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上)

安加拉河大橋遭到襲擊,這讓被驚醒的高爾察克心裡有種不祥的預感。很快部下過來報告,安加拉河上的伊爾庫茨克東大橋已經被佔領,目前雙方正在血戰,但是中國軍隊的直升機隨時可以補充兵員和物資使得他們想要奪回大橋變得遙遙無期。

高爾察克沉默了,事情變得棘手了,如果繼續任由中國軍隊佔領大橋,那麼他們的軍隊將會被一分爲二。但是奪回來有沒有很大的可能,這些天他吃夠了中國軍隊那種任意地點起降的飛機的苦頭了,他不知道中國到底有多少這樣的飛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會少,對於目前的他來說多少已經書數字而已。

雖然現在還有兩座橋在蘇軍的控制之中,但是難保中國軍隊不會佔領這裡,或者把大橋炸斷,如果這樣的話,那麼他們就還是會被一分爲二,單純的靠簡單的渡河工具是無法有效、快速的渡河的,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被中國的飛機擊沉打進水底餵魚,要是這樣損失了確實有點不甘心。

“該死的中國飛機,”高爾察克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

經過慎重的考慮,高爾察克覺心把軍隊撤到城內,同中國軍隊開戰巷戰,巷戰一直是斯拉夫人的利器,憑藉着巷戰,他們成功的拖住了德軍,慢慢的消耗德軍的實力,如果中國不進攻蘇聯,高爾察克認爲最後失敗的必然是德國人,蘇聯到時候就可以狠狠的分一杯羹。

根據高爾察克的命令,蘇軍秘密的撤離安加拉河南岸,本來戴安瀾要派飛機轟炸的,不過他沒有那麼做,至於大橋就更不會炸了,炸了自己反而沒橋過了,因此給蘇軍撤離的機會。

蘇軍在安加拉河南岸有6萬軍隊,隨着高爾察克一聲令下,部隊紛紛撤到伊爾庫茨克城內,經過一晚上的撤軍,他們撤退了半數人和一些物資。

守衛大橋的中國士兵一直被攻擊這,這也是高爾察克爲了轉移戴安瀾的注意力,不過他成功了。

戴安瀾看大橋的爭奪戰那麼激烈,所以沒有貿然發動高強度的夜戰,部隊只是慢慢的推進配合大橋的守衛部隊。

高爾察克以這種瞞天過海的方式成功的欺騙了戴安瀾,當第二天戴安瀾得知蘇軍撤退時已經晚了。

根據飛機的高空偵查,他們第二天中午才發現這一信息,此時蘇軍又撤退了2萬人和大量的軍事物資,留在南岸的只有萬把人。

中國空軍這麼晚偵知也是受了高爾察克的矇蔽,高爾察克仗着飛機多,所以不斷的空戰,襲擊,使得中國空軍沒有精力管地面上的事情。

戴安瀾得知消息後,知道高爾察克是不打算在南岸決戰了,那麼蘇軍已經撤離,那大橋他們必然會炸掉,否則沒有撤退的必要,反應過來的戴安瀾立即讓空軍炸燬了控制在蘇軍手中的兩座大橋,剩餘的萬把蘇軍的小命他要了。

空軍很快執行了戴安瀾的命令,大橋很快被炸燬,同時空軍的另一責任就是保護被中國軍隊控制的大橋。

下午一點已經沒有退路的蘇軍被壓縮在安加拉河邊,他們期望依靠對岸的炮火掩護,堅持到天黑,然後逃回去,不過戴安瀾沒有打算給他們機會。

感覺自己被愚弄的戴安瀾惱羞成怒,調集了一個火箭炮師和一個常規炮兵師對蘇軍陣地展開了猛烈而毀滅性的炮擊。

對岸的蘇軍炮兵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這上萬蘇軍被成片的炮彈轟炸而無能爲力,他們的大炮根本夠不着中國的炮兵陣地,想要炮戰都沒辦法。

