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孫元化的震撼

bookmark

黎安明倒是沒想到孫元化的關注點竟然在那些爐渣上,不過他還是笑了笑解釋道:“這爐渣可是好東西,能用來生產一種很厲害的材料——水泥!”

“什麼?水泥竟然是這爐渣生產的?”水泥孫元化是知道的,不過他沒想到的是這鍊鋼的爐渣竟然能生產出水泥而已。

其實黎安明也是爲了重複利用而已,這爐渣裡有石灰石的殘留,故而爐渣中含有大量的水泥成分,所以這些爐渣同樣也能用來煅燒水泥,這樣一來,比直接用石灰石燒製水泥,更能節省不少礦石,不然這爐渣丟棄了也可惜。

這個時代的礦石本就不好開採,能重複利用黎安明當然不會放過。

不過水泥的配方和製造方法黎安明是不會給孫元化的,他知道了,必然會用到遼東戰場上去,而到了遼東,建奴也就知道了,這是黎安明不想看到的。

如果不出意外,他敬獻給朝廷的燧發槍技術,用不了多久,恐怕就會到達遼東方面的建奴的手裡。不過黎安明也不在意,大不了讓朝廷和建奴在遼東戰場上對射唄,這樣也能把朝廷的目光主要集中在遼東,好方便他在西南的行事。

看了一會兒,孫元化拿起一把鋤頭看了看,說道:“黎公子,你這裡的鋼鐵比工部的要好上不少啊,這還是民用的。”

黎安明聞言撇了撇嘴,說道:“孫先生,據在下所知,民辦的鍊鐵作坊生產出來的鋼鐵似乎都比官辦的要好上不少吧。”

明代晚期民間使用的瓶爐體形比官爐大,通常情況一日夜可出鐵3600斤,最高可日產生鐵6000餘斤。民間鍊鐵已使用活塞式鼓風機,結構功能與近代鼓風設備一致。土高爐也有了重大改進,已能把冶鐵爐與炒鐵爐串聯使用。

“唉,確實如此!”孫元化聞言一愣,隨即點了點頭嘆了一口氣道。雖然他不想承認,但這卻是鐵的事實,官員貪腐成風,往往很多步驟是能省則省,這樣能練出好鐵才叫怪事呢。

黎安明等孫元化看着那些匠人們操作了一會兒後,便帶着他向下一個地方走去。

“這是燒磚?咦,不是青磚,竟然是紅色的磚!”來到下一個作坊,孫元化先是打量了一眼,接着便有些驚奇了。

“沒錯,這的確是紅磚,我這工坊區的建造也是使用的紅磚。”黎安明點了點頭介紹道。

青磚和紅磚可以說是親兄弟,原料工序基本相同,都是用粘土製成磚坯,晾曬後送入磚窯經900度高溫燒製的。在燒成高溫階段後熄火,依靠磚窯內外空氣流動自然降溫,此爲風冷工藝,這樣出窯後的是紅磚。而我國傳統的青磚則是在燒成高溫階段的後期將全窯封閉,再在窯頂澆水降溫,此爲水冷工藝。

青磚質地較緻密,硬度和強度高於紅磚,耐磨不腐,在抗氧化,水化,大氣侵蝕等方面性能明顯優於紅磚。中國的古建築經上千年仍然保存完好可見青磚性能優良。但是青磚的燒成工藝複雜,能耗高,產量小,成本高,對於黎安明來說不適用。

燒製紅磚不是高難度的技術活,黎安明簡要給瓷器作坊的匠人們傳授了一下窯廠的知識便可以了,畢竟這燒製紅磚和燒製陶器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他也把磚窯和瓷窯放在了一個工坊區,這樣方便管理。

而且他也不需要能媲美現代紅磚的質量,只要足夠結實就行了。

孫元化看了一會兒,發現確實要比青磚省時省力不少。

這裡黎安明沒有多待,只是大概的參觀了一會兒後,便帶着他們向水力作坊走去。玻璃作坊和水泥作坊便被他略過了,那兩個地方太重要,而製作方法又太簡單,還是不要讓他們參觀的好。

來到水力作坊,當孫元化看到裡面的景象後,頓時震撼得無以復加。

其實中國古代早就出現了對水力的運用,比較普遍的是桔槔、轆轤、翻車、筒車、戽斗、刮車等提水工具,主要的作用就是輸水灌溉農田,其中最著名的就要算是翻車了。

還有就是水能機械,中國古代創造出水碓、水排和水磨等機械工具將水能轉化爲機械能,用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不過像黎安明這樣用來做工業生產的,確實還沒有。

不過就算如此,中國古代對水力的運用,在明朝之前從不落後於西方,甚至超前,但是在滿清統治中國後,世界慢慢變化機械時代時,中國對於水力的運用就漸漸落後於西方!

