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定遠楊威(下)

雅庫茨克是高飛理想的目標,但是能夠爭取到伊爾庫茨克已經是實屬不易了,把蘇聯人逼瘋一拍兩散也不符合中國的利益,莫洛托夫與斯大林都不是容易對付的角色,只不過現在蘇聯這頭紅色巨獸已經失血過多了,沒有精力和高飛、蔣介石去玩文字遊戲,否則這種領土的談判少則三個月半年,多則幾十年的扯皮在國際上都是正常的,現在斯大林是同意了中國對歸還的領土共計一百二十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行使主權,但是這些領土卻被近二百萬的日軍精銳主力所佔據,血戰在所難免,高飛深深的吸了口氣,歷史賦予的責任或許就這麼的沉,相比歷史上中國在遠東失去的土地,拿回來的不過是一部分,即便這一部分也是如同戶口奪食,要做好大戰結束之後立即與蘇聯刀兵相見的準備,想要恢復漢唐之威,恐怕要靠後來之人了。

中美首腦晤談之後,中美蘇英四國代表齊聚一堂,美國總統特別助理霍普金斯,受羅斯福委託,根據美、英、蘇、中四國會談和美中、中蘇、中英、蘇美、蘇英、美英會晤精神,起草正式的《開羅宣言》,關於日本歸還臺灣於中國的問題,霍普金斯擬訂的供羅斯福審閱的草案初稿明確表示,被日本背信棄義地所竊取的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和臺灣、琉球、海參崴、庫頁島、南海諸島,應理所當然地歸還中國,霍普金斯起草的《開羅宣言》草稿先送給中國代表王寵惠及蔣介石過目,然後交由中、蘇、英、美四方官員亦中方是王寵惠、美方是霍普金斯和駐蘇大使哈里曼,英方代表是外交大臣艾登,蘇方代表莫洛托夫共同討論簽署交換文件正副本,正式確認各國所負之責任與義務,大體完成對戰後世界格局以及接管之地區的分配。

會議結束之後,王寵惠作爲中方代表與英國代表外交大臣艾登交換《中英聯合聲明》包括歸還文物與香港託管緬甸以及藏南的領土分割等內容,隨後,王寵惠與蘇聯代表莫洛托夫交換《中蘇開羅宣言》文件文本,蘇方歸還之中國領土即日生效,但是中國方面必須履行其承諾的義務,向日軍發起進攻,並且消滅上述區域日軍部隊,自行解放被歸還的中國領土,並租借海參崴與旅順作爲軍港。

關於租借旅順與海參崴軍港方面蔣介石並沒有什麼異議,只不過在續約方面認爲主動權抓在蘇聯人手中似乎不妥,不過高飛知道這頭紅色巨獸堅持不了一百年,所以續約之事自然無從提及。

開羅會議可以說中國取得了重大的勝利,稱之爲中國人的節日未嘗不可,但是高飛自己心底明白,爲了這個所謂的節日中國軍人將要付出怎麼樣的代價,美國人在太平洋上的反攻在1943年8月之前是不大可能了,所以如果國軍部隊現在克復南京進攻華北攻入東北光復國土的話,那麼日軍的中國派遣軍與衆多的僞軍以及日本關東軍爲主力的遠東作戰部隊就要成爲了中國軍隊的主要對手和敵人,日本人從三個主要戰場即中國戰場、遠東戰場、東南亞戰場就等於集中了兵力和力量在東北與進攻復土的國軍進行血戰。

而高飛的戰略目的不僅僅是攻入東北牽制日軍,是要集中兵力與日寇進行一場真正的復土之戰,蘇聯方面歸還中國的領土是需要中國軍隊自己去佔領的,而且高飛不能坐等所謂勝利來臨,如果坐等勝利的話就會失去美國的支持,美國人之所以支持中國就是因爲中國軍隊有被利用的價值,如果失去這個價值,那麼歷史很有可能會迴歸原有的軌道,歷史上美國人爲了結束戰爭提早的出賣的中國的利益,導致中國作爲戰勝國反而失去了固有領土。

在高飛看來無論多麼大的犧牲代價,眼前的一切都是值得維護的,後世中國人口衆多資源極度匱乏,一切的一切就是因爲中華民族缺乏生存空間所致,蘇聯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中國更加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都是一寸山河一寸血肉打出來的,現在爲了保衛祖宗留下的基業與土地,高飛甚至不惜一死,高飛自認是一名民族主義者,誰動了中國的一寸土地就等於是動了他的命一般。

開羅的夜色無疑是美好的,但是似乎現在還不是享受這夜色的時候,在《開羅四國宣言》的基礎承諾之上,高飛與蔣介石同羅斯福進行了密會,密會進行了三分之一,始終是圍繞着美蘇之間的關係,羅斯福直言不諱的告訴高飛,雖然有中蘇開羅宣言作爲依據,但是蘇聯人翻臉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只有中國軍隊進入其承諾歸還的地區,對其進行實際控制方能有效達成中蘇開羅宣言的實質內容,這一部分是高飛與蔣介石最爲顧慮的。