蘇軍的空軍有心支援,但是可惜的是他們也沒辦法支援了,中國空軍並不是吃素的,何況中國的飛機相對來說要先進一些,畢竟是美國最先進的量產飛機的改進版,反觀蘇軍的飛機,雖然發展的早,但是遭受德國無與倫比的打擊之後,工業實力大大受損,飛機的研究工作也大大的延遲或者長久沒有起色,所有的生產線都要被安排生產飛機,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和條件支持他們全心全意的研究。

炮擊近一個小時,戴安瀾認爲那裡的老鼠早就死傷三回了,何況是體積更大的人,事實上也是這樣,但是還是有活着的,不過很少了,誰叫王漢章太變態了,不但研究了航空燃燒彈,白磷彈,連炮擊用的都研究出來了,所以現在蘇軍的陣地上可謂是一片火海,大量的蘇軍士兵被活活燒死的。

一個小時後,火漸漸的熄滅,數十支小分隊貓着腰進入蘇軍的陣地,將那些還在掙扎的奄奄一息的蘇軍全部幹掉。

這些蘇軍雖然沒有死,但是早已殘廢,他們被大炮震得暈暈乎乎的,能在那麼高強度的炮擊下活下來已經是個奇蹟了。

看着中國軍隊幾個人進入陣地,隨着偶爾的槍聲想起,北岸的蘇軍心裡哇涼哇涼的,炮兵們十分的想開炮,但是被制止了。

很明顯,進入陣地的中國軍隊並不多,可以說寥寥無幾,就算炮擊也打不死幾個,反而會浪費炮彈。另外就是會暴露炮兵陣地,這樣就很危險了,肯定會招致中國軍隊的火力打擊。

在中國控制的那座大橋那邊戰鬥依舊很激烈,蘇軍屢次想炸燬大橋,但是都不能成功,他們的飛機被中國的空軍牽制着,戴安瀾在這裡還擺了兩個防空營防禦。

而蘇軍的火炮想要摧毀這裡也是沒有可能,中國軍隊不但佔據這大提,而且在北岸還佔據了一塊。

這裡南北已經非常寬了,蘇軍火炮的瞄準很難,另外就是中國軍隊正在北岸沿着河擺了一個火箭炮師正在猛轟一切有可能隱藏蘇軍火炮的地方,空軍也有在蘇軍的陣地上投下炸彈,昨晚的直升機也這麼幹過,所以蘇軍的目的到現在爲止都沒有得逞。

儘管中國軍隊依舊被阻擋在一塊北岸不大的地方,但是這塊地方加上那座大橋一直是困擾蘇軍的噩夢,他們就像一根巨大的魚刺插在蘇軍的喉嚨。

蘇軍每次都想奪取,但是卻不能成攻,沒有制空權,他們的炮兵不敢亂出來,雖然雙方的飛機都在視線範圍內,但是中國軍隊還有直升機這種恐怖的東西存在,這種東西的存在也是隨時可摧毀蘇軍的炮兵,跑又跑不過,防空部隊的數量也是有限的,而且如果中國軍隊捨得換,那麼他們的火炮一樣是完蛋。

摧不毀大橋其實才是最重要的,蘇軍雖然覺得摧毀了大橋,中國軍隊也可以通過直升機運送物資,但是同樣那種情況又不一樣,大橋的存在讓中國軍隊可以隨時隨地無限制的運送兵員和物資,要是能摧毀大橋,那麼直升機的容量有限,必然限制中國軍隊,蘇軍可以趁機一舉將北岸的中國軍隊殲滅。

只要把中國軍隊阻擋在南岸,蘇軍包括高爾察克認爲這裡將是第二個莫斯科,隨後中國軍隊就像德軍一樣越來越不行了,等到德國投降,或者蘇聯在西線掌握戰爭主動權,那麼他們就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這裡,最終擊潰中國軍隊,拿下外蒙、遠東、東北、華北……

