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國

bookmark

菲利普先生想的可太多了。

在廣袤的印度洋與阿拉伯海之間,真的有一個漢國,他們跟大明有關,但與陳沐無關。

漢王國有其獨特的政體,幾個國王聯合執政,共同控制軍隊,軍隊中官職最高的將軍被稱作提督,配七千兵船,其麾下有指揮、千戶、百戶、總旗、小旗,軍職同時擔任當地首領。

一部分軍官還在非洲東海岸諸國兼任部落酋長。

其國主要收入不是百姓賦稅,而在於掠奪他國艦隊,戰法似海上蒙古人,聚是燎原火散是滿天星,擅長以少量船隊作爲誘餌,將敵艦隊引入伏擊圈,分兵合擊速戰速決。

但在外交上,不單單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討厭漢國,在新月旗下庇護各種信仰各種膚色與異教徒作戰的奧斯曼帝國、繼承波斯遺產的突厥人薩菲王朝、突厥化蒙古人建立的莫臥兒帝國都不喜歡他們。

哪怕漢國並沒有威脅他們龐大國家的能力,但就是不喜歡。

嘿,這不是巧了嗎?殷正茂也不喜歡這個漢國。

大明帝國西洋大臣甚至在果阿招待各國使者的酒宴上公開表示:“老夫爲國朝剿了一輩子海寇山賊,就說他們怎麼沒了聲息,原來是逃到這兒了——還敢裂土稱王!”

世界環境對林阿鳳來說太刺激啦!

纔剛打退了葡萄牙人集結的艦隊,漢國管理北方的儋王李茂就傳來奧斯曼與阿拉伯諸部在阿拉伯海岸興建港口船廠調集摩爾海盜要來征討他們;四王齊出一把火燒了奧斯曼的海港,東邊買貨的大明商賈便帶來西洋大臣殷正茂興兵討賊的信息。

說實話,殷正茂是忍無可忍,原先林鳳等人就是大明海域興風作浪的海盜,他們在海外裂土分邦也就罷了,到底不進攻大明艦隊、不劫掠大明商賈,還遙遙尊奉大明天子爲正朔,起初他對這幫人印象還可以。

雖然有騙走獅子國珠寶、洗劫果阿、阿拉乾等地的劣跡,殷正茂自比大人,不跟他們計較。

可問題出在這幫人一直在給西洋艦隊找麻煩。

外國人可認不出哪個是漢國、哪個是明國,蒼天日月可鑑,西洋大臣殷正茂一直是想要以德服人的。

就在去年,他麾下大將張元勳與戚繼美率兩支分艦隊護衛商賈往返于波斯灣,在從科威特城返航經過巴林時,當他們前軍船隊想要靠岸巴林,佔據此地等候多時的葡萄牙船隊當即殺出,前軍船隊以兩艘四百料戰座船沉沒、一艘四百料戰炮船重傷的代價撐到主力艦隊抵達。

後來葡萄牙和奧斯曼失去了巴林這個盛產珍珠的海島。

葡萄牙的海外勢力因國力微弱,本土無法供給足夠支持,各地總督一旦勢力壓不過當地,便會選擇了適當地融入當地,這一種策略,比方說澳門的葡人明國化、緬甸的葡人緬甸化,在巴林的葡萄牙人也試圖向奧斯曼靠攏。

不過這都只是策略,並非真的靠攏。

但漢國截斷非洲南部航線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包括果阿在內的所有總督、教區統統得不到來自本國的一丁點兒支援,這種融入就成了真的。