同時,高飛也深深爲美國的國家戰略的考慮感到無比的震驚,作爲民選總統的美國的國家政策竟然能夠傳承一脈,這在中國人看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政治格局簡直是不可能的,但是美國人確實真的做到了,他們用美利堅精神和意志開始從着眼點打造出一個龐大的全球戰略的氣魄,這讓高飛震驚之餘感到異常的巨大壓力,現在還同屬同盟國陣營之時,美國人就開始在國際戰略上拉攏中國孤立蘇聯,用中國作爲對抗蘇聯的橋頭堡,以換取蘇聯未來對遠東地區的巨大軍事壓力,化解蘇聯對歐洲方面的壓力。

這是典型的禍水東引的戰略,如果不從後世的整體世界格局,尤其是冷戰時期東西方對持的觀點進行分析,恐怕真的沒有人敢於想象美國人竟然有如此的氣魄在幾十年前佈下這個全球戰略主導的大格局。

蘇聯方面虎視眈眈也好,美國人的看似友善幫助實際上是禍水東引也罷,現在的中國沒有資格去講條件,尚且能夠有被人利用的價值而慶幸,在這種條件之下取得復土的勝利,尤爲可貴至極。

第493節 第二百四十三章 蘭封危局(1)第813章 第四百六十八章 成功的秘訣(1)第808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 亂闖失多命(1)第728章 最強之軍(下)第655章 辻政信遇襲(中)第220節 第九十二章 報紙的秘密(2)第466節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見高樹勳(1)第643章 血戰叢林(下)第220節 第九十二章 報紙的秘密(2)第24節 第十章 戰線危機(2)第522章 岡村戰術第469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151節 第六十五章 突破口爭奪戰(1)第401節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口戰羣奸(一)第83節 第三十五章 秦婉儀勞軍(3)第505章 叢林襲擊者第571章 復克失地(下)第625章 同古保衛戰(七)第662節 第三百六十一章 銅牆鐵壁(2)第488章 世界大戰序幕(下)第629節 第三百四十章 鷹派集散地(下)第463節 第二百二十二章 寺內壽一的震怒(2)第725章 艱難的海軍第976章 登陸日本(七)第217節 第九十一章 無事獻殷勤(2)第815章 第四百七十章 山地步兵旅(1)第648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昌保衛戰(1)第538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375節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一)第659節 第三百五十九章 日本人的三把利刃(2)第66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2)第586章 軍備大換裝第613節 第三百二十八章 命不該絕(上)第452節 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霆掃穴(一)第230節 第九十六章 珞珈山營地(3)第431節 第二百零四章 下榻六國(1)第676節 第三百七十章 血戰三晝夜(六)第522節 第二百六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上)第529章 力阻頑敵第144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2)第938章 鋒芒所向(十九)第677章 決戰緬甸之雷達效用(八)第799章 第四百六十章 高飛的怒火(1)第562章 血染崑崙關(上)第224節 第九十四章 街頭遇刺(2)第860章 鼴鼠突擊(中)第614章 有圖有真相第353節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歷史驚變(六)第171節 第七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238節 第一百章 貴婦芳儀(2)第237節 第一百章 貴婦芳儀(1)第827章 戰略大轉折(一)第713節 第四百零一章 英雄赴死(下)第200節 第八十五章 驚天大爆炸(2)第357節 第一百五十七章 生死十二小時(一)第372節 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死十二小時(九)第596節 第三百一十七章 碼頭血戰(1)第887章 各出奇謀(一)第623節 第三百三十五章 橫空出世新一師(2)第282節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零號兵站(1)第432節 第二百零四章 下榻六國(2)第718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2)第376節 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二)第859章 鼴鼠突擊(上)第455節 第二百一十八章 雷霆掃穴(二)第106節 第四十六章 燕子磯炮臺(1)第475節 第二百三十章 撤退之路(四)第823章 第四百七十七章 歷史鉅變(1)第728章 第四百一十章 日本人的牛皮(1)第472節 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退之路(三)第121節 第五十二章 重炮製敵(2)第616節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上海脫險(1)第947章 鋒芒所向(二十八)第165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801章 第四百六十一章 苗地起亂(1)第570節 第二百九十九章 千里誅賊(一)第718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2)第241節 第一百零二章 酒醉言真(1)第949章 鋒芒所向(三十)第92節 第四十章 宋希濂的權衡(1)第799章 第四百六十章 高飛的怒火(1)第763章 中英之爭第626章 同古保衛戰(八)第608節 第三百二十五章 高飛的禮物第337節 第一百四十七章 致命一擊(1)第901章 空投增援第497章 驚天大案(下)第310節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同形態(1)第687章 決戰緬甸之中國利益(十八)第469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296節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女人的戰爭(2)第4節 第一章 血肉羅店(4)第703章 激戰英帕爾(中)第593節 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怕豬一樣的隊友(中)第523節 第二百六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下)第588章 北進、北進第636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1)第405節 第一百八十七章 口戰羣奸(三)第33節 第十五章 爲了戰死的英靈(上)第74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