不過他們也只能想想,莫斯科那種幾百萬人的城市豈是伊爾庫茨克這種60萬人口所能比擬的,雖然城市還算堅固,但是太小了,沒有戰略縱深。

根據王漢章指定的計劃,根據分析歐洲德國同蘇軍作戰的經驗和總結,戴安瀾並沒有打算跟蘇軍進行逐屋爭奪戰,雖然王漢章很希望得到這個城市的設備,但是這裡恐怕已經被搬空了。

另外就算拿下來恐怕也沒什麼能用的完好設備,另外就是王漢章並不希望用人命去換這些,人命纔是最寶貴的,何況在亞洲在歐洲還有那麼多城市,全部走德軍的老路那中國有幾億人也頂不住,另外就是逐屋奪取太浪費時間了,現在歐洲戰局已經變化,要是不控制時間節奏,很可能會輸掉戰爭,到時候中國會慘成什麼樣子就很難說了。

南岸的蘇軍被全殲之後,戴安瀾命令高吉人軍越過大橋在直升機部隊的掩護下進攻伊爾庫茨克主城區。

火炮並沒有閒着,他們要做的就是摧毀每一棟房屋,爭取早點拿下伊爾庫茨克。

從戰略上看,只要拿下伊爾庫茨克,那麼在中西伯利亞蘇軍就無險可守,他們不得不完全退回西西伯利亞,他們織女呢個據守蘇聯在亞洲最大的重工業基地,西伯利亞工業基地,這裡的城市成片,又集中,每坐大城都比伊爾克茨克先進、大,而且還可以相互支援。

而對於中國來說,只要伊爾庫茨克拿下,那麼中國就算是得到了葉尼塞河以東的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想起這裡的自然資源,地底下的礦產資源怎麼能叫人不激動。

當然王漢章的野心字不會限制在這裡,蘇聯要是存活下來,那麼他們就會以西伯利亞工業中心爲基地可以集中幾百萬甚至上千萬軍隊反攻,這樣中國在戰略上是很吃虧的,所以王漢章當然要繼續努力,拿下西伯利亞工業中心,拿下中亞和整個西伯利亞,將歐洲人趕回歐洲。

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34章 對你好的不一定是朋友第28章 不要臉是做大事的基本原則第9章 摩托魚雷艇的悲情第1章 北太平洋的風聲第33章 美、德聯盟第11章 落日前第35章 猶太建國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60章 日軍的又一春第32章 歐洲爛局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68章 漫長的一天第24章 海戰第29章 猶太建國談判(二)第7章 武力解決外蒙問題第67章 如何處理第51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下)第26章 借一萬億美元第5章 失落的過去第45章 終極策略第4章 收復領土第37章 中東戰爭(一)第35章 蔣介石哪裡跑第18章 僞蒙古來降第6章 領土談判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41章 下廣西第35章 無聲的戰役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動第35章 猶太建國第28章 峰迴路轉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10章 沒事找事第29章 工業計劃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6章 深入會談第17章 轟炸珍珠港第6章 優柔寡斷的裕仁第31章 頂級會面第5章 斯大林的想法第51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下)第15章 進軍唐努烏梁海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9章 蘇軍跑了第49章 日本換人第3章 戰爭終結者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47章 佔領咽喉第32章 仰光大屠殺(下)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53章 黃種人應該和解第63章 奪取威克島第33章 斯普魯恩斯的陰謀第14章 日蘇談判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18章 戰略反攻海戰前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20章 搶灘登陸第61章 籠絡軍心第21章 怒江空戰(中)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22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有多少錢第13章 奪取尼豪島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1章 高盧雞的恐懼症第64章 羅斯福之死第25章 御前計劃第17章 轟炸珍珠港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70章 轟炸美軍艦隊(下)第50章 空戰第57章 終極武器第29章 貨幣金融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49章 御前討論第37章 說客第36章 東德和西德第8章 裡賓特洛甫的野心第11章 升官了第40章 重重一擊第9章 秘密會議第34章 奪艦計劃第26章 日本的對策第36章 再次合作第50章 空戰第33章 美援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50章 御前決議第68章 欲哭無淚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1章 北太平洋的風聲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28章 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