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位於地球另一邊的波斯灣,約翰·阿巴思諾特·費希爾海軍中將頗爲感嘆的注視着這片溫暖的大海。
“將軍,我們終於進入波斯灣了。”
站在他身邊的約翰·傑利科畢恭畢敬的說道。
他剛剛逃過一動,去年在亞歷山大港舉行的海上演習中,由於喬治·特賴恩爵士的錯誤轉向命令,他在明知要被撞沉的情況下,再三確認後被迫執行轉向命令。結果不出所料被約翰·傑利科指揮的戰艦撞沉了,包括特賴恩上將在內共有358名軍人遇難,傑利科以預先有準備得以死裡逃生。事後軍事法庭審判的時候,法庭以軍令不可違寬恕了他。
他得已繼續在軍中服役,他指揮的“聲望號”戰列艦是特遣艦隊的旗艦。
“我們不僅要小心俄國,而且還要小心大明人,他們在這裡擁有殖民地。”
傑利科提醒着艦隊司令官費希爾。
“曾幾何時,我們以爲波斯灣是不值一提的,也正因如此,我們纔會把強盜海岸的保護地出讓給他們,讓他們控制了進出波斯灣要地,這些年爲了籠絡他們,大英帝國付出了太多的犧牲。”
費希爾盯着遠處,然後說道。
“所以纔有了現在俄國人在波斯問題的得寸進尺!”
在費希爾和很多英國人看來,正是大英帝國一次次的讓步,造成了現在的這種局面。
“現在我們所需要就是強硬!用強硬的態度讓俄國人知難而退!”
恰在此時,他們的上空傳來輕微地嗡嗡聲,宛如的一艘小艇大小的兩艘小型戰鬥飛艇低低地掠過戰艦上空,還有三艘飛艇在不遠處盤旋着。
費希望爾所率領的特遣艦隊,除了有四艘無畏級戰列艦之外,還有一艘由運煤船改裝的飛艇母艦“皇家方舟”號。
自從大明帝國用飛艇襲擊了巴西的艦隊之後,艦隊防空問題一直爲世界各國所重視,從反飛艇機槍到戰鬥飛艇,可謂是應有盡有,而每一隻艦隊在出行時,往往也都會有一到兩艘飛艇母艦伴隨巡航。
就在費希爾的話聲落下時,有人報告道。
“左舷320度發現四道煙柱!”
很快,桅杆頂部的瞭望員就分辨出了駛來的是一艘俄羅斯無畏級戰鬥艦塞瓦斯托波爾號和彼得巴甫洛夫斯克,這兩艘戰鬥艦都是裝備有356毫米巨炮。
“他們來了!”
注視着越來越近的羅馬戰艦,費希爾冷笑道。
“俄國人以爲他們能通過引進大明技術建設一支現代海軍,我保證如果有必要的話,接下來諸位將看到——僅僅只是大艦隊並不僅僅只是軍艦而已……”
費希爾的冷笑,變成了一種若隱若現諷刺,似乎對於他來說,俄國海軍……根本就不進不了他的眼。
就在費希爾下令艦隊進入警惕時,遠處的俄國海軍艦隊在發現了這支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後,他們並沒有迎上前,而是打了一個詢問的旗語之後,就選擇返航了。
“就這……”
在譏笑之餘,有軍官到費希爾身邊報告道。
“將軍,倫敦海軍部急電……”
接過電報,費希爾的眉頭微微輕挑道。
“談判破裂了!”
“什麼?”
“我們和俄國人的談判破裂了!”
談判破裂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戰爭嗎?
沒有人可以預知這個未來,未來往往都是不可預知的。
雖然不可預知,但是未來卻可以操縱,可以控制的,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行。
儘管外界並不知道,但是世界的局勢正在按照朱大皇帝的計劃一步步的滑向戰爭的邊緣,也就是在英國艦隊抵達波斯灣的同時,羅馬軍團佔領了拉什特,在他們朝着德黑蘭的方向進軍的同時,大不里士等也被俄國軍隊佔領。
伴隨着俄羅斯在波斯對英國的“冒犯”,英國上下盡是一片憤怒之聲,在輿論界的主導與鼓動下,英國人所感受到的是什麼?
是大英帝國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
“如果我們縱容他們佔領波斯,那麼下一步,他們就佔領印度,就會奪走女皇的皇冠!”
倫道夫·丘吉爾這位特使,在返回倫敦後,在抵達火車站時,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向首相覆命,而是直接了當的告訴新聞界,他此行的結果。
在演講開始不久之後,他就變得失控了。
“在君士坦丁堡,我所感受到的是什麼?是俄國人對我們的無視他們不僅無視大英帝國的利益,甚至那些傢伙還對英國極盡羞辱,在他們看來,大英帝國已經沒落了,是一個沒落的,不值一提的國家……”從第一句開始,倫道夫丘吉爾的演講就是斷章取義的,但因爲他的語言直白,卻令聽者都能理解他的話語,在火車站,人們傾聽着他的講話,面對激動的觀衆們,從未受到過如此歡迎的倫道夫的臉變得可怕瘋狂。
“戰爭!俄國人在那裡叫嚷着戰爭,戰爭……他們以爲大英帝國爲畏懼他們,害怕他們,可是大英帝國會害怕那個野蠻的小偷嗎?”
“不!”
滔滔的民意,在倫道夫的演講中被喚醒了,對於倫道夫來說,似乎在這一瞬間,他又一次成功的得到了民衆的關注。
“爲了大英帝國,如果俄國人想要戰爭,那麼我們就給予他們想要的……”
儘管英國人此時剛剛結束一場戰爭,儘管英國人在南非損失了數萬軍隊,但是英國人同樣也是愛國的,他們同樣也是驕傲的,他們不能夠容忍俄國——那個盜取了羅馬之名的東歐國家,對大英帝國的冒犯。
誰又能夠容忍呢?
在民意滔滔之時,英國外交部又一次提出了嚴重交涉——要求羅馬帝國停止對波斯的野蠻入侵!
甚至在交涉的言語中,不惜以武力作爲威脅。面對英國的威脅,羅馬帝國是如何迴應的呢?
他們直拉從小亞細亞地區,向波斯增派了軍隊,甚至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宣稱——“這是又一次十字軍東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