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廣西危機(三)

英國人的那副醜惡嘴臉高飛不用想都清楚,害怕中國在東方強大起來,一切不符合英國自身利益的事情就是大英帝國的處事準則,說其自私自利這是納爾遜人的特點,說起無恥卑鄙這是其的本性,羅馬人征服歐洲時期在蹲在樹上吃樹葉的貨色,一朝得瑟起來就全世界的標榜紳士,也真難爲英國人了。

高飛的耽誤之急是將部隊訓練好,儘快成軍擁有戰鬥力,因爲日本人是不會給自己充裕的時間的,這一點高飛非常清楚,而且突變的國際形勢也似乎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句話對日本人和中國人都是一樣的道理。

1941年2月1日,中國人春節的大年初五凌晨,在欽州灣外海面日本帝國海軍的四十餘艘重型、輕型巡洋艦以及驅逐艦的火力支援下,今村均第五師團的先遣部隊以及上川支隊所屬的兩個大隊的日軍在海軍航空部的全面火力支援下,開始強行登陸。

之前在1939年的時候參謀總部曾經制定過一份作戰計劃,目的在於日軍突然登陸廣西大後方時的作戰應對提要,不過這僅僅就是一份作戰提要而已,並不具備更多的意義,作戰計劃上面用於抵抗日軍登陸的六個軍的部隊沒有一支在指定位置上,現實和理論上的巨大差距讓人無可奈何,說得天花亂墜,被打得屁滾尿流。

防禦尚且不能,就更別說什麼反擊了,由於中國軍隊對日軍的登陸地點判斷出現嚴重錯誤,再加上軍隊調動倉促和火力、單兵素質諸多原因所致,到當日傍晚灘頭陣地就全部失守,只能退守防城縣。

但是有備而來的日軍絲毫不給中國軍隊以喘息之機,步步緊逼,經過一夜激戰防城失陷,2月2日欽縣也落敵手,緊接着日軍大部隊成三路長驅直入,直逼廣西腹地重鎮南寧,進抵邕江南岸。

日軍的進展神速和所向披靡讓重慶方面可謂是措手不及,坐鎮桂林行營的白崇禧立即派出了戰略預備隊中的第一三五師緊急趕來阻擊日軍,但日軍在猛烈的地空火力支援下還是於3日渡過邕江,第一三五師腹背受敵,因爲接到最高軍事委員會命令死守南寧,於是第一三五師在師長蘇祖馨率部死戰不退,與日軍多次利用殘破之城垣陣地拼殺退敵,無奈援軍遭受日軍空襲速度太慢,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今村均下令大規模釋放毒氣,第一三五師全體官兵與城同亡英勇殉國,5日南寧陷落。

日軍攻克南寧之後,立即切斷了桂滇公路,並以南寧爲航空兵基地,轟炸滇西鐵路、滇緬公路上的各處險關要隘,並且派出有利一部攻佔了崑崙關,頓時戰場形勢對中國軍隊發生了災難性的大逆轉。

崑崙關位於南寧東北一百公里處,其地形複雜,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峰林立、制高點極多、多崎嶇小徑易守難攻,是大西南交通線邕賓公路上的重要關隘,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日軍攻佔崑崙關後即可北上攻擊廣西重鎮柳州、桂林,切斷湘桂鐵路,進而組織兵力可以進入中國腹地湖南,威脅正在孤軍奮戰又事關全局的第九戰區部隊的後方,日軍此舉等於是在中國軍隊的背後插上了一柄可以隨時落下的利劍。

可以說此舉日軍是打了一個準備充分非常漂亮的突襲戰,日軍第二十一軍司令官安藤利吉指揮第五師團、臺灣混成旅團,在海軍協助下,於廣西欽州灣強襲登陸,中國守軍第四十六軍以及新編第十九師頑強抗擊,終因寡不敵衆,棄守防城、欽縣陣地向南寧集中兵力,但是被日軍的三路分兵左右包抄給擊潰。

國民政府最高軍事委員會電令白崇禧固守南寧,同時電令第五軍及第三十六軍、第九是九軍等部立即增援桂南,向南寧、宜山、柳州集中。

大大出乎國民政府意料之外的是日軍第五師團主力在重炮、飛機支援下,不惜一切代價強渡邕江,直攻南寧,此刻中國守軍由於城防配置尚未完成,倉促應戰,未能阻止日軍渡江,不但守軍第一三五師被殲滅,趕來增援的第一七零師、第二百師經過奮勇抵抗,反覆衝殺無果,被迫撤退眼睜睜的望着南寧陷落、崑崙關失守。

日軍登陸僅僅五日就攻陷了南寧與崑崙關,這甚至比中國軍隊的行軍速度都要快?日軍第十一軍在長沙正面又開始調兵遣將,又有故技重施的意圖,之前吃了岡村寧次大虧的薛嶽這次憋足了勁準備一雪前恥,但是中國軍隊對日落後的情報讓薛嶽還不清楚,三天之前,陸軍省次官阿南惟幾接替了岡村寧次的職務,接任第十一軍司令官,對手已經發生了變化,最嚴重的問題是薛嶽對此一無所知,自以爲摸清了岡村寧次的脈搏,豈料早就已經人事全非了。

h桂南抗戰形勢萬分危急,如果不能收復南寧奪回崑崙關,第九戰區將會腹背受敵,蔣介石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決定動用戰略預備隊向桂南日軍發動反擊。