比方說佔據巴林的葡人,還是向奧斯曼帝國繳納珍珠作爲賦稅,以此來換取適當的保護,在有些時候,他們也會隨同奧斯曼艦隊向阿拉伯諸部發起進攻。

人在富有而強大時通常不會那麼狹隘,這個時代的奧斯曼帝國就是如此,它可以同法國聯盟,也可以向大明派遣使者,更能接受一批自葡萄牙異教徒的掛靠。

其實這事很有意思,儘管基督教世界與中東幾百年時間裡打得腦漿子都出來,但雙方在各種外交與商業上一直擁有廣泛聯繫,就算戰爭都不能將之停止。

而奧斯曼,在長久的戰爭中一直在引進歐洲人才,他們施行的宗教策略爲不干預、維持現狀,與擁有帝王風範的奧斯曼相比,天主教國家的手段極其粗暴無能。

失去巴林,險些釀成西洋軍府與奧斯曼帝國的敵對狀態,結果這事其實是怎麼回事呢?

巴林的葡人遠遠看見明國戰船逼近,他們以爲是漢國的掠奪艦隊,風聲鶴唳之下他們決定先發制人,後來在海上被張元勳的炮艦火船燒燬擊沉三十一艘大小船艦,葡軍與其阿拉伯部隊逃回陸上,又被戚繼美裝備南洋造銃炮的浙東鳥銃手一頓胖揍。

最後事情處理的還不錯,殷正茂不想跟奧斯曼這樣的龐然大物開戰,巴林港口的奧斯曼商人也對葡人的失敗心有餘悸。

西洋軍府得到巴林的土地作爲艦隊損失的補償,奧斯曼帝國則在事情發生的第二年也就是如今的萬曆六年採購來自西洋軍府的三百桶‘四川猛火’,雙方只當這事沒發生過。

所謂的四川猛火是四川承宣佈政司與播州宣慰司開採石油蒸餾出的石腦油,石油這個名字不是陳沐起的,是宋代寫《夢溪筆談》的沈括起的,最早用天然氣做飯的四川百姓是誰已不得而知,不過沈括號召了更多百姓用天然氣做飯。

奧斯曼也有類似猛火油櫃的武器,同樣採用氣泵機制發火,是海上作戰的不二兵器,不過他們發現來自大明的火油似乎燒起來更爲猛烈,所以選擇性地進口一些。

但這不是第一次因爲漢國的胡作非爲而使西洋軍府遭受攻擊了。

西洋軍府一直在給林鳳擦屁股,這事幹多了誰都不樂意,沒人能一直給別人擦屁股,不過殷正茂終歸是沒能開啓他的遠征。

就在萬曆六年十月,萬曆皇帝從北京送來幾個人,這幾個錦衣衛與宦官帶着書信與冊封詔書,向西洋大臣宣讀來自紫禁城的命令。

“陛下居然要冊封四個海盜!”

殷正茂縱然再不樂意,也不可違背皇帝的意志,他要是在國內可能還會爭辯一下,但身處海外封疆大吏,並不像國中大臣那樣在言語上享有自由,這個道理殷正茂是很清楚的。

無可奈何,西洋軍府偃旗息鼓,還得捏着鼻子指派戰船去往漢國的幾座小島上尋林阿鳳的蹤跡,這事多煩人?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二百零二章 車陣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十七章 乘涼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八十三章 雙簧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八十五章 畫圖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三十四章 家寶第十二章 三月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八十九章 獄霸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三百八十五章 路耗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三百四十九章 炮彈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涉第一百二十七章 設卡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拉恰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一百零九章 內閣第三十九章 三寸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三十章 留下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二百八十一章 震撼第四百四十六章 枯法第五十七章 老鼠第二十章 無恥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第三百九十三章 菸草大亨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九章 蒙田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一百三十六章 可怕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二百六十四章 避難第十章 走廣第一百一十七章 老薑第五章 番夷第八十二章 仰光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十九章 硫磺第一百一十二章 猜測第五章 競賽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九十六章 三眼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二十章 藥匠第二十二章 撲克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十七章 思考第四百七十八章 見多識廣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一百二十七章 設卡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二百一十章 順差第十八章 渡海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三百二十四章 混亂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十九章 道德第二十五章 海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