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天軍

bookmark

陳沐還真是專門寫信教麻家港被服廠做衣服來的,但他的信其實也難以起到什麼特殊意義。

越缺少對付寒冷的手段,人們越知道如何戰勝寒冷。

沒有厚衣服就穿三層薄衣服,雙層布料往裡面加蓬鬆的東西禦寒,從便宜的蘆葦花和木棉到貴的蠶絲團一直到明代才流行起來的棉花,老祖宗們全都試過。

他能做的,無非只是在棉衣上讓織造匠多織些方形紋或棱紋,不讓棉花亂跑下沉而已。

因爲陳沐自己也知道,這個時代的棉衣,要比另一個時代填充多爲人造棉的棉衣暖和些,而且如果他的人做出羽絨服,也會比那個時代的羽絨服暖和,因爲他可以確定,麻家港做的羊毛褲是百分百羊毛、麻家港做的羽絨服也會是百分百加拿大鵝絨。

呃,可能應該叫亞州鵝?

總之,爲旗軍設計衣服,算是陳沐爲數不多的癖好了。

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想想看,別管你把衣服設計得多醜,都有數以萬計的人會把它穿在身上,威風凜凜地打上一場又一場勝仗,這種衣服就像一個符號根植在別人腦海中。

就像已經在邊境線另一邊變成都市傳說的‘綠斗篷’一樣。

始皇帝不也在自己的陵寢弄了一堆兵人擺着,賽驢公認爲他們這些喜好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既然有軍府衙門的命令過來,剛好麻家港的冬季也已經開始回暖,知縣趙用賢當即將陳沐書信上的繪圖轉交給主管軍器局被服廠的翟哥兒。

翟哥兒是楊廷相從西班牙帶回的雙嶼鞋匠,他的一生可以稱之爲魔幻。

小時候被葡萄牙人拐騙走,在世界另一頭輾轉葡萄牙、西班牙多個城市,爲修道院的修士與市民做了半輩子鞋與靴,到晚年纔有機會跟着楊廷相返航,結果還是沒能回到魂牽夢繞的家鄉,反而定居在一片雪山包裹中的麻家港。

但凡換個地方,別管是金城還是常勝,對翟哥兒來說身處在可以相信的同胞面孔中都要遠強於歐羅巴的生活,可麻家港?

不過好歹他在這兒算個大吏,儘管不是官員、儘管冷了些,但待遇還算不錯,翟哥兒也知足了。

即使現在給他回到家鄉的機會又能如何呢?聽說雙嶼港早在他被拐走後就被朝廷軍隊搗毀,去到泉州也是舉世無親,倒不如在這兒安享晚年。

皮料、鵝絨、棉布都是現成的,但羊毛羊絨布卻沒有現成的,需要現紡。

不得不說,陳沐設計的冬衣在條件上要求還挺多,保暖、禦寒是必須的,但除此之外還不影響活動,並且外套大衣還要有可拆卸的多用途毛皮披風,以應對不同的氣溫情況。

趁着軍器局紡細毛線的時間,趙用賢與翟哥兒等人對着陳沐的製圖看了又看、改了又改,令趙知縣不禁感慨:“大帥這是把做衣服當成做炮了呀。”

陳沐的‘設計才華’在大明可謂有目共睹,通常繪畫教習在教授公子哥兒學習藝術時發現學生沒有天分,又爲了避免自己被免職的麻煩,通常就會用委婉的方式發牢騷,說:公子的畫有靖海伯之風。

其實這沒啥,人無完人,在旁人眼中只識得出兵放馬的陳沐其他事什麼都做不好都沒關係,只要能打贏外戰就夠了。

但他的設計已經如此不符合明人審美,結果在寫給趙用賢的信上還大言不慚,說什麼:一件好的軍衣能提高部隊的威嚴與戰鬥力,能讓旗軍得到姑娘的芳心,並讓我們敵人自慚形穢!