桂林行營主任,參謀總長白崇禧奉蔣介石嚴令,星夜由重慶趕回廣西,在遷江組織前方指揮所直接部署對日作戰,崑崙關失守之後,爲了制止局勢進一步惡化,扭轉戰局,白崇禧制定作戰計劃的關鍵就是必須迅速攻克崑崙關。

鑑於幾次作戰失敗的教訓和對日軍實力的客觀評估,白崇禧向蔣介石請求動用兩支王牌部隊,高飛的中國遠征軍抽調新一軍參戰,與杜聿明的第五軍分別擔任東南兩個方向的主攻,對於白崇禧的請示蔣介石確實有些心痛,第五軍與第七十四軍一樣都是種子王牌部隊,而高飛的新一軍則是中國遠征軍的底子,但是大敵當前,情勢所逼,蔣介石也只能將指揮權交給多次與李宗仁同盟反蔣的白崇禧指揮了。

第474節 第二百三十章 撤退之路(四)第644章 激戰密支那(一)第543節 第二百八十一章 武漢會戰之致命十(1)第29節 第十三章 敵後遇伏(1)第120節 第五十二章 重炮製敵(1)第870章 藏金爭奪戰(四)第119節 第五十一章 血戰燕子磯(3)第275節 第一百一十八章 腹黑之爭(下)第504節 第二百五十二章 決戰武漢(三)第800章 烽火連天(五)第816章 押運武器第401節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口戰羣奸(一)第796章 烽火連天(一)第330節 第一百四十四章 酒井隆的信任(2)第443節 第二百一十章 圈套圈套(一)第339節 第一百四十八章 特殊彈藥(1)第969章 風捲 殘雲(二十)第788章 復土故都(五)第900章 潛艇基地第721章 第四百零六章 我想要聯隊旗(1)第718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2)第27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1)第884章 石原的擔憂第763章 中英之爭第777章 貪腐巨案(下)第710節 第三百九十八章 震懾敵膽(1)第246節 第一百零四章 代號天狼星(1)第757章 第四百三十章 裕仁天皇的震怒(2)第796章 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飛壕”(1)第514節 第二百六十章 決戰武漢之以德(1)第293節 第一百二十七章 撿來的麻煩(1)第490章 歐洲新局勢第180節 第七十七章 一流的士兵(3)第863章 高歌猛進第953章 風捲 殘雲(四)第643章 血戰叢林(下)第679節 第三百七十三章 血戰三晝夜(九)第365節 第一百六十二章 生死十二小時(六)第721章 第四百零六章 我想要聯隊旗(1)第696節 第三百八十六章 重炮逞威(1)第226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2)第581章 異域軍威(上)第373節 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第648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昌保衛戰(1)第144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2)第721章 第四百零六章 我想要聯隊旗(1)第564節 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上)第866章 東北戰略第248節 第一百零五章 討要撫卹金(上)第820章 第四百七十四章 心思不同(1)第6節 第二章 黃昏血戰(2)第550節 第二百八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碧血長空(1)第509章 栽贓嫁禍(下)第62節 第二十八章 憲兵二團(1)第745章 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城共生死(一)第351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577章 最終決戰國策(下)第642章 血戰叢林(中)第860章 鼴鼠突擊(中)第615節 第三百三十章 命不該絕(下)第563章 血染崑崙關(中)第225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1)第775章 貪腐巨案(上)第516節 第二百六十一章 決戰武漢之營地遇襲(上)第800章 烽火連天(五)第729章 日本人的新式武器(上)第16節 第七章 狗咬狗一嘴毛(下)第343節 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驚變(一)第100節 第四十四章 戰火紅顏(1)第744章 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城共生死(一)第570節 第二百九十九章 千里誅賊(一)第586章 軍備大換裝第265節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四起(1)第826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2)第984章 東京大屠殺第650節 第三百五十四章 風蕭蕭兮(1)第933章 鋒芒所向(十四)第185節 第七十九章 不要臉的境界(下)第254節 第一百零八章 兵鋒徐州(1)第546章 中國遠征軍(上)第35節 第十六章 爲了戰死的英靈(下)第394節 第一百八十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二)第93節 第四十章 宋希濂的權衡(2)第803章 流在太平洋上的血(中)第276節 第一百一十八章 腹黑之爭(下)第886章 黎明行動第279節 第一百二十章 吃不上飯的皇軍(2)第867章 藏金爭奪戰(一)第817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2)第686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戰略變動(2)第502章 科姆少將的苦惱第245節 第一百零三章 不速來客(2)第684節 第三百七十七章 國際風向(1)第132節 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海軍(2)第324節 第一百四十二章 漢奸告密(上)第502節 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武漢(二)第78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68節 第三十章 唐生智的計較(1)第780章 第四百四十九章 木秀於林(下)第742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