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

bookmark

德雷克有些侷促地站在東洋軍府偏廳正中,更加年輕的培根低頭站在他身後,兩手在胸前緊緊攥着十字架項鍊,這枚項鍊是他們身上僅存的物件。

德雷克在英格蘭聲名顯赫,報復西班牙的行動也令他收穫頗豐,但漂洋渡海的漫長航行與馬不停蹄的長途跋涉還是讓他們的個人衛生糟糕到令人髮指。

因此儘管陳沐對英格蘭女王的書信萬分好奇,也只能將會面安排在第二天。

清理他們的任務異常艱鉅。

軍府僕役先是給他們洗了個澡,捏着鼻子丟掉骯髒衣物與帶着泥跡的破舊皮靴,篦乾淨毛髮上的蝨子後又逮着倆人洗了第二次澡,換上粗棉製成的寬鬆衣物,還拿了兩雙棕麻鞋,並在這個過程中用薰香把他們秘製入味。

消滅掉病菌、跳蚤與部分狐臭後,這才安排他們與陳沐會面。

即使這樣,其實味道對陳沐來說還是有些辣眼睛,但並不是那麼難接受,何況在見過馬蒂恩後,這事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波託西的法官兼礦主那樣隨時隨地用得起阿拉伯香水。

“別攥着你的項鍊了,不論是聖水、大蒜、白銀還是十字架都消滅不了我。”

坐上上首的陳沐輕笑這擡起左手在身前揮了一下,說了個自以爲幽默的笑話,但迴應他的是年輕培根瞪大的驚恐雙眼。

‘天哪,這個大明帝國將軍居然自比吸血鬼!’

說真的,見陳沐一面比見法王亨利還困難,一見面又說出這樣的話,對培根來說太驚悚了。

所謂‘科學的終點是神學’只是一句糊弄人的鬼話,像德雷克這樣沒機會接受正規教育的人不算,歐洲鳳毛麟角有機會上學的人一開始接觸的都是神學,儘管神學與其他學科沒有太多聯繫,但他們都必須學習神學纔有機會學習其他科目。

生在教堂長在聖光裡的人,哪兒有不虔誠的?人家一生的頭等大事就是信仰上帝,這等同於呼吸、吃飯、睡覺與生存一樣重要。

那些科學家晚年迴歸神學的原因並非是研究出科學與神學的必然關係,而是這些虔誠的神學家們試圖用科學來解釋神學,或者用神學來解釋科學,因此纔會產生無窮的矛盾。

站在這就已經足夠讓培根拘謹的了,昨天晚上他纔剛被軍府僕役像料理牲口般沖洗了足足兩遍——培根上次洗澡是去年春天在教堂洗禮,本來今年春天也該洗禮一次,但沒來得及就被公派出來了。

德雷克要好一點,他有按時穿衣游泳的習慣。

其實希臘時代、羅馬時代歐洲人還是挺講究的,但黑死病的流行讓人怕極了,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讓兩個弗朗西斯侷促不安的並非僅因爲面對陳沐,洗澡並且還洗得很乾淨讓培根擔心自己會病死,德雷克要更豪邁一些,海盜頭子滿腦子想的都是富貴險中求。

“你說你們有封信要交給我的皇帝,把信給我吧。”

但德雷克沒有交出書信,他向前邁步,明朝人的衣服穿在身上讓他走動間顯得有些彆扭,用他的習慣向陳沐行禮後說道:“尊敬的將軍,我們來拜見你是爲了能得到去往大明帝國的機會,這封信應該由我們呈送中國君主。”

“不必了,依照律法你們去不了大明,陛下已將大明東海的所有事務全權授於我手,你可以把信給我。”

陳沐的語氣非常平靜:“或帶着信離開,由於你們是我的部下保護登陸亞洲,天軍保證你們的船隊安全離開羣島。”

“但下一次,天軍沒有義務保護你們。”陳沐說着好像突然想到什麼,問道:“你們的女王派出幾支船隊,只有你們一支麼?”

