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北進與南進(下)

歷史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和美軍扮演了一個十分悲催的角色,花了大價錢並且付出了傷亡,贏得戰爭之後卻連意大利還不如,日本人好歹在遠東還得到了一些便宜,而在歐洲西線苦苦鏖戰的美國軍隊則乾脆被英法聯手踢出了利益分配圈子,美國人百忙了一番,最後可憐兮兮的還要面對國內大批的傷殘軍人和退伍軍人的撫卹金與退伍金,結果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華盛頓大進軍,百萬退伍老兵佩戴着勳章討要他們的血汗錢,結果遭到了以巴頓爲首的一大批新生派的血腥□□。

替英法火中取栗,轉身在國內對退伍軍人揮動馬刀,可想而知美國國內的孤立情緒是多麼的強,所以如果沒有絕對充足的藉口和理由的話,美國總統想在國會通過宣戰題案簡直就是癡心妄想,最大的可能是依照美國國家中立法總統被強行解除職權,由副總統接任,所以沒有珍珠港美國想加入戰團就是不可能的,美國的軍火商可以允許政府大肆出口提供武器和貸款,但是他們同樣不希望美軍海外參戰,一戰英法聯手乾的缺德事讓美國人民記恨太深了。

所以在高飛看來,到了1942年國際戰爭發生逆轉的轉折點之際,就算日本人不炸珍珠港,美國人恐怕也要尋找機會加入戰團,自導自演一向是美國人的專長,充當全世界□□國家的軍火庫固然好,但是更多的實際利用則需要派遣美軍確實掌握。

法國的快速投降和英國遠征軍的全軍覆沒讓美國人認識到了這場戰爭所帶來的巨大威脅,這威脅時真真切切的存在的,一旦德日意軸心國達成了總體戰略目的,那麼美國就真的孤立無援了。

所以,高飛樂觀的估計一向看重利益的美國人最終是會毫不猶豫的跨入戰團的,戰爭沒有正義與非正義的,戰爭只有戰勝和戰敗兩種結果。

雖然,很多人都不看好東條英機這位新任陸相,就連廣播中的播音員也拿某人的長臉開玩笑,不過很快播音員就嘗試到了剃刀將軍的厲害,東條英機雖在生後留下千古罵名,但在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在日本陸軍軍中,東條英機是進乎於神一般的存在,他的命令是必須實行的是不可以違抗的,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十年後在東南亞地區仍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遺留的日本軍人在執行東條英機的最後命令堅守陣地等待帝國皇軍的反攻歸來。

從某中程度上來看,輕視自己的敵人就是給自己增添不可預計的危險,不過從日本人內閣走馬燈一般的更換情況,以及東條英機作爲陸軍大臣的上臺,高飛預計日本人非常有可能最後還是選擇南進這一路線,但是其中具體能否出現什麼差池,歷史出現何種不可預計的變換,這些則不是高飛所能全面顧及思考的。

連續五次御前會議最終還是沒能對北進與南進具體事宜達成意見,震怒萬分的裕仁天皇甚至宣佈如果討論不出結果所有人就不允許吃飯的命令,東條英機摸着自己的光頭望着分歧極大地陸海軍將領們,似乎大家都沒有任何妥協的意圖,北進實際上是日本陸軍的主要戰略思路,爲了謀求北方的安全和孤立中國,使其不能從蘇聯得到大批的軍援。

而海軍方面提倡南進戰略實際上就是日本的大陸政策的變種理論,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走上近代工業化國家之路,不過日本彈丸之地四面環海,若以海軍進攻,則易攻難守。若甘處島國之境,則永遠難免國防之危機,故在大陸獲得領土實屬必要,如果要在大陸獲得領土,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就必須先向中國與朝鮮揮動戰刀,由此可見,日本對大陸的嚮往情結一直根深蒂固。

日本仔某些程度上與其地緣相似的大英帝國也有類似的憧憬,但英法百年戰爭使英國清醒的認識到大陸政策根本無法行得通,因而抓住契機轉向建立海權,爭奪全球殖民地等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可惜日本崛起太晚,世界已被列強瓜分得乾乾淨淨了,日本這條惡犬就只能盯上其近鄰。

簡單的看南進是日本海軍的主要戰略思路,完全是對抗陸軍的北進戰略而提出的,日本陸海軍之間基本就等同於兩個國家的兩支武裝部隊,自己玩自己的同時相互拆臺,這一點就連身爲天皇的裕仁都沒有半點辦法,就更不要提走馬燈一般如同小丑一樣的首相了,自然近衛文麿也不例外。

德國閃擊西歐,很快迫使荷蘭、比利時和法國投降,全殲英國遠征軍的巨大成功,給法屬印度□□、荷屬東印度以及其他南方各地帶來政治上的微妙變化和不確定性,也讓日本人意識到了機會?原本的殖民地似乎都成了無主之地?於是日本人開始準備在迅速解決日中戰爭的同時,尤其要努力促使國內外形勢好轉,抓住有利時機解決南方問題,對南方地區訴諸武力,切斷援中國最後的補給線,預期把英國作爲戰爭的對手,甚至做好與美國開戰的準備。

