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

中國古代對氣壓、水壓確實都有所瞭解,而且瞭解的年份極早。

在西漢,有部書叫《淮南鴻烈》,是道家書籍也稱《淮南子》,編撰這部書的主人是淮南王劉安,死於造漢武帝劉徹的反失敗自盡,他發明了豆腐。

他有許多門客,這部道家書籍便是他與門客的學問總結,除了豆腐,劉安還做過有關氣壓的實驗——銅甕雷鳴。

他把盛有沸水的銅甕密封,丟進井裡,甕內沸水冷卻,氣壓與水壓把銅甕擠破,銅甕破裂的巨大聲音從井中傳播,好似雷鳴。

在班固的《漢書》中則記載了另一個故事,關於王莽,有人取大鳥羽爲兩翼,頭身皆着羽毛,通引環紐,飛數百步墮。

先民淺嘗輒止的探索皆爲實驗定型,卻沒有定量的分析與研究,因而不能讓實驗成爲理論,更難以發展爲實用學科。

但現在可以了,尤其在陳沐命令常勝召集到足夠多的工匠之後,他們想做任何東西,匠人們都能在一日之內將模型分毫不差地做出來。

一隻在中間高度有蓋子的木桶,蓋子兩段開口一大一小向上堆高,當裡面灌注高過蓋子的水後,陳沐用和大開口一樣大小的方形木塊嚴絲合縫地塞進一端開口,另一邊的水自然會溢出,經過測量溢出水的重量,幾乎與木塊重量相同。

陳沐知道這個並不屬於科學的常識,現在它將這個道理告訴別人,在趙士楨與鄒元標的手中,它成了科學。

實驗、測量、分析、總結,他們認爲在密封狀態下,向水流一端施加多力,另一端便會傳導出相同的大小的力,引申下去則爲密閉液體各處水壓相同。

在這個實驗中他們使用的力學單位爲‘吉’,總結出的原理爲‘衡’。

所謂‘衡’,出自《墨經》對槓桿的總結:衡,加重於其一旁,必捶,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兩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

陳沐的註釋則是:省力費距離。

“我們可以做一臺液壓機。”

陳沐指導徐渭用藉助直尺等工具的白描手法畫出新的構圖交付軍器局,很快木質的零件便被做好,包括兩隻木質水缸,一個方形一個圓形,還有中間的方木管,一切閉合的位置都用多重榫卯結構加固並在外部以小鐵箍纏繞。

方形水缸大,是主要力缸,上面灌水後頂起方形鐵塊;與方缸相連的圓缸則是傳導力的小缸,上半部分爲一隻氣缸,內裡活塞只能被氣向下頂開,但不能向上頂開。

活塞則只吸氣不吐氣,最後是一根相對整體很長很粗的力臂,力臂尾端掛着一隻八兩秤砣,秤砣鑄造而成非常精緻,正面刻‘八兩’反面銘‘一吉’。

趙士楨看向這東西的眼神充滿厭惡,最讓他羞恥的不是這隻有特別含義的秤砣,而是連上面銘刻筆跡都是他的,他的!

而且他發誓從沒專門寫過這四個字,第一次見到這種半斤秤砣時他異常憤怒,想知道雕工是從哪弄到自己的筆跡做的這些秤砣,在他一再……好吧其實沒有逼問,工匠很大方地就把來源告訴他了。

東洋大帥拿着信上剪下的四片紙讓他刻的。

剪,剪下來刻的……跟着這種長官算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

始作俑者一點兒都沒有將快樂建立在常吉痛苦之上的覺悟,拍着手誇讚秤砣做工精緻,拉着鄒元標蹲在剛弄好像只大桌子般的機器前,這看看那動動,嘴上還不停:“經過咱們的計算,這個機器每次要使用一吉的力,經過這根衡杆,最終輸入氣缸的力就爲十吉。”

“嘖嘖,足足五斤,有意思吧?”

趙士楨氣呼呼地抱着手臂立在門檻,鼻子裡噴氣像牛似的,可倆人誰都不理他,光眉飛色舞地看機器了。

鄒元標接話道:“小水缸的面爲大水缸之十一,豈不是說這吉砣上下十次,便可推起五十斤之鐵方,大帥,這就一郎了,了不得!”

“吉砣?”蹲在地上毫無儀態可言的陳沐拍着膝蓋道:“這個名字好,還有啊,以後這兩邊就叫輸入與輸出了,快快快,上吉砣!”

鄒元標撩起袖子便拿着小吉砣往上放,一次一次又一次,眼看着鐵塊被一點一點頂起來,就在二人即將彈冠相慶之時,啪得一聲響,水濺了陳沐一身。

木質水缸本身就在緩慢漏水,內部又承受不住巨大壓力,讓木管裂開,方向剛好朝着陳沐,剎那將東洋大帥變成落湯雞。

趙士楨笑逐顏開,鄒元標則在一邊跟着樂。

陳沐抿抿嘴,擡手抹了把面上的水,自己也跟着輕笑起來。

他們的理論是正確的,構造也沒有太大問題,只要將木缸換成鐵缸,這個物件就能繼續做下去,如果足夠大,也許能做到發出一膛力的液壓機。

不過他的設計最大的問題在於是往上頂的,要想壓東西就要有足夠結實的上頂金屬平臺,看上去有點傻,他還沒想好怎麼讓這東西妥善地向下施加壓力。

哪怕力稍小些,用來榨油或是其他類似物品的製作都能用的上,倘若真能做出一塘的液壓機,用去鍛壓也該是可以的。

但往後的每一步可以預料非常艱難,陳沐剛剛被水濺了一身,碎木渣打在衣袍上無關痛癢,要換成鐵的,他這次就要開腸破肚了。

“讓匠人做個更小的、鐵的出來,後面要嘗試的還很多,但至少現在它就很有用,如果是鐵的,力再大些,能用來榨菜油。”

陳沐一說話,趙士楨就不笑了,邁出兩步叫人給陳沐準備換洗衣物,倒是鄒元標,還在哈哈哈樂個不停,直到陳沐轉過頭將陰鬱的目光望向他:“你在笑什麼?常吉啊,你說八兩的秤砣是不是有點大,我們再添一個單位吧,叫什好呢?”

“大帥這還用想麼?”

趙士楨轉頭就樂了,擡起一根手指在臉前,衝着傻笑還未來得及從臉上消失的鄒知縣道:“彪啊,百彪一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九十一章 虎鷹【盟主加更】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二章 佳音第一百五十四章 感激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三角貿易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糧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七十章 朝貢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十三章 錯船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力第一百零六章 星辰第三百四十九章 炮彈第十六章 爆破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涉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十六章 離朱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刀第三章 欠款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八十章 準備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千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二十五章 戚帥第三十五章 消失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談第七十章 塞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羊肉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六十章 彈劾第十三章 軍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十八章 紫杉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統第一百七十五章 結義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殺降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零四章 搖旗第七章 斷糧第十七章 局面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二百四十章 願景第九十三章 如鬆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三十一章 解決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雷第二十三章 礦場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十八章 祖法第十章 學習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二百零四章 報復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三十二章 偉大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十五章 學校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九十五章 巡撫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六十章 廣海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三十二章 金子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三十七章 嚇唬第三百一十九章 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