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刺耳的呼嘯聲在迴響着,駕駛艙裡的程克威盯着簡易的十字鐵環,鐵環慢慢的將目標——一個用石灰畫成的靶子壓住。
“500米!”
“400米……”
伴隨着高度不斷的下降,飛機的速度也在變快。
“差不多了,快點拉起來,拉起來……”
站在地面上的人們看着俯衝下來的飛機大聲喊道,可是它仍然像遊隼獵食一樣,從天而降一頭紮下去,根本剎不住車,誰知道最後懟在什麼上面。
這絕對是在玩命。
就在這時,突然飛機機腹下方一個黑點投出去,與此同時,飛機猛的一下爬升起來,衝着空中飛去時。
甚至都不等程克威觀察轟炸情況,他就感覺到機翼處突然有點兒扭曲。
斷了……
俯衝的加速度讓木製的機翼樑居然斷了,好不容晚才控制住飛行姿態的他,只得緊急迫降在機場附近的空地上。
“問題還是老毛病……”
成功迫降之後,僥倖活下來的程克威點着一根香菸,坐在駕駛艙裡的他,叼着香菸,自言自語道。
“機體的結構還是要進一步加強,機體結構不強化,飛機就無法承受高速俯衝及拉起所產生的衝擊力。只要強化的機體結構,俯衝轟炸還是大有前途可爲的。”
雖然在俯衝時不斷加快的速度差點讓他無法從俯衝狀態改出,但是炸彈的轟炸效果非常好,轟炸精度相當高,炸彈準確命中目標。
唯一的問題,就是飛機機身的強度了。
“增強機身強度,就意味着要增加重量,重量增加了發動機的功率也要增加,發動機功率增加,自重也會增加,飛機的重量也會隨之增加……”
在機倉裡,在技術人員修復着損壞的木製翼樑時,程克威又一次和設計師李林討論了起來。
“李工,重點一又有何妨,我試過,俯衝轟炸的精度良好,相比於水平轟炸,無論我們怎麼改進,在載彈量上都比不飛艇,飛機靠的是什麼?無非就是機動性好,是天生的飛艇殺手,可是飛機如果想取代飛艇,就必須要在轟炸上的顯露出自己的優勢。”
程克威指着自己的飛機說道。
“俯衝轟炸就是最好的選擇,它的轟炸精度相當高,炸彈準確命中目標。水平轟炸時,100枚炸彈也不一定能擊中一艘軍艦,可是俯衝轟炸的話就很容易擊中目標,一枚炸彈就能重創一艘軍艦,它甚至比大炮還要厲害,因爲他能夠把炸彈運到幾百公里之外轟炸敵人的軍艦。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飛機的價值……”
充分發揮出飛機的價值!
簡單的一句話,讓李林這位飛機設計師破防了。
儘管他們不斷的在改進飛機,可是飛機依然像是玩具似,壓根就不能和飛艇相比,航程、載彈量都是全方面的落後。
“也許……”
盯着修復一新的翼樑,李林自言自語道。
“確實值得一試。”
很多時候,一個決定可能就會改變未來。對於基地裡的工程師和飛行員們來說,他們並不知道,這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決定,會在未來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此時,那些在空中呼嘯而過的飛機勢必會改變整個世界。
……
其實,世界早就已經被改變了。
儘管依如歷史上一樣,1880年代是一個技術變革的時代,但是飛艇等各種武器的出現,卻讓這個技術變革的時代變得更加激盪。
儘管在美洲,大明帝國與美國之間的海上軍備競賽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可是在全世界範圍內,由於技術的快速變革讓很多人都陷入迷茫,火炮、動力系統的發展日新月異,從飛艇的橫空出世再到水下兵器的發展更是讓人們擔心戰列艦會不會像恐龍一樣滅絕。
“在飛艇和魚雷的面前,戰艦是不堪一擊!”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這樣的論調開始在歐洲海軍界盛行,作爲藍星最強的皇家海軍也適當的放緩了發展腳步。
但是誰都知道,這不過只是暫時而已。
只需要一個契機,一切就會改變。
“看報、看報,看一看海軍大臣諾斯布魯克伯爵歷史性講話——公開承認皇家海軍已經被超越……”
“皇家海軍需要更多的鐵甲艦與巡洋艦。”
清晨,正在公共電車站等待着電車到來的佔姆士·邦德聽到報童的喊聲時,他伸手喊來了報童。
“給我來一份今天的《泰晤士報》。”
“好的先生,”
接過報紙後,佔姆士·邦德就看到報紙頭版上的新聞——《大英帝國最危險的時刻》。
如此聳人聽聞的新聞,說的就是“皇家海軍危機”9月,在記者斯特德在《Pall Mall Gazette》的雜誌上刊登了“海軍的真相”系列文章之後,危言聳聽的言語激起了民衆對於皇家海軍實力的巨大恐慌,擔心皇家海軍將很快被法國海軍、大明海軍超過,儘管斯特德的文章有誇張之嫌。然而,這導致海軍大臣諾斯布魯克伯爵被迫公開承認海軍需要更多的鐵甲艦與巡洋艦。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議會應該會在最近通過新的法案,支持皇家海軍建設吧!”
佔姆士·邦德回憶着這幾天頻繁進出唐寧街的那些議員們,儘管他們還沒有就造艦問題達成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快議會就會對危機做出反應。
“看樣子,新一輪的海軍競賽差不多就要開始了。”
在自言自語的功夫,看到電車駛近了,佔姆士·邦德便把報紙一折,等待着上車的他,壓根就沒有注意到報紙上一則不太明顯的消息,有看不太分明,上面的標題是九點鉛字印的,內容說的南部非洲的巴伯頓發現了金礦。
幾乎沒有什麼人聽說過南部非洲的什麼巴伯頓,但是僅僅只需要兩個字也就夠了——黃金。
南部非洲發現大量黃金的消息會帶來什麼樣的轟動,沒有人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隨着各界的追捧,一場新的投資狂潮會隨之在倫敦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