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節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州戰略(2)

西尾壽造此刻老老實實的坐在位置上,低着腦袋,他的這個習慣據說是在少佐時代給田中義一首相當秘書的時候養成的,不過西尾壽造這個人性格極爲嚴肅認真,認爲軍人不得干預政治,二.二六兵變時西尾壽造是關東軍參謀長,後來很快榮升參謀本部參謀次長、近衛師團長,都與其有關。

不過西尾壽造也算是成也蕭何敗蕭何,其在軍事參議官任上的西尾壽造去日本的關西地區視察,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因爲沒聽清記者說了什麼,就很是隨意的順口說了句:“這個事情我不知道,你去問那個每天早上翻垃圾箱的傢伙吧!”

西尾壽造與記者們都非常清楚的知道,這實際上說的是當時的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因爲東條的愛好之一便是去檢查垃圾箱裡的垃圾,看看有沒有人吃大魚大肉,在國家困難的時候奢侈浪費,西尾壽造的話這可觸怒了心胸狹窄的東條首相,於是立即下令把前輩西尾大將編入了預備役,西尾壽造落得個慘淡收場,親眼看着他無敵的大日本帝國皇軍飛回湮滅,看着強大無比的大日本帝國支離破碎!

寺內壽一將手按在桌子上,環顧了一週之後,信步走到巨幅地圖之前,用指揮部一點地圖道:“大本營御前會議已經同意了我之前的作戰計劃,本官甚是欣慰,因爲本官決定與華中方面軍畑俊六司令官閣下一同配合,完成南北會師的計劃,攻佔徐州,轉而進攻武漢,將中國軍主力殲滅于徐州、武漢城下!”

寺內壽一的話讓畑俊六不由自主的微微皺了皺眉頭,在畑俊六眼中寺內壽一基本也算得上一個信口開河吹牛不打草稿的傢伙,因爲寺內壽一之前的戰略目標是進行徐州會戰以溝通南北戰場,打通津浦鐵路線,再沿隴海線追擊中國守軍,最後讓華北方面軍主力與華中方面軍主力會師進攻武漢。

但是,大本營並沒有立即同意寺內壽一的作戰計劃,因爲參謀本部此時的決策者正決心切實按全面持久戰思想來指導戰爭,因爲國內的物資儲備不足以供應華北方面軍與華中方面軍同時進行大規模的會戰。

所以在1938年元月之前絕不發動新作戰爲原則,針對南京出現大規模屠殺專門進行兵團的新設、整頓和軍紀整肅。

直到一週之前,參謀本部纔給寺內壽一下達了具體的作戰指示,參謀本部提出在膠濟鐵路沿線方面,現已佔據之線或其他方面,均不得超過黃河線進行作戰,準備將第一一四師團編入華北方面軍,另其在平津沿線待命,作爲戰役總預備隊以備大本營使用,對於華北方面軍所屬板垣第五師團,則於必要時從海路迅速轉調其他方面,故其位置應在膠濟沿線附近待命。

寺內壽一可能正是因爲對大本營不支持他的作戰計劃,而且可能要抽走第五師團的兵力的命令非常不滿,所以完全可能其搶先下達的具體命令中,並沒有完全遵照大本營的指示,而是要求前線的第二軍要積極地進行防禦,結果第五師團和第十師團根據這一命令,各派出一個旅團進行全力搜索,確定中國守軍防線以及主力位置,出擊的日軍所部在臨沂和臺兒莊地區分別遭到中國第五戰區李宗仁部下龐炳勳和孫連仲部頑強阻擊,又遭張自忠和湯恩伯反擊,被迫退兵。

一時間國內外的輿論大譁,日本國內的輿論也開始譴責政府與軍部,爲何不乘勝進攻擴大戰果?以至於中國軍隊整頓完畢再戰?讓皇軍遭到莫大損失等等,中國方面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甚至有日本兵窮力盡,反戰興起,再打一仗,日本即將退兵之言論,最高軍事委員會也開始在徐州周圍集結起近五十餘萬的大軍,準備與日軍一戰定勝負。

惱羞成怒的寺內壽一玩了一個偷天換日的把戲,大本營只得將第一一四師團從華中方面軍戰鬥序列內撥給華北方面軍,第五師團則維持原狀,並且批准了寺內壽一的一系列的行動,心情大好的寺內壽一認爲時機已經成熟,決定與華中方面軍司令官畑俊六合作,調整部署,由華北方面軍出兵五個師團,華中出兵三個師團,共計二十餘萬人,利用一部兵力從正面牽制中國守軍,迫使中國軍隊展開主力應戰,主力從西側迂迴包圍徐州,這正好應對了中國最高軍事當局令第五戰區集中兵力于徐州附近的戰略,中國方面準備再次聚殲日軍主力。

寺內壽一想趁中國軍隊調整部署之後,以華中、華北兩個方面軍主力直擊臺兒莊地區,重創中國第五戰區主力。

寺內壽一在滔滔不絕的談論着自己的作戰計劃,而畑俊六則心不在焉的考慮着自己能夠從這場會戰之中撈取到什麼好處?中國的古董、黃金這些東西畑俊六已經不缺了,他現在想撈取的是更進一步的機會,如果不是戰略總體需要,大日本皇軍必須打通津浦路,沿着隴海路讓華北方面軍主力與華中方面軍主力會師,進攻大武漢,否則畑俊六才懶得理寺內壽一的獨角戲那!