早前受到的刁難已經令德雷克做足了心理準備,聽到陳沐拒絕並不氣餒,同時對明朝上下官吏神態言語中毫不避諱的高人一等毫無異議——明軍擊敗了歐洲認知中世上最強大的國家西班牙,他們理應高人一等。

“女王派出三支尋找大明帝國的船隊,一支走北方、一支向東,還有向西的我們,船長們準備充分並訓練有素。”

但讓德雷克沒想到的是從陳沐的臉上看到的是失望與遺憾。

“那我恐怕要恭喜你了,你們的運氣很好,其他船隊恐怕此時不是逃回英格蘭,就已經死在途中。”

現有條件不可能讓任何船隻活着穿越北極圈,向東又有西班牙的重重封鎖,即使他們僥倖逃過西班牙人的追捕,慣用快船的漢國也會把他們掠奪一空。

但他並沒有說出原因,只是重申了一遍自己的立場:“考慮好了麼,是把信給我,還是帶着信回家?”

德雷克與培根對視一眼,不知道明朝究竟在哪的他們別無選擇,至於其他使者船隊是否遇難,對他們來說沒什麼關係,穿越大海本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冒險。

密封信筒被軍府親兵接過遞交至陳沐面前,陳沐卻只是拿着信筒看了看便輕輕揮手示意親兵將書信交給旁邊的親兵宣讀……他不認識這個時代的英文,即使與德雷克交流用的也是西班牙語,念信這種事還是交給過去在朱曉恩身邊做過通譯的親兵來比較好。

翻譯書信是個力氣活也是腦力活,既要不失體面,還要翻譯精準,比方說信的擡頭。

“英格蘭、法蘭西及愛爾蘭諸國女王,信仰守護者伊麗莎白致敬偉大、強大而不可戰勝的大明帝國萬曆皇帝……大帥,他們前面寫了奉天承運,後面寫的是契丹萬曆大汗。”

德雷克與培根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從廳中所有官吏軍兵的神色能看出來,包括陳沐在內所有人聽到這句話時都露出厭惡的眼神。

“接着念。”

“呈上此信者爲吾國忠實臣民弗朗西斯·德雷克,得吾人准許而前往貴國各地旅行。”

“彼可成此難事,全賴陛下之寬宏仁慈,抱經磨難後,必能獲陛下寬大接待,何況此行於貴國無任何損害,且有利貴國百姓;陛下不必懷疑,其更樂於爲此行吾國有益之旅行。”

“吾人認爲:我西方諸國君王從相互貿易中所獲利益,陛下及臣屬陛下之人均可獲得。此利益在於買賣所需及富有之物。吾人以爲:我等天生爲相互需要者,需互相幫助,吾人萬望陛下同意此事,而我臣民亦不能不作此嘗試。”

“如陛下可促成此事,且予其安全通行之權,並給予吾人在於貴國臣民貿易中所極需之其餘特權,則陛下實行至尊貴仁慈國君之能,而吾人將永不能忘陛下功業。吾人極願吾人之請爲陛下洪恩所應,而當陛下仁慈加於吾人及吾鄰,吾人將力圖報答陛下也。願上天保佑陛下。”

親兵將信讀完,皺着眉頭念出落款:“耶穌誕生後一千五百七十八年,我王在位第五年,授于格林威治宮。”

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九十二章 殘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三十七章 總章第六十八章 炮仗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談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八十三章 雙簧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十六章 爆破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期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九章 蒙田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四十六章 手本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知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四百零七章 外科第一百二十七章 腦補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樓第九十四章 到頭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二十六章 邊防第三十一章 電報第四十六章 手本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八十四章 暑疫第十四章 高低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一百一十七章 良知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二百三十八章 來路第八章 遊擊第六十章 望風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三十章 營房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二十六章 節制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九十章 雞肉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三百八十九章 算數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八十章 剿匪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賽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三十八章 撞角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二百五十六章 正直第三十四章 去信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十章 得罪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一百二十三章 茶館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衛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四十七章 永安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二百九十六章 生產力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第七十章 賑濟第五十章 增兵第二十三章 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