂,但頓了一下,他聽明白了。

這位廣東都司不知名衛所的副千戶想表達的是,背叛。

用陳沐更容易理解的話來說,就是規勸他不要背叛自己的階級,更不能因此觸動旁人的利益。

“什麼天與地日與月的,鄧千戶說起話來一套套的,州府讓你去驅趕軍眷,你怎不去?”陳沐搖頭大笑,“陳某也不能看給自己賣了命的旗軍回家還要餓肚子,兵書上說了,爲將者要愛兵如子。”

鄧子龍看向已各自散去的旗軍,對陳沐奚落道:“對,衛官與旗軍,就是父與子,你愛兵如子,但你對兒子好不必讓別的爹知道,你瞧着吧,早晚有你受的。”

最後一句,讓陳沐眼睛亮起來,他對旗軍好,確實不必讓別的旗官知道,沒好處。

隨之招手叫來面容可怖的婁奇邁道:“你挨家挨戶告訴軍餘,大收多少、他們發多少糧食,都別四處炫耀。不然,不尊陳某軍令什麼結果,他們知道。”

知道個屁啊!

婁奇邁去傳這種軍令,牙都顫好嗎!

不尊你陳軍爺令的,也就只有新江橋上被鳥銃打死那二十多人了,還說是念在初犯留個全屍。

就收點兒糧食的事,至於殺人麼?

陳某纔不管這麼多,拍拍手來心情愉悅,笑道:“管什麼日與月,還不都是星星,什麼橘貓和哈士奇,說到最後誰還不是個畜生了。衆人皆苦,咱又何必當惡人——走,去看竄天猴,陳某也給鄧千戶開開眼!”

雙季稻收割完,關匠提銀子去另外兩個百戶手上換來三個軍匠,個個年歲都與關元固差不多。

他們這個行當是吃手藝的,就像醫生,年輕人或許好想法更多,但手藝很難精妙,年歲越大的匠人,才越能讓人放心。

陳軍爺手低下有了四個匠人、八九個學徒,算是初步有了一支屬於他的匠人隊伍,照舊支銀籤契,人力大增、生產力也跟着往上竄一節。

改良火箭,就提上了日程。

這事對老練軍匠來說並不難,只是搗騰火藥做成推藥、爆藥,有很大的危險性,有關尊班的例子在前,陳沐一再派人提醒關元固注意安全,拋出想法,讓軍匠們不斷試驗。

半個多月,關元固就派人來告訴陳沐,符合他想法的成品被做出來了。

鄧子龍不知道什麼是‘竄天猴’,滿頭霧水地跟陳沐走到鐵坊溪邊,就見十幾個匠人圍着木架上放的幾根粗木管,爲首匠人關元固笑着小跑過來,拱手道:“總旗,可以了!”

“取來我看。”

手腕粗細、三尺多長的木筒交到陳沐手裡,半寸厚的筒壁,側面帶着插火繩的小扳機,可由人抱着發射。

內裡是一根類似定裝子彈形狀的火箭,不同之處是火箭前頭箭頭已改爲兩寸長的棱錐,火箭藥體有一尺半長,裝藥很足,正中向後身出一根二尺木棍做平衡杆。

“裝藥射程、殺傷如何?”

關元固道:“二錢鉛丸二十五顆,爲了穩當,推藥可飛二百步。但火線連爆藥在八十步至百步之間就會炸開,方圓十步,無可生者!”

-

注:

一條鞭法,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萬曆九年由張居正推廣全國統一稅法。

在此之前,明朝每個省或幾個省,執行收稅的方法都不一樣。

щшш▪ тт kΛn▪ C〇

第四十六章 城中之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知府第一百七十五章 證據第八十章 剿匪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九十一章 情報第六十五 換鐵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九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五十五章 續絕學第三十四章 去信第五十六章 烽火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四百八十三章 心腹大患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六十二章 煩第九十四章 放假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一百八十章 廢立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脾氣第十六章 萬歲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十章 走廣第六十六章 夾擊第三章 番教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陸第三百零四章 隨便挑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十一章 漕運第五章 番夷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三百五十四章 吐蕊第八章 養子第三十三章 登澳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二十章 軍堡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十五章 軍宅第一百一十七章 良知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八十章 夜襲第四十九章 傷亡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一章 明朝第十九章 攻玉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二百二十五章 後悔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燒酒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一百零二章 火雨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五十九章 科舉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二十六章 節制第七十九章 神目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三百五十九章 草原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二十三章 獨大第二十九章 送船第十八章 祖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驕傲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四十九章 書坊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一百八十章 都弱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十六章 萬歲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十一章 寶船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六十八章 炮仗第三十章 襲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六章 貿易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九十六章 發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