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今年2月份印度大瘟疫,就是那場英日兩國不約而同搞出來的大瘟疫,

如今印度大瘟疫已經到了高峰期,因爲已經進入夏季了,這個時間段已經進入了全年最熱的時候,而且由於死的人原來越多,那些草藥什麼的早就被採完了,有沒有人救治,這些印度人只能等死,

在7月份之前的五個月內,印度因瘟疫而死的已經超過了一億五千萬人,加上最開始的戰爭和飢餓奪走了一千萬人的生命,印度共損失了一億六千萬人以上,

1939年世界大戰沒有爆發之前,印度的人口是3億7千8百萬,這個範圍包括後世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如今英國控制的那部分地區人口頂多1000多萬,

如今只有在印度河以西的地區因爲英國人的利益所以得到及時的消毒而倖免於難,

在東邊,戈西河以東的地區到是安全,不過那是秦國的領土,是不會讓這些印度阿三把瘟疫傳過來的,北邊則是西藏和喜馬拉雅山,則是華夏民族的領土,自然不能讓印度阿三過來,

瘟疫爆發之後,中秦兩國的軍隊加強了巡視,爭取做到不讓一隻飛禽走獸過來,避免攜帶病源過來,更別說是人,只要敢過來直接擊斃,

中國還好一點,畢竟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不是向上去就上去的,那裡的路很不好走,中國軍隊只要卡住幾個要地就基本上能組織病源傳到西藏了,不過西藏高原缺氧,又冷,不利於瘟疫的發作,所以至今沒有什麼問題,

而秦國則非常的危險,秦國有相當部分的國土處在恆河的下游,河面上不時的有死屍順河而下,

士兵們已經不知道擊斃了多少想過河的印度阿三,誰都怕瘟疫啊,看着河對面的印度阿三死了一大片,然後是成羣的烏鴉和各種吃肉的鳥類在吃他們的死屍,士兵們就噁心的不行,不過他們還必須站崗,隨時觀察動向,免得印度阿三把瘟疫傳染過來,

秦國西部的這一地區,靠近河流的人已經被強制搬離了,靠近恆河和戈西河一百里內除了軍隊就沒有其他人,這裡死靜一片,士兵們嘴上還帶着過濾的消毒器,不少的士兵穿着防化服在那裡定時消毒,

這一工程花費了秦國不少錢,但是隻要能把瘟疫阻止在秦國以外,一切都是值得的,

王漢章得知印度居然爆發這麼大的瘟疫之後,暗罵日本人缺德,在哪裡都喜歡搞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辛虧自己還是有點實力的,要不然被瘟疫傳染過來,秦國肯定要完蛋了,說不定還會傳染到中國去,

王漢章到現在爲止也不知道日本人爲什麼要這麼做,更不知道這不是日本人單個的傑作,還有英國人一半的貢獻,另外美國和蘇聯也默認了英國的這種行爲,他們都希望以此擋住日本靈力的攻勢,避免日本人的勢力危及到中東地區,當然他們成功了,

對於王漢章來說,他一直想不通日本人爲什麼要在印度製造這麼大的瘟疫,當然有了暹羅的瘟疫,他知道瘟疫肯定是日本人制造的,

不過日本人制造暹羅瘟疫是爲了阻擋王漢章的軍隊,是爲了傳染給王漢章的軍隊,讓王漢章的精銳部隊染上瘟疫,然後失去戰鬥了,等待他們的屠殺,只不過他麼失敗了,

可是對於印度,日本人在對英國人的戰役中佔據上風,而王漢章則完全沒有要在英國和日本人之間分一杯羹的想法,

對於王漢章來說不是不想,而是他必須先把中國的日本人趕走,只要本土安定,他纔有精力去開疆拓土,要不然就算拿下了印度又能怎麼樣,到時候日本人從中國境內進攻秦國,在慫恿印度人造反,那秦國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所以王漢章那個時候的精力是收復中國境內的領土,獲得龐大的中國人口和資源,有了同胞們的支持,王漢章做起事來纔會得心應手,今天的一切也證明王漢章的選擇是多麼的正確,

話說王漢章一直認爲日本人奪取中國除了不想呆在那個多地震火山的羣島之外,就是想獲得中國的人口和資源給他們繳稅,給他們當奴隸,爲他們提供各種資源,供他們奪取世界,

日本人雖然從中國撤出去了,但是卻在印度迎來了又一春,雖然印度沒有中國的5億1千萬那麼多,但是卻有3億7千8百萬人口,差不多4億人口,如果日本人努力一下把中東打下來,人口應該有4億多,而且印度和中東地區土壤肥沃,資源比中國還豐富,

印度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當然現在的印度包括孟加拉和巴基斯坦,所以有中國的三分之一大,後世的印度就沒有了,

印度的領土,百分之七十六適於耕種,所以後世養活了12億人口,加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兩億多,那也就是民國時代的印度只有中國領土的三分之一,但是卻養活了後世中國一樣多的人口,

另外在資源上,這裡的礦產資源也是極爲的豐富,王漢章雖然具體說不上那裡很多,但是他好歹也是文科出身的,自然知道個大概,

另外就是中東地區了,這裡的石油儲存量可是世界聞名,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在開採了,日本人不會不知道,

如今搞了個大瘟疫出來,不但沒有害到秦國、中國、英國,反倒把自己和盟友害了,王漢章認爲日本人腦袋有毛病,真不知道日本人到底要幹什麼,

此時在班加羅爾,尼赫魯整天面如土色,在班加羅爾以南的地區只有5000多萬人口,尼赫魯很想將北邊的印度人接過來,但是日本人警告說瘟疫太厲害,如果尼赫魯這麼做的話會將南部的幾千萬印度人也害了,

