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血染的旗幟(二)

高飛也意識到了自己缺乏機動部隊,缺少預備隊和戰略防禦縱深的問題,中國青年軍的目標是聚殲日本關東軍,而不是在黑龍江進行防禦,黑龍江都不設防線,爲何要在吉林設立防線?甚至在中國青年軍之中,很多將領指揮官都認爲防禦是坐失戰機,部隊應該繼續高歌猛進,將小日本的陸軍主力在遠東徹底打垮。|

在部隊中不同程度的出現了驕傲輕敵的情緒,日本人快完了,勝利在望成爲了一種論調。

不過,出乎高飛預料的是蘇聯方面併爲協同抽調兵力進攻日本關東軍,而是僅僅以五個師的兵力跟着日軍的第四方面軍緩緩撤退?如果接收一般?如果蘇軍再度進入其許諾歸還中國的領土該怎麼辦?直接與蘇聯方面發生摩擦嗎?要知道北極熊是歷史上最沒信譽的國家之一,其的口碑不比美國人與英法強多少。

蘇軍竟然沒有協同中國青年軍的反攻計劃,高飛在震驚之餘判斷斯大林一方面催中國青年軍主力北進的同時,一邊抽調遠東的部隊,斯大林印象中日本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對手,只要打敗了德國人,日本是一個他轉身一隻手就能拍死的臭蟲,所以只要中國青年軍牽制住了日本關東軍的主力,他就可以放心的調兵增援東線,東線在斯大林眼中才是重中之重,斯大林的如意算盤打得非常不錯。

讓中**隊吸引日軍的全部注意力,蘇軍則趁機一少量的部隊重新快速進入遠東,在從外交上拖住國民政府,最後在擊敗德國人之後,給中國方面來個死不認賬,這其實就是蘇聯方面的真實目的,貝加爾湖是蘇聯在遠東的明珠,而且是蘇聯與中國的絕對緩衝抵達,如果失去了遠東,蘇聯等於失去了海參崴這樣重要的港口,這對於蘇聯來說是絕對難以接受的。|

所以蘇聯方面早就準備好了各自藉口和理由拖延蘇軍與中國青年軍的協同作戰,這也就是之前斯大林爲何一味的催促中國青年軍快速北進的主要原因,蘇聯方面根本就沒有想過與中國青年軍夾擊遠東日軍主力的意圖。

實際上,斯大林也非常的頭痛,之前相對漫長的蘇德戰線相對穩定了下來,但蘇德雙方都在秣馬厲兵準備更大規模的戰役,以爭奪戰略主動權,德軍總參謀部之前鑑於德軍已無力發動全線進攻,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將軍建議,如果再要發動攻勢,就應針對莫斯科。

然而希特勒認爲攻擊莫斯科目標過於明顯,並且中央集團軍羣已經受到了很大削弱,德軍應放棄再次進攻莫斯科的計劃,因此德國開始籌劃集中兵力在北部和南部戰線發動新一輪局部攻勢,蘇軍方面判斷德軍要攻擊斯大林格勒,於是再次開始着手防禦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裡津,後來改稱伏爾加格勒,爲慶祝斯大林五十歲生日該名爲斯大林格勒,其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是蘇聯內河航運幹線伏爾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又是蘇聯南方的一個鐵路交通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擁有一家大型拖拉機廠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該工廠是當時蘇聯最大的拖拉機廠,產量佔全蘇的一半,主要生產各型號的t34型坦克。

而且,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廣闊富饒的頓河下游流域、庫班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區,是蘇聯糧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產區,在德軍佔領烏克蘭後,斯大林格勒成爲蘇聯中央地區通往南方重要經濟區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戰略位置極爲重要,如果德軍佔領這一地區,蘇聯就會失去戰爭所需要的石油、糧食和重要的工業基礎,而德國此時也迫切需要這些資源,希特勒認爲如果拿不到邁科普和格羅茲尼的石油,那麼就必須結束這場戰爭。

但是的,當德軍部署了一半的時候,希特勒突然決定再度進攻莫斯科,這就使得蘇軍在戰略選擇方面有些措手不及,等蘇軍完成的增援和戰略重點轉移之後,德軍在莫斯科的佯攻也隨時停止了,主力驟然暴起,已經在第一次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夷爲平地的斯大林格勒抵抗了二十一天最終陷落,德國人如願以償的同時也損失慘重。

感覺自己如同豬頭一般被耍來耍去的斯大林暴怒,決定重新奪回斯大林格勒,蘇軍要集中全部的部隊投入反擊,而已經到達了戰役結點的德軍則迫切的需要休整,而且根據希特勒的a計劃線來說,他已經達到了目的,在德國人看來是時候結束在歐洲的戰略進攻了,將蘇聯徹底的消滅並不現實,這一點希特勒是非常清楚的。

