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在下着雨。
國會裡議員們正在發表着演講,憤怒的人們在那裡叫嚷着,他們在那裡爭論着,呼喊着。
所有的字眼都是“報復”,都是“戰爭”。
無論他們屬於什麼政治派別,無論他們是什麼樣的政治立場,現在他們立場幾乎是一致的。
當波斯灣海戰的消息傳來時,當英國的人們打開報紙看到頭版頭條上刊登的是英國軍艦被擊沉,一百七十六名皇家海軍官兵陣亡的消息,憤怒的心情可想而知。
在這個時代,那些傲慢的英國人從來沒有想到,他們的大英帝國會被其它國家如此的欺負。甚至他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俄國人對大英帝國的蔑視。畢竟在歷史上只有英國的軍艦去攔截其他國家的商船,什麼時候有過他國的軍艦攔截英國的商船,而且還是運兵船?
現在俄國人不僅攔了英國的船,而且在攔截失敗之後,護航的皇家海軍軍艦受到俄國軍艦的攻擊,艦沉人亡,面對這樣的現實,人們自然不能忍受。
於是憤怒的人羣紛紛走向街頭,以示威散步的方式抗議俄國海軍的野蠻暴行。這些盎格魯-撒克遜人本身就是強盜出身,他們不僅在街頭燃燒俄國,不對,應該說是羅馬帝國的旗幟,甚至還直接砸毀俄國駐倫敦的大使館。
與此同時,怒氣沖天的英國人還將矛頭對準了政府。諸如什麼軟弱可欺的、懦夫之類的帽子紛紛飛到政府頭上,在那些英國人看來,如此軟弱可欺的政府早就應該下臺滾蛋了。
在輿論的帶動下,英國人的怒火一天比一天燒的更旺,從地方到倫敦,幾乎所有的政客都在那裡要求報復。
英國人之所以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只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對於英國人而言,皇家海軍一直是他們的驕傲。對英國人來說,沉入大海的“驅逐者號”不僅僅是仇恨的根源,而且還等於在他們最驕傲的地方狠狠的給了英國一個巴掌。
傷害值不大,侮辱性極強。
媒體的報道則無異於揭開了所有的一切,進一步侮辱了所有的英國,爲仇恨之火傾注了滿滿幾輪船的燃料——侮辱與仇恨,在所有人的心裡無限地膨脹着,羣情激憤,朝野爆炸,輿論沸騰……
當然也有一些觀察家發覺這件事似乎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一邊是輿論報紙上的鼓動,一邊是政客們激進的言語,而反觀唐寧街呢?唐寧街卻保持着可怕的沉默。
這種沉默是軟弱怕事嗎?
當然不可能,在觀察家們看來這是山雨欲來風滿樓,暴風雨前的平靜罷了!
唐寧街正在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
那些嗅覺敏銳的觀察們也只是如此猜測一下,一切都要等唐寧街做出決定了,外界才能明白他們到底打着什麼主意。
不過,對於詹姆斯.邦德來說他已經知道了唐寧街的最終決定。
在離開唐寧街10號之後,詹姆斯.邦德打開了雨傘,然後他站在路邊,就這樣子看着來往的行人,發出了一聲長嘆後,便一言不發的走了。
……
關注唐寧街的並不僅僅只有英國人自己,在僅僅隔着一道海峽的歐洲大陸,本應新婚燕爾享受新婚美好的拿破崙五世,依如往常一樣,每天總是會詢問數次英國的反應。
面對丈夫對英國走向的關切,伊莎貝爾便好奇的問道。
“陛下,你是希望英國對俄國宣戰嗎?”
如果不是如此的話,他怎麼會每天都關注着英國的動向呢?
“不是希望他們宣戰,而是因爲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到了臨界點,沒有人可以阻擋……”
朱迪的突然感慨起來。
“臨界點?這是什麼意思?”
在鬆軟的沙發上挪動了一下苗條不失豐腴的身體,伊莎貝爾看着丈夫好奇道。
“就是一個必然會爆發的邊界。”
朱迪想了一會,然後說道。
“英國人佔據着世界上大多數的海外殖民地,包括我們在內每一個國家想要進行海外擴張,都必定會與英國的利益發生衝突,但是海外擴張,又是事關國家的未來基業,這一點無庸置疑,所以,列國之間的大戰,必定會爆發,只是爆發的時間和誘發原因的區別。”
聽着丈夫的解釋,伊莎貝爾這位出身于波旁奧爾良家族的帝國皇后,想了一會,然後長嘆道。
“原來是這樣,可是在民間,並不沒有多少人喜歡戰爭。”
“是的,沒有多少民衆喜歡戰爭。”
點點頭,朱迪說道。
“僅僅是統治集團單方面的意志,是發動不起全民來進行戰爭的……”
停了一下,然後朱迪又說道。
“但是有了一個適當的理由,民衆的愛國之情被激發之後,他們自然會渴望戰爭,就像現在英國人一樣,被擊沉的軍艦所帶來的羞辱感,讓英國人渴望報復,甚至渴望戰爭,至少在他們把一半的青年送到戰場之前,他們是不會後悔這一選擇的。”
“我的上帝中,一半的青年,這會是什麼樣的戰爭?”
冷笑一聲,拿破崙五世說道:
“是真正的世界大戰!全世界都會捲入其中的,不論他們是否願意,肯定都會卷往其中,甚至這場大戰是不可避免的。當今世界各國國內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經濟連續高速增長後,都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低迷狀態,企業普遍利潤下降、失業率則相應攀升,社會動盪不安……時局不利,所以人心思變啊。”
看着侃侃而談的丈夫,伊莎貝爾突然有些緊張的說道。
“親愛的,那麼我們呢?法蘭西呢?我們會捲入這場戰爭嗎?”
妻子的問題,讓朱迪想了想,然後他又抿了一下嘴脣,說道。
“這場戰爭我們根本就不可能置身事外。這並不僅僅是因爲我們和俄國人之間的盟約。還有一個更爲重要的原因是——英國人!他們謀殺了我的哥哥!”
“什麼!”
伊莎貝爾驚訝道。
“英國人……是他們策劃了“耶路撒冷事件”,我的哥哥和教皇都是死於他們的刺殺!”
拿破崙五世冷笑到。
“在過去的這幾年中,我一直在等待着今天,等待着眼下的這個機會,他們以爲我會忘記嗎?”
耐心!
在國與國的競爭之中,很多時候是比拼的是耐心,想要復仇的話更要比拼耐心。
在過去的幾年之中,朱迪學會了忍耐,學會了等待,他一直在忍耐着內心深處想要復仇的渴望,在等待機會的到來。
現在機會到來了,他又怎麼可能會錯過呢?
“現在是時候,讓真相大白於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