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失守後,粵漢鐵路被切斷,武漢就更不值得用重兵防守了,面對這種情況,重慶政府吸取南京保衛戰的教訓,不做孤城困守,決定放棄武漢,10月25日棄守武漢。日軍26日佔領武昌、漢口。27日,佔領漢陽,武漢保衛戰至此結束。
武漢會戰歷時4個半月,以****主動撤出武漢而告結束。就戰役而言,日軍佔領了武漢三鎮,並控制了中國的腹心地區,取得了勝利。但就戰略而言,則日本並未能實現其戰略企圖。日本大本營認爲“只要攻佔武漢、廣州,就能支配中國”,於是日本御前會議決定發動武漢會戰,迅速攻佔武漢,以迫使中國政府屈服。爲此還規定“集中國家力量,以在本年內達到戰爭目的”、“結束對中國的戰爭”。但是,中國政府既未因武漢、廣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華戰爭也未因日軍佔領武漢、廣州而結束。中國政府在武漢失守後聲明說:“一時之進退變化,絕不能動搖我國抗戰之決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絕不能影響於抗戰之全局”;表示將“更哀慼、更堅忍、更踏實、更刻苦、更猛勇奮進”,戮力於全面、持久的抗戰。
武漢會戰以後,本來就感到兵力不足的日軍,隨着戰線的延長,兵力益發感到不足,無力再組織像淞滬、徐州和武漢會戰這樣大規模的、以攻城略地爲目標的戰略進攻,而被迫轉爲戰略防守。這就使中國的抗戰由戰略防禦階段發展爲戰略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軍則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願意進行的持久戰的泥淖之中,無法自拔,從而導致日本侵華政策的轉變:由軍事打擊爲主、政治誘降爲輔,改爲以政治誘降爲主、軍事打擊爲輔;由以主要兵力進行正面戰場的作戰,改爲轉移兵力進行敵後戰場的“治安”作戰。
武漢失守之後,日本華北派遣軍開始集中全力對我晉察冀根據地的二十五路圍攻作戰,鑑於當年的嚴峻形勢,晉察冀軍區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以商討應對之策。李國韜所部安國獨立團暫時歸晉察冀軍區直接領導,因此李國韜也有幸參加了此次會議。
在此次會議上,晉察冀軍區聶司令員在會議上對武漢會戰的得失,做了一次總結性的發現,他說:“武漢會戰中中國廣大官兵總體上是英勇頑強的,曾大量殺傷日軍,並給日軍以重大打擊。但由於最高決策者及有些高級將領作戰指導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敵人的同時過多地消耗了自己(陣亡將士人數,軍事委員會統計爲254628人,加上負傷超過40萬),主要原因是戰役上單純地進行陣地防禦,與日軍拼消耗。中國幅員廣大,日軍可以迴避我們的陣地設施,而日軍的慣用戰法就是迂迴包圍,即使從陣地防禦的角度來看,在作戰指導上也有不足與失誤:兵力分散,以連綿不斷的一線式陣地進行防禦戰鬥,而且逐次使用兵力,缺乏有力的戰略預備兵團;會戰過程中,經常處於被動地位,處處追隨在敵人行動之後,不少措施類似“挖肉補瘡”;在指揮體系上,受人事關係影響過大,許多兵力調配不是以作戰需要爲依據,而是按派系及資歷任官,職務與所屬兵力不適應,造成“屋下架屋,牀上疊牀”的弊病;命令、報告的轉達,自軍事委員會至基本戰略單位的師,要經過戰區、兵團、集團軍、軍團、軍5個層次才能到達,難免貽誤戰機。”
聶司令停頓了一下,接着說道:“我們八路軍應該充分的從這次會戰中吸取經驗教訓,日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其強悍,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日軍並不是不可戰勝的,而我中華民族卻是永不屈服的。只要我們堅持抵抗,就一定能夠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平型關大捷,臺兒莊大捷,萬家嶺大捷,這一次次巨大的勝利,都證明了日軍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只要我們戰略運用得當,揚長避短,便可以狠狠的打擊日軍,乃至徹底戰勝日軍。比如說我們這次反掃蕩作戰,日軍出動數萬兵力,遠勝於我軍,可謂是來勢洶洶。可是我們仍然取得了阜平戰役,全殲163聯隊的輝煌勝利,就是因爲我們採用的正確的戰略。事實證明我們的敵後游擊戰是非常成功的,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在不斷消耗敵人的同時不斷壯大自己,就一定能夠取得抗戰的最終勝利……”
此次會議上,軍區領導再次明確了,爲了粉碎敵人的這次大掃蕩,採取以廣泛的游擊戰阻擊、消耗和疲憊日軍,集中主力在運動中殲其一部的方針。
時間到了11月初,經過了一段時間休整的日軍,在寺內壽一的親自指揮下,再次大舉出動,對我抗日根據地發動了更爲猛烈的進攻。
11月1日,日軍110師團師團長桑木崇明中將,親自指揮110師團所屬之108旅團大部及師團直屬部隊總兵力超過七千人,從唐縣,曲陽兩縣出發,兵分兩路直撲阜平。
由於日軍兵力衆多,來勢洶洶,鑑於敵強我弱之不利局面,我晉察冀軍區司令部研究決定,暫避敵鋒,採用游擊戰,運動戰的戰略,不斷消耗疲憊敵人,最後設法集中優勢兵力,殲其一部的作戰方針,以粉碎敵人的這次大舉進攻。
李國韜奉命率領安國獨立團轉移到了城南鎮以南,九口子以西一帶的山區,隱蔽待命尋找戰機。
11月2日,桑木崇明親自率領數千日軍攻佔了城南莊,一羣小鬼子端着明晃晃的刺刀,直接衝進了晉察冀軍區司令部,不過可惜的是,此時軍區司令部各機關單位已經再次轉移了。
“八嘎~!”桑木崇明看着面前一片狼藉的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憤怒的罵道:“竟然又讓這羣狡猾的支那人逃掉了!實在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