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賠償與審判(二)

對於高飛來說,美國主持的舊金山會議就是一次**裸的強盜大會,瓜分日本戰爭賠款的同時在重新給日本進行定位,將其從一條死蟲重新扶持成爲一條死狗,對於美國人來說日本人這條狗還是很有用處的,尤其冷戰格局顯現之後。i^

但是,令世界各國大爲震驚的是,在美國起草的對日和約草案中所列的對日作戰索賠的國家的名單中唯獨沒有中國3f其後中國也沒有收到出席舊金山和會的邀請函2c這意味着中國這個在反抗日本法西斯作戰中歷時最長、貢獻最大、損失最重的國家,將不得參加盟國對日和約的擬定和簽署工作2c舊金山和會等於直接把中國關在了門外。

毫無疑問,美國是策劃將中國排除在對日集體締約之外的主謀2c此舉的出籠與當時美蘇對立的國際形勢及美國戰後稱霸世界、遏制蘇聯的全球戰略有着密切的關係2c因爲在二戰結束後,美國憑藉戰爭中壯大起來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急於在世界建立“美國式的和平”,充當世界的霸主。

但是戰後實力同樣強大的蘇聯以及在蘇聯影響下在東歐建立的一系列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打破了美國的夢想2c美國便在“遏制**擴張”的幌子下,糾合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各地與蘇聯展開角逐。

於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曾經並肩浴血奮戰的昔日盟友開始分道揚鐮2c至五十年代初,美蘇對峙的冷戰格局已經形成。i^此間發生的國際事件如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爆發,東、西德的分裂以及朝鮮三八線的劃分,無不被打上美蘇冷戰的時代烙印2c其中2c中國事態的發展最典型地反映了這一時代特色。

這個期間對於中國人民來說的確稱得上是天翻地覆、江山易主的數年2c這期間,點燃內戰戰火的蔣介石退踞臺灣2c而**領導的**人則在北京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面對中國形勢的變化,美、蘇兩大戰後強國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態度2c蘇聯立即承認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美國則極力否認新中國的合法地位,執意拉扯着日趨末落的蔣介石政府。

爲了平衡新中國的誕生給資本主義陣營帶來的衝擊,就必須在遠東重新扶植一個新的堡壘,以遏制**的發展2c美國選中了日本。美國陸軍部長亞羅爾在一次演講中公開宣佈:“今後對日佔領政策是扶植強有力的日本政府,以便起到可以防禦今後在遠東方面發生新的**威脅的堡壘作用。”這標誌着美國對日政策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2c由戰後初期的抑制日本變爲扶植日本。

此後,美國走上了重新武裝日本的道路2c將日本變成美國的另外一個附庸軍火銷售國2c朝鮮半島爆發的戰爭點燃了美蘇兩大陣營間的第一次武裝衝突。隨着美國和中國先後的介入,朝鮮戰爭已由單純的內戰升級爲一場國際戰爭。

在高飛看來美國爲了打贏這場所謂“遏制**擴張”的戰爭,急欲啓用日本這一先鋒。爲此,美國力主儘快與日本締結和約,解除對日本的軍事管制,恢復其主權,以便使日本儘快加入的行列中。召開舊金山會議的建議,就是在這種火藥味極濃的氣氛中提出的。

但是,由於美蘇對中國政府的認同不一,在邀請國、共哪一方出席舊金山會議的問題上雙方發生了爭執2c美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張由臺灣蔣介石政府參加和會,這遭到了蘇聯政府的堅決反對。眼看舊金山會議有擱淺的危險,美國爲了早日實現其扶日的目的,竟然置中國作爲主要戰勝國的權益於不顧,藉口盟國對中國政府的認同有分歧而單方決定不邀請中國代表出席舊金山和會,主張中國應在會外與日本單獨締結和約,對於將由中國哪一方與日本締約,美國強調“應由日本去決定”。

這種把中國排除在對日和約談判之外並且給予日本選擇締約對象權利的做法,使中國在對日和約問題上失去了主動地位。中國海峽兩岸對美國無視中國權益的作法均表示了強烈的反對2c蔣介石隨即中國被拒絕參加對日和約簽字,乃破壞國際信義之舉,政府決不容忍。

周恩來外長同樣代表新中國政府對此提出了抗議,指出舊金山召開的對日和約會議,背棄了國際義務,中國不予承認。

然而,美國當局不顧中國方面的強烈抗議,一意孤行召開了有五十二個國家出席的舊金山會議,並操縱會議通過了對日和約。

舊金山和約是很不公正的條約,它把對日作戰的起始時定爲1941年12月7日,從而抹殺了中國人民自1931年9月18日起,特別是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7日這幾年對日寇的單獨抗擊的歷史。

同時,和約在賠償問題上極力寬大日本,只是泛泛地規定:“日本國對戰爭中造成的損害及痛苦,將向盟國支付賠償。”