趙用賢看着陳沐的設計圖,素色中單褲與中單衣外是雙層羊絨羊毛的短衣與長褲,雙層羊絨布,外層還要有山羊皮在胸口、手臂、大腿覆蓋,肘、肩與胸腹連接處不用皮,以最大程度上不影響活動,這在保暖與實用上非常好。

到底是穿在裡面的衣服,保暖一些,毫無美感是可以忍受的,但外面這件厚羊絨布大衣是怎麼回事?整個衣服沒有絲毫點綴,明紋也好、暗紋也罷甚至團紋,什麼都沒有,沒有一絲一毫的花紋與雜色,主體還要求羊絨布是染過的暗綠色或乾脆白灰二色。

儘管翟哥兒說這套軍衣上身效果應該還不錯,但根本不符合趙用賢、麻錦等人的審美,當兵的軍爺將爺們一致認爲這套衣服太醜了,穿上像個馬伕。

歷朝歷代,哪個朝代的衣着服飾最爲華麗、配色最爲鮮豔?

這肯定是永樂以後的大明朝啊!

“大帥就弄出個這?我知道,這衣裳不單是讓咱穿,也爲今後旗軍遠征英格蘭解放艾蘭國應對那邊的天氣,還有國內九邊將士發起北征也可穿用,可就讓旗軍穿這個?”

趙用賢撇撇嘴,朝廷想北征這事上下都知道,隆慶議和當年的決策就是以和待戰,不是不打而是暫停戰爭以積蓄力量;艾蘭國的事兒也是皇帝下令讓東洋軍府及早解決的,這兩場即將到來的戰爭都需要冬衣,而且是上好的冬衣。

但這身衣服?

麻錦朝趙用賢看過來,搖搖頭道:“看着都不像天軍了。”

“還有啊,羊絨布的衣褲、羊毛布的罩衣,中間還要有件鵝絨背心穿在胸甲裡頭。”麻錦看着這軍服設計圖直嘆氣:“這衣裳,陳帥肯定沒估算造價。”

“要單麻家港軍士,兩年能配齊了就不錯,我聽翟哥兒說了,這羊絨布比其他布料手工上難三倍,那鵝絨,一隻大鵝還出不到四兩,一套軍衣比鎧甲都貴,主要是咱麻城根本沒這麼多織工、也沒山羊。”

“這不正好麼?”

趙用賢眼珠在眼眶裡滴溜溜直轉:“缺料缺手工,這不正好麼?陳帥這設計保暖實用,唯獨不美,如今海上冰消雪融,派人去望峽州給天津北洋傳信,羊絨布從國內收,有現成的今年秋天就能送到,沒現成的明年也夠了。”

“咱們這兒先做上幾身,上面的團紋與裝飾想想辦法、看看效果,到時候全從國內調,鵝絨不夠就從南直隸調鴨絨,大帥信裡不是說以後打算從西夷國中收羊毛羊絨麼——全送回漳泉,讓那邊的織戶加工提花再運回來,兩全其美。”

“倒是麻帥說的造價是個大問題,趙某估計這一套冬衣沒四兩下不來,不過咱東洋是挺能掙銀子的吧?那就給旗軍配。”

趙胖子邊說邊頷首:“他們配,配得上一人十兩的軍備!”

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十五章 陳來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三十章 國名第九十章 商量第十七章 局面第十章 遇戰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一章 不閱第三十章 襲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稿第三十五章 駐軍第六十一章 編書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九十章 教官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八十八章 頭疼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痘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二十九章 歃血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一百一十三章 財權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十三章 後路第二百零二章 車陣第二十七章 鐵廠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二百三十六章 支持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四十章 落空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二百七十三章 拆家第七十六章 活該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十一章 寶船第七十章 躍陣第四百六十五章 端午第三十五章 徹查第一百四十八章 辟邪第一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四百四十六章 枯法第三百八十五章 路耗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二十二章 租借第一百章 封賞第十一章 共舞第五十章 屏障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子第四十章 讓路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十八章 回還第一百零三章 腸衣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九章 捕魚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八十章 野人第十二章 臨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四百六十五章 端午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地主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