雖然尼赫魯很有見識,但是早就被瘟疫嚇破了膽,根據飛機的空中查看,地面上經常是成羣的死人倒在那裡,

之前尼赫魯還打算在更北部建立一道防線,將瘟疫阻擋在那裡,但是因爲接納了大量的流民,所以瘟疫就在那一帶擴散了,那裡還是沒有守住,

好在停了日本人的話,在班加羅爾修了一道防線,沒有讓人南下,要不然這裡也是瘟疫橫行了,

尼赫魯不知道是該感謝日本人還是詛咒日本人,感謝日本人是因爲日本人的建議還是對的,至少挽救了幾千萬印度人的生命,

詛咒日本人的想法源自於,日本人居然把錫蘭(斯里蘭卡)控制在手,不交給他,另外就是日本科技發達,但是居然不救援印度,

日本人一直推辭說日本沒有辦法救援,瘟疫太兇猛了,日本人除了開始裝裝樣子,後面把所有的醫療人員全部撤走了,雖然給了一些藥品,但是完全是沒有效果的,

當然這自然是日本人有意爲之,日本人就是希望消滅印度人口,傻子纔會救印度人呢,之所以還留着一些印度人,完全是爲以後打算,反正5、6千萬印度人反不起大浪,逃不出日本人的手掌心,尼赫魯以後只有做傀儡的份了,

日本一直控制着錫蘭,在這裡駐軍十萬,大瘟疫爆發之後,他們在印度南部的兵力只有一個聯隊,爲的就是滿足一下尼赫魯的虛榮心,當然北邊已經爛了,過去就隨時染上瘟疫,出海不可能,印度的船被日本人控制了,除非印度人早小舢板出海,

日本人將尼赫魯拿的死死的,尼赫魯的後路日本人看的清清楚楚,尼赫魯怎麼蹦怎麼跳也沒用,

儘管尼赫魯似乎漸漸感覺到了什麼,比如他爸瘟疫跟暹羅瘟疫,跟東南亞的瘟疫聯繫起來,還有在中國也出現過瘟疫,世界各國早就盛傳日本人那活人做細菌實驗,偏偏日本人出現的地方又出現了瘟疫,尼赫魯越來越相信印度大瘟疫跟日本人有關係,

如果這一切是真的,那就太可怕了,他之一被日本人算計着,他一直深處在一個巨大的陰謀當中,

現在就算他發現或者說能證明瘟疫是日本人乾的也不行了,如今他的出入全部被日本人堵死,跟日本人反目,算了吧,如今北邊是瘟疫,比日本人可怕的多,自己只有5、6千萬人,軍隊只有幾十萬,而且隨着經濟越來越凋零,他已經薪水都發不出了,下面的士兵鬧了好幾次,他已經不止一次削減部隊了,這支軍隊眼看着就要瓦解了,

如果尼赫魯有他一百萬大軍,印度也沒有發生大瘟疫,憑藉廣闊的國土,尼赫魯十分的有信心能將日本人趕出印度,大不了再跟英國人合作,反正有印度在日本人也打不到英國人的中東去,英國人或者說盟國是十分願意看到的,

想想今天印度人的結局,想想北邊還有兩億多人,近三億人口在瘟疫中求生死,尼赫魯感覺心裡在滴血,不過他真的救不了這些人,他只能祈禱這些人能儘量的活下來,

不過尼赫魯估計不會有多少人能活着出來了,能有個幾百萬的就十分不錯了,

第61章 炫耀武力第9章 秘密會議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56章 守溪待鹿第7章 絕不忍辱偷生第29章 裕仁死後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41章 中蘇戰爭第48章 準備第35章 日本攻澳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56章 守溪待鹿第15章 對策第26章 借一萬億美元第23章 刺殺希特勒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51章 日本對華宣戰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41章 中東動亂前第41章 中東動亂前第56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51章 洗腦第65章 杜魯門的盤算第3章 尼赫魯也不傻第44章 各國的小心思第11章 落日前第1章 王漢章的絕戶計第20章 庫倫大會戰,勝!第55章 人工降雨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54章 時間最短的百萬人戰爭第14章 夢想破滅第69章 轟炸美軍艦隊(上)第62章 驚詫小日本第51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下)第56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51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下)第43章 顧氏外交第38章 陽謀成第52章 日軍慘敗第71章 溫哥華第53章 民族未來(下)第56章 嫁給中國男人第26章 轟炸勘察加第57章 橡樹行動(一)第67章 如何處理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70章 轟炸美軍艦隊(下)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5章 斯大林的想法第28章 中蘇領土談判第18章 進攻溫哥華島第15章 對策第4章 橡樹嶺風雲第32章 德國的實力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35章 猶太建國第47章 戈培爾的反擊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58章 局勢轉安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動第60章 再次逃出第67章 中東內亂第29章 猶太建國談判(二)第45章 終極策略第30章 印尼人的惡夢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47章 戈培爾的反擊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29章 裕仁死後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61章 籠絡軍心第15章 內政(二)第64章 莫名其妙的東窗事發第12章 導彈攻擊第45章 戴高樂的夢想第60章 夭折的叛亂第24章 ,希特勒死了第37章 各方的反應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24章 ,希特勒死了第30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61章 轉道日本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26章 德黑蘭會議第16章 美蘇關係第48章 奪取塔納諾河北第15章 日蘇勾結第32章 美國斷外援第29章 收復失地第60章 日軍的又一春第17章 轟炸珍珠港第54章 日本人的狂歡第30章 英、日的滅印計劃第63章 奪取威克島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