可以這樣講,在沒有出現蒸汽機和電力設備之前,大型機械的製造,一直就離不開水力!

水力運用在機械製造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鍛壓,錘鍊,水力車牀和水力木工機牀!而這些,在這個水力作坊裡都能看到。

其實還有水力紡織機的,只是黎安明暫時還沒有拿出來,現在人力本來就不夠用,紡織機之類的東西暫時就別拿出來了,反正離西方的工業革命還早,有的是時間,再等兩年也沒有關係。

看了水力鍛錘一會兒,孫元化嚥了咽口水,一副不可思議的說道:“黎公子,這水泥鍛錘至少能讓鍛造提升三十倍吧?”

“不,是四十多倍,快接近五十倍了。”黎安明笑了笑說道。經過了這半年多的實驗,水力鍛錘直接讓鐵匠的工作效率提升四十倍是很輕鬆的事情,畢竟這種水力鍛錘一分鐘可以完成數百次的敲擊。

孫元化聞言張大着嘴巴定在那兒仔細的觀察了好一會兒,才說道:“在下着實佩服黎公子!”

黎安明見狀笑了笑,說道:“其實這些東西都很簡單,也就是和牛力翻車類似,只要轉動,就可以產生動力,齒輪,軸承,這些東西相差不大,只是工作件不一樣而已。”

因爲軍功作坊那邊也單獨的建立了一個水力作坊,所以這裡的水力作坊除了水力鍛錘外,其他像水力鑽牀、水力車牀等今日都沒啓用,所以孫元化也只是大概看了一下,不明所以後便不在看了。

黎安明見天色不早了,此時去農業區已經來不及了,便說道:“此時天色已晚,於先生那裡我們明天再去吧,接下來帶你們去學院看看。”

“黎兄看着安排就是。”徐爾覺聞言不在意的說道,孫元化也只是笑着點了點頭。

正當黎安明帶着孫元化、徐爾覺二人快到學院的時候,忽然“轟”一聲爆炸聲從學院的方向傳來.......

第三十三章 合作 (求推薦、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計劃第八章 謄抄公第二百三十四章 提前佈局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要上天第八十七章 肥皂第二百零七章 熊廷弼到遵義第四十七章 購炮第三章 揹包也穿越第一百七十六章 加緊訓練第四十三章 暢聊第二百三十五章 孤城危局第十五章 安排第一百零一章 京事畢第二百三十章 思路第二百零四章 包圍第三十一章 孫元化第二百零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七章 醫學第七十章 板甲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見恨晚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第一百一十章 商會成立第五十二章 大魚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勝第一百七十六章 加緊訓練第一百章 見天啓第一百五十二章 無心之過第一百七十六章 加緊訓練第二百四十三章 百年大計第八十一章 吳由良第二百三十六章 成都城下第一百六十章 白蓮教第一百三十章 打穀機(求首訂)第二百三十二章 試驗第七十一章 車牀第一百零一章 京事畢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防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備戰第六十四章 槍炮坊第二百一十四章 投井自殺第二百五十五章 決戰來臨第一百四十章 老謀深算第二百一十一章 計劃第二百零一章 各打各的第七十四章 分身乏術第九十三章 黎小婭第二百四十二章 結陣以待第九十五章 拜訪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西出兵第七章 融入時代第四章 家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一百一十一章 會晤第一百二十章 清剿第一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一百七十一章 成婚(打賞加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第一百二十章 清剿第四十三章 暢聊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之地第四十一章 飈風第十七章 招募第一百二十章 清剿第一百一十四章 沙盤第二百二十二章 黑衣人第一百零一章 京事畢第二百三十四章 提前佈局第九十章 進京事宜第一百九十五章 成都決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見孫元化第七十七章 熊廷弼第一百五十四章 孫元化的震撼第一百六十一章 蜀王(二合一章節)第二百三十九章 演戲第二百零二章 勢如破竹第三章 揹包也穿越第三章 揹包也穿越第二百四十二章 結陣以待第四十七章 購炮第九十九章 早朝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產大隊第一百六十二章 急報入京第五章 摸清家財第三十三章 合作 (求推薦、求收藏)第二十章 建設第十五章 安排第九十七章 面聖第二百二十七章 向日葵與番茄炒蛋第二百零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四章 臼炮第六十五章 喜鵲第二百五十五章 決戰來臨第七十四章 分身乏術第九章 玻璃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西出兵第五章 摸清家財第二百四十一章 就緒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勝(月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