裕仁天皇知道自己無法調和陸海軍之爭,於是授意近衛文麿提出做好兩手準備,定論的最終國策中闡述了南北並進的最終國家戰略,一方面要求加快南進的部署,聯合艦隊爲主的海軍作爲主力,另一方面着手解決北方問題,擬定將關東軍在明年五月之前擴充至一百萬,做好全面戰爭準備,以南北同進的戰略完成這場聖戰,最終目的則是全面佔領毫無外援被徹底孤立的中國。

包括不太懂軍事戰略的近衛文麿都能夠看得出來,這可以說這是一個最終的協調方案,也就意味着哪方面的實際先成熟,就向哪方面先動手!

不過,日本人萬萬沒有預料到的是日軍在南進的準備過程中向法屬印度□□的派兵會嚴重的刺激到美國政府!

第670章 決戰緬甸之誰的舞臺(一)第497節 第二百四十六章 蘭封危局(四)第173節 第七十四章 最後的抵抗(下)第653節 第三百五十六章 各不相讓(1)第5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812章 躍馬滄州(上)第666節 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軍的猶豫(1)第644節 第三百五十章 戡亂南昌(1)第846章 飛揚跋扈(下)第395節 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三)第599節 第三百二十章 上海大追殺(上)第707節 第三百九十五章 城垣血戰(六)第634章 封堵牆突破口(上)第977章 登陸日本(八)第627節 第三百三十九章 鷹派集散地(中)第638節 第三百四十七章 調虎離山(1)第342節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翻地覆(2)第985章 最慘烈一戰(一)第746章 第四百二十三章 與城共生死(二)第208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1)第210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3)第810章 血染戰旗(六)第602章 坑蒙拐騙(中)第966章 風捲 殘雲(十七)第508章 栽贓嫁禍(上)第496章 驚天大案(中)第955章 風捲 殘雲(六)第587節 第三百一十一章 疾風驟雨(中)第72節 第三十一章 林淑傑遇襲(2)第538章 風雲突變(上)第534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五)第810章 血染戰旗(六)第170節 第七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726章 各有煩惱第550章 美國軍事參謀觀察團(中)第665節 第三百六十三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下)第286節 第一百二十四章 伏擊第二十自動車隊(1)第551章 美國軍事參謀觀察團(下)第607節 第三百二十四章 羣奸膽寒(2)第689節 第三百八十一章 岡村寧次的顫抖(1)第690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一)第69節 第三十章 唐生智的計較(2)第59節 第二十七章 下關索船(1)第545章 租借法案第868章 藏金爭奪戰(二)第657節 第三百五十八章 公路遭遇戰(2)第507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41節 第十八章 忠義救國軍(2)第348節 第一百五十二章 歷史驚變(三)第580節 第三百零七章 智取法國軍營(下)第589章 遠東戰雲第596節 第三百一十七章 碼頭血戰(1)第946章 鋒芒所向(二十七)第815章 第四百七十章 山地步兵旅(1)第570章 復克失地(中)第677節 第三百七十一章 血戰三晝夜(七)第774章 第四百四十五章 霧都重慶(中)第926章 鋒芒所向(七)第265節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四起(1)第924章 鋒芒所向(五)第299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543章 北進與南進(中)第667節 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軍的猶豫(2)第624節 第三百三十六章 高飛的心思(1)第640章 意志的較量(五)第960章 風捲 殘雲(十一)第801章 第四百六十一章 苗地起亂(1)第453節 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霆掃穴(一)第725章 第四百零八章 損失慘重(1)第310節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同形態(1)第745章 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城共生死(一)第126節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擔憂(2)第448節 第二百一十四章 臨時召見(1)第523節 第二百六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下)第679節 第三百七十三章 血戰三晝夜(九)第656章 辻政信遇襲(下)第862章 十二勇士第510章 艱難的中國第233節 第九十八章 四大敗家(1)第663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上)第819章 酒後三失第624節 第三百三十六章 高飛的心思(1)第434節 第二百零五章 禍害死你(2)第584節 第三百一十章 疾風驟雨(上)第583章 給老子添堵?讓你更堵!第185節 第七十九章 不要臉的境界(下)第637章 意志的較量(二)第786章 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波即起(1)第976章 登陸日本(七)第72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655章 辻政信遇襲(中)第754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昌城嶄新的一天(1)第830章 戰略大轉折(四)第805章 血染戰旗(一)第555章 坑人沒商量第291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鉅額假幣(1)第225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1)第523節 第二百六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下)第101節 第四十四章 戰火紅顏(2)第186節 第八十章 誤入匪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