蘇聯人獲得了一個非常好的藉口,德國人確實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但是蘇聯人卻在積蓄力量斯大林格勒對於蘇聯人和德國人來說同樣的重要,所以蘇聯人在東線積蓄力量的同時背信棄義拒絕與中國青年軍協同作戰,也使得中國青年軍組成的西路集羣和陳誠指揮的東路集羣陷入了苦戰。

在整體的國際戰略之下,中國戰區尤其來自南京的聲音顯得那麼的無力,用羅斯福的話說不能將自己的問題全部推卸給自己的盟友,這是不道德的,也是不理智的,更是一種不作爲的推卸,要積極起來,美國政府給予了中國方面巨大的援助和支持,中國要體現出這些援助的價值,在北線擊潰甚至殲滅日本關東軍,在太平洋上中國遠征軍聯繫登陸部隊配合美軍準備實施跳島作戰,對日本人的作戰要爭取在1944年上半年徹底結束,然後將全部的精力集中到歐洲戰場上去。

指望不上蘇聯人了,高飛只能向沈英雄發出命令,不惜一切代價迅速攻克虎頭要塞,殲滅谷壽夫所部,並擬定以機械化軍連同輕裝集羣和新編第二十一軍作爲機動突擊力量,以保證黑龍江的縱深防禦。

第472節 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退之路(三)第85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二)第467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1)第513章 長沙戰雲(中)第316節 第一百三十八章 法不傳六耳(1)第324節 第一百四十二章 漢奸告密(上)第91節 第三十九章 藍色派司(2)第342節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翻地覆(2)第605章 攔路打劫(中)第687節 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一次總攻擊(1)第170節 第七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760章 中國人的節日(四)第307節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國空軍(2)第510節 第二百五十六章 決戰武漢之心思(2)第355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歷史驚變(七)第777章 貪腐巨案(下)第689節 第三百八十一章 岡村寧次的顫抖(1)第651節 第三百五十四章 風蕭蕭兮(2)第472節 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退之路(三)第764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 蓄謀北進計劃(1)第433節 第二百零五章 禍害死你(1)第408節 第一百八十九章 懲惡首選(1)第626節 第三百三十八章 鷹派集散地(上)第305節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戴笠求援(2)第628節 第三百三十九章 鷹派集散地(中)第533節 第二百七十五章 武漢會戰之千里制敵(1)第817章 賭約的賭注第832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東條其人(1)第276節 第一百一十八章 腹黑之爭(下)第728章 第四百一十章 日本人的牛皮(1)第480節 第二百三十四章 懲治惡徒(1)第441節 第二百零九章 日本第一兵家(下)第621章 同古保衛戰(三)第14節 第六章 狗咬狗一嘴毛(上)第730章 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昌空投(上)第48章 有機可乘(1)第615節 第三百三十章 命不該絕(下)第892章 轟炸東京(中)第134節 第五十七章 下關、下關(2)第176節 第七十六章 孤獨的中國(1)第527節 第二百七十章 武漢會戰之聯絡點(2)第651章 激戰密支那(八)第714章 第四百零二章 打到了要害(1)第395節 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三)第738章 高飛讓梨第513章 長沙戰雲(中)第702節 第三百九十一章 城垣血戰(二)第97節 第四十二章 血戰城垣(2)第129節 第五十五章 戰車絕唱(2)第148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1)第392節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一)第57節 第二十六章 反坦克步槍(2)第18節 第八章 密電風波(1)第548章 中國遠征軍(下)第499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中)第93節 第四十章 宋希濂的權衡(2)第510節 第二百五十六章 決戰武漢之心思(2)第705章 三零三高地第739章 流血的城垣(上)第501節 第二百五十章 決戰武漢(一)第107節 第四十六章 燕子磯炮臺(2)第624章 同古保衛戰(六)第333節 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黑狀的技術(2)第699章 決戰緬甸之突襲(三十)第898章 特供風波(上)第741章 屍山血海第237節 第一百章 貴婦芳儀(1)第771章 朋友的定義第762章 第四百三十四章 研究攻擊方案(1)第597節 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如棋局(1)第705節 第三百九十三章 城垣血戰(四)第276節 第一百一十八章 腹黑之爭(下)第653節 第三百五十六章 各不相讓(1)第610章 緬甸風雲起(四)第57節 第二十六章 反坦克步槍(2)第344節 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驚變(一)第832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東條其人(1)第82節 第三十五章 秦婉儀勞軍(2)第496節 第二百四十五章 蘭封危局(三)第641節 第三百四十八章 被忽略的存在(2)第797章 烽火連天(二)第979章 登陸日本(十)第903章 海軍之爭(下)第5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685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戰略變動(1)第235節 第九十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1)第471節 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退之路(二)第290節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下窪之戰(2)第821章 第四百七十五章 生存大訓練(1)第752章 重慶迷霧(下)第74節 第三十二章 驚風密雨(2)第812章 躍馬滄州(上)第228節 第九十六章 珞珈山營地(1)第575章 三無國家第922章 鋒芒所向(三)第776章 貪腐巨案(中)第6節 第二章 黃昏血戰(2)第924章 鋒芒所向(五)第80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309節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速之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