對於具體數額根本沒有提及,同時對戰勝國的賠償要求作了原則上的限制:即只能“利用日本人民在製造上、打撈上及對各該盟國的貢獻的其他服務上的技能與勞作,作爲協定賠償各國修復其所受損失的費用”,而且必須在“日本可以維持生存的經濟範圍內進行”。

這種重重限制的賠償規定就是以日本人的勞務充作賠償,實際上是變相減免日本的戰爭賠償,與1945年盟國賠償委員會作出的加重賠償的原則是相牴觸的。因而遭到了亞洲、歐洲正義國家的反對。除了中國、朝鮮、越南未被邀請赴會外,緬甸和印度拒絕出席會議,而出席會議的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會後拒絕簽字。這樣,由於中、印、蘇等國的抵制,當時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是不承認舊金山和約的。

第623章 同古保衛戰(五)第18節 第八章 密電風波(1)第414節 第一百九十三章 密電破譯王(1)第756章 第四百三十章 裕仁天皇的震怒(1)第156節 第六十七章 高飛的身份(2)第668章 大對決(九)第490節 第二百四十一章 歸建統帥部(1)第224節 第九十四章 街頭遇刺(2)第557節 第二百九十章 武漢會戰之大捷之後(2)第136節 第五十八章 戰術指導(2)第378節 第一百七十章 當我倒下,旗幟仍在飄揚(1)第669節 第三百六十六章 血戰三晝夜(二)第679章 決戰緬甸之雷霆之勢(十)第370節 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死十二小時(八)第626節 第三百三十八章 鷹派集散地(上)第739章 流血的城垣(上)第778章 第四百四十七章 色膽包天(2)第598章 馬尼拉上空的軍旗(上)第387節 第一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名單(中)第273節 第一百一十七章 腹黑之爭(上)第540章 風雲突變(下)第601節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上海大追殺(中)第728章 第四百一十章 日本人的牛皮(1)第605章 攔路打劫(中)第798章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是皇軍無能(1)第816章 押運武器第437節 第二百零七章 突然來客(1)第821章 第四百七十五章 生存大訓練(1)第789章 第四百五十四章 民族習俗(1)第589章 遠東戰雲第86節 第三十七章 禽獸部隊(1)第812章 躍馬滄州(上)第213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1)第655節 第三百五十七章 日寇屠鎮(1)第377節 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二)第299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635節 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1)第229節 第九十六章 珞珈山營地(2)第940章 鋒芒所向(二十一)第649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昌保衛戰(2)第657節 第三百五十八章 公路遭遇戰(2)第944章 鋒芒所向(二十五)第788章 第四百五十三章 縣城風波(1)第570節 第二百九十九章 千里誅賊(一)第930章 鋒芒所向(十一)第53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六)第558節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漢會戰之戰略轉第332節 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黑狀的技術(1)第466節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見高樹勳(1)第165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685章 決戰緬甸之(十六)第504節 第二百五十二章 決戰武漢(三)第59節 第二十七章 下關索船(1)第984章 東京大屠殺第416節 第一百九十五章 難解之題(1)第80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513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決戰武漢之制(1)第389節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後的名單(下)第437節 第二百零七章 突然來客(1)第925章 鋒芒所向(六)第768章 另一個戰場(中)第697節 第三百八十七章 電驚天下(上)第742章 倒黴的日本人第40節 第十八章 忠義救國軍(1)第593節 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怕豬一樣的隊友(中)第691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二)第332節 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黑狀的技術(1)第403節 第一百八十六章 口戰羣奸(二)第805章 第四百六十三章 殺雞儆猴(1)第698章 決戰緬甸之突襲(二十九)第209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2)第405節 第一百八十七章 口戰羣奸(三)第203節 第八十六章 畑俊六的傷疼(2)第597章 美國宣戰(下)第827章 第四百八十章 日產的前生(1)第115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2)第483節 第二百三十五章 護送佳人(2)第501章 綵球風波第831章 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進計劃(1)第329節 第一百四十四章 酒井隆的信任(1)第530節 第二百七十三章 武漢會戰之千(上)第148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1)第463節 第二百二十二章 寺內壽一的震怒(2)第271節 第一百一十六章 德鄰求兵(1)第956章 風捲 殘雲(七)第666節 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軍的猶豫(1)第402節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口戰羣奸(一)第694章 決戰緬甸圍殲第六師團二十五第397節 第一百八十二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一)第629節 第三百四十章 鷹派集散地(下)第803章 流在太平洋上的血(中)第443節 第二百一十章 圈套圈套(一)第804章 流在太平洋上的血(下)第410節 第一百九十章 高飛的逆鱗(2)第536節 第二百七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上)第638節 第三百四十七章 調虎離山(1)第659節 第三百五十九章 日本人的三把利刃(2)第828章 第四百八十章 日產的前生(2)第439節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第一兵家(上)第198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