可以說寺內壽一吹得天花亂墜的作戰計劃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的,比如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中將,這位九.一八事變的主謀策劃者,從關東軍參謀長的位置上到第五師團任師團長,板垣徵四郎可不是一個吃乾飯的傢伙。

寺內壽一的計劃一眼就讓板垣徵四郎看出了問題所在,他的第五師團與磯谷廉介的第十師團東西兩路並進?這完全是一種分兵冒進!一旦中國軍隊頑強阻擊一路,大開門戶放另外一路深入?後果不堪想象!

第332節 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黑狀的技術(1)第842章 戰略大轉折(十六)第662章 大對決(三)第295節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女人的戰爭(1)第362節 第一百六十章 生死十二小時(四)第522節 第二百六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上)第307節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國空軍(2)第12節 第五章 零五七高地(1)第904章 整軍備武第487節 第二百三十八章 武漢戰略(上)第663章 大對決(四)第490節 第二百四十一章 歸建統帥部(1)第669章 大對決(十)第58節 第二十六章 反坦克步槍(3)第571章 復克失地(下)第90節 第三十九章 藍色派司(1)第670章 決戰緬甸之誰的舞臺(一)第735章 復土揚威(五)第491章 軍人榮譽第666節 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軍的猶豫(1)第746章 第四百二十三章 與城共生死(二)第154節 第六十六章 英烈千秋(2)第177節 第七十六章 孤獨的中國(2)第843章 戰略大轉折(十七)第899章 特供風波(下)第585節 第三百一十章 疾風驟雨(上)第405節 第一百八十七章 口戰羣奸(三)第789章 第四百五十四章 民族習俗(1)第652節 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密武器(1)第619節 第三百三十二章 牢獄之災(2)第8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1)第671章 決戰緬甸之中國不需要感謝第520章 缺德冒煙第761章 第四百三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2)第539章 風雲突變(中)第543節 第二百八十一章 武漢會戰之致命十(1)第790章 復土故都(七)第844章 戰略大轉折(十八)第742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第601章 坑蒙拐騙(上)第951章 風捲 殘雲(二)第190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2)第214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2)第108節 第四十七章 水陸並進(1)第486章 世界大戰序幕(上)第339節 第一百四十八章 特殊彈藥(1)第649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昌保衛戰(2)第680章 決戰緬甸之CCS會議(十一)第775章 貪腐巨案(上)第626節 第三百三十八章 鷹派集散地(上)第743章 骨灰盒風波第607章 緬甸風雲起(一)第130節 第五十五章 戰車絕唱(3)第47節 第二十一章 青天白日章(2)第392節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一)第51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2)第3節 第一章 血肉羅店(3)第253節 第一百零七章 討要撫卹金(下)第728章 最強之軍(下)第572章 桂南大捷第929章 鋒芒所向(十)第571章 復克失地(下)第845章 飛揚跋扈(上)第760章 中國人的節日(四)第653節 第三百五十六章 各不相讓(1)第659節 第三百五十九章 日本人的三把利刃(2)第598章 馬尼拉上空的軍旗(上)第793章 復土故都(十)第613節 第三百二十八章 命不該絕(上)第693章 決戰緬甸之圍殲第六師團(二)第466節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見高樹勳(1)第811章 第四百六十六章 酒後言計策(2)第453節 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霆掃穴(一)第643節 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斬後奏(2)第830章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丟失的地圖(1)第796章 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飛壕”(1)第490節 第二百四十一章 歸建統帥部(1)第578節 第三百零六章 智取法國軍營(中)第115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2)第763章 第四百三十五章 日軍最後總攻擊(1)第499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中)第516章 狼煙初起(中)第797章 烽火連天(二)第466節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見高樹勳(1)第238節 第一百章 貴婦芳儀(2)第559章 廣西危機(一)第329節 第一百四十四章 酒井隆的信任(1)第57節 第二十六章 反坦克步槍(2)第48章 有機可乘(1)第735章 復土揚威(五)第796章 烽火連天(一)第136節 第五十八章 戰術指導(2)第176節 第七十六章 孤獨的中國(1)第529章 力阻頑敵第606章 攔路打劫(下)第732章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昌空投(下)第651節 第三百五十四章 風蕭蕭兮(2)第783章 杯酒釋兵權第753章 整編東北軍第268節